- +1
上??紤]適當放寬老公房裝電梯門檻:征詢通過比放寬至2/3
在上海,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規模較大,數量較多。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市民對增設電梯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如何加快為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步伐,讓更多老年人從中受益?
9月20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市住建委、市房管局聯合召開的媒體通氣會獲悉,上海將考慮適當調整放寬老公房加裝電梯的啟動門檻,將加裝電梯幢的居民意愿征詢通過比例由90%放寬到三分之二,但保留無居民明確反對意見條款,對有明確反對的居民意見在社區協商平臺中協商解決。
統計數據顯示,本市自2011年啟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以來,全市已有204幢房屋通過居民意見征詢完成加裝電梯計劃立項工作,目前已竣工運行的47臺,正在施工的29臺。
上海市房管局局長胡廣杰表示,從實踐看,上海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數量目前雖然不多,但矛盾較少,程序也比較規范,相關政策和工作模式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了符合本市特點,能夠引導業主共建共治的,行之有效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路徑和方法,對全市社會治理提供了有益經驗。比如,長寧、虹口、靜安、普陀等區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市民增設電梯呼聲日益強烈,審批事項已縮減至15個
據胡廣杰介紹,上海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規模較大,數量較多。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市民對增設電梯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本市于2011年出臺了《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啟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試點工作。
近年來,上海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3至2015年期間,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加裝電梯的政策。2016年底出臺了《關于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建設管理相關建設審批的通知》,將原來的46個審批事項,縮減至15個,對審批時限及報送資料同步進行簡化。編制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設指南》,方便居民申請和操作。
同時,通過居委會等基層自治組織,主動了解居民加裝電梯的意愿。并鼓勵第三方組織積極參與,引導支持第三方社會組織搭建協商平臺,共同做好加裝電梯的意愿征詢、業主協商、矛盾化解等工作,涌現出了“加家樂”電梯事務所、“慧加美”住房咨詢服務中心等一批社會企業組織參與加裝電梯工作。
下一步,市相關部門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搭建協商平臺,推動居民意愿形成共識。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引導,形成社會協商共治支持和推進加裝電梯的社會氛圍。根據《關于加強本市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搭建社區協商平臺,推廣虹口江灣鎮街道加裝電梯工作室和“加家樂”事務所等模式,充分發揮街道基層組織協調協商和黨建引領作用,平衡好加裝電梯各方的利益,使不同意見群眾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形成協商統一的最大公約數,從而推動全市面上加裝電梯工作深入開展。考慮適當調整放寬啟動門檻,將加裝電梯幢的居民意愿征詢通過比例由90%放寬到三分之二,但保留無居民明確反對意見條款,對有明確反對的居民意見在社區協商平臺中協商解決。
二是推進一門受理,進一步簡化優化審批流程。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社會項目審批時限等具體要求,繼續優化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審批流程、簡化報送材料、固化審批時限;落實加裝電梯“一門式受理”、“一網通辦”和“只跑一次”等事項,方便居民群眾辦事。
三是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梳理各部門現行的加裝電梯政策,制定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實施辦法,適時以規范性文件形式發布。推進供電、供水、排水(排污)、通信等部門在手續辦理和收費標準等方面支持加裝電梯項目。
四是堅持多措并舉,加快推動加裝工作。各區結合舊住房綜合改造、美麗家園建設項目,在居民達成意愿共識、完成資金籌措及相關協議簽訂的基礎上,委托舊住房綜合改造實施單位,一并實施既有多層住宅的加裝電梯工程。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的技術服務作用,培育加裝電梯代建單位參與項目實施。
五是落實維修養護管理,確保長效運營。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在加裝電梯前期配合業主和相關部門做好加裝電梯的資料提供、方案制定等。明確電梯交付使用后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按規定和委托合同落實電梯維護保養和使用安全管理責任。
聚焦衛生設施短缺的老舊住房,主要采取四類改造方式
住房問題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上海在加快推進舊區改造的同時,結合舊住房實際和居民群眾所需,不斷完善配套政策,積極創新探索舊住房綜合改造的方式路徑,改善市民群眾居住條件。
這幾年來,聚焦衛生設施短缺的老舊住房,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類改造方式:
一是成套改造。針對解放后建造的大量廚衛合用的職工住宅,通過加層、擴建、內部分隔等調整平面和空間布局,增添和改善廚衛設施的方式,完善房屋成套獨用功能,積極實施成套改造。如閔行區江川街道針對轄區內老工業基地時期建造的大批不成套職工住宅,不斷探索積累經驗,逐步形成了抽戶異地安置、原舊住房成套改造后回搬、加擴建等各類成套改造方式。楊浦區、長寧區、普陀區也都有很多這方面的工作實踐經驗,其中長寧、普陀等成片二級舊里以下舊區改造已基本完成的區,還制定了全區的不成套住房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力爭2020年全面啟動實施。
二是拆除重建改造。對于房屋本體條件差、無修繕價值、規劃條件不具備、難以通過加層擴建方式實施成套改造的老舊住房,按照《上海市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文件積極推進拆除重建改造。從2008年起,本市就開始在楊浦佳木斯路、中原一村等實施試點,取得一定經驗。近年來,靜安區的彭三小區、光明集團國有農場、楊浦區的武川路222弄、虹口區松花江路2612弄等項目也均有成功的工作實踐。拆除重建后廚房和衛生設施做到每戶獨用,居住面積、居住條件、居住質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居住小區和周邊地區設施與環境也能得到較大改善,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普遍歡迎。
三是對里弄房屋進行修繕改造。2017年本市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本市各類里弄房屋修繕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確按照“確保結構安全、完善基本功能、傳承歷史風貌、提升居住環境”的要求,遵循“居民自愿、政府主導、因地制宜、分類改造”的原則,根據《上海市各類里弄房屋修繕改造技術導則》的具體實施要求,全面推進本市各類里弄房屋的修繕改造,重點是完善衛生和廚房設施,通過改造達到成套獨用或每戶單獨使用,同時兼顧歷史風貌傳承和居住環境的提升。如:靜安區通過實施修舊如舊,從上至下,由表及里開展了整個區域范圍內的直管公房全項目修繕;徐匯區統籌研究整個衡復風貌區的保留改造工作,點線面結合對風貌區內永嘉新村等優秀歷史建筑和保留保護建筑開展了全面修繕;楊浦區對長陽路503弄實施了廚衛改造。
四是探索保留建筑內部整體改造。除常規的里弄房屋修繕改造外,本市聚焦風貌街坊,開展了保留保護建筑內部整體改造、抽戶(幢)改造等試點,通過對房屋內部結構、布局調整,在保護里弄建筑歷史風貌、保持城市脈理、保留原生態原住民的同時,實現里弄房屋成套獨用、功能完善。如:虹口區積極推進了歷史風貌保護街坊春陽里內部整體改造試點工程,在保留原建筑風貌的前提下,以“廚衛獨用告別馬桶、防蟲防潮不再煩惱、管線落地整潔敞亮、結構加固安心居住、樓梯整修上下方便、消除隱患保障安全”為改造重點,有效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黃浦區正在開展承興里內部整體改造試點;普陀區正在開展金城里內部整體改造試點;徐匯區對衡復風貌區內的永嘉路492弄實施的置換改造再利用試點,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此外,對確實無條件實施每戶獨用衛生設施的,鼓勵、引導其他因地制宜解決或緩解如廁難等居住問題的方法途徑,如黃浦區小東門街道開展的“鄰家屋里廂”工程。
記者從通氣會上獲悉,雖然舊住房綜合改造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目前上海老舊住房存量規模仍然較大,衛生設施短缺的房屋數量不少。進入“十三五”以后,根據現階段城市發展的新特征,本市城市更新從“拆改留”轉變為“留改拆”,市政府于2017年11月印發了《堅持留改拆并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改善市民群眾居住條件的若干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實施各類舊住房修繕改造5000萬平方米,其中舊住房綜合改造1500萬平方米,各類里弄房屋修繕改造250萬平方米。
下階段,上海將在總結提煉以往工作成功范例和寶貴經驗的基礎上,細化配套扶持政策,加大財政補貼力度,以“可改愿改,則盡改快改”為原則,繼續積極推進舊住房綜合改造,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