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制造出人類第一臺心臟起搏器的美敦力是如何做大做強的?
【編者按】由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錢大宏教授主編的《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一書近日出爐。這也是國內首部醫療、市場、投資、法律等領域的資深人士共同參與編寫的醫療科技創新創業全周期指南。
這本書介紹了近年來科技發展較快的領域,如計算機硬件、軟件算法、半導體芯片、傳感器、新材料及分子納米技術等,以及其在醫療方面的影響和應用,詳細分析醫工交叉科研項目的特點和發展,啟發讀者尋找或挖掘科技創新內容。
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能轉化為對社會的價值,怎樣在科技創新的熱潮中抓住機遇并提高轉化的成功率?這本書講了一套方法論。本篇以全球醫療科技龍頭企業美敦力的創新之路為例,講述其奮斗路上的諸多挑戰與抉擇,希望能夠助力更多創新創業者。

《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錢大宏主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美敦力公司基本信息。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美敦力,成立于1949年,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于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科學治療方案——減輕病痛、恢復健康、延長壽命。它于1957年制造出第一臺便攜式體外心臟起搏器,并于1960年制造出第一臺可靠的植入式心臟起搏系統,進而奠定了其在全球起搏器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現今,美敦力通過自主研發和并購擴張,其產品與療法已涉及心臟節律疾病管理業務、冠脈業務、心臟外科業務、血管介入業務、糖尿病業務、神經調控業務、疼痛管理業務、脊柱骨科業務及診斷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1]
服務時代
美敦力的成立其實與心臟起搏系統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臨床醫院針對大型儀器設備維護的市場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醫院開始大量引入并使用電子設備,但當時醫院內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這些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明尼蘇達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生巴肯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于是他說服姐夫帕爾默 ·赫蒙斯利(Palm- er Hermundslie)一起創業。1949年,兩人成立了一家醫療器械修理公司,并將其命名為美敦力。
美敦力成立之初,條件非常簡陋,不到57平方米的廢舊車庫就是全部辦公場地,第一個月的營業額僅為8美元。很快他們把目光投向醫療器械代理業務,試圖用“代理銷售+儀器設備維護”的新模式闖出一方天地。 一年后,美敦力成了幾家醫療設備公司在美國中西部的代理商,業務開始走上正軌。
在這個過程中,巴肯結識了中西部地區大批醫生和相關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他們常請公司工程師幫助其為部分特殊實驗改裝儀器或設計新設備。就這樣,美敦力的業務慢慢從代理服務轉向產品定制,開啟了它的制造和代工業務。19世紀50年代,美敦力累計為客戶生產100多種設備,實現了業務和規模的雙增長。但這些設備相對粗糙,只有10種形成了生產線。
1960—1962年,美敦力在研發上加大投入力度,產品種類超過百種,產品線也擴至21種。但這種爆發式增長險些讓公司走向滅亡。盡管公司的年銷售額從18萬美元增長到50萬美元,但銷售利潤并沒有覆蓋掉龐大的研發投入和運營成本。美敦力的年虧損額從1.6萬美元增至14.4萬美元。
就在美敦力行至破產邊緣時,它上演了完美的自救行動。公司從銀行獲得10萬美元的貸款,并引入風投機構以緩解資金壓力,同時通過裁員來降低人力成本,精簡掉無法盈利的產品,在產品研發上專注于某一個領域。短短一年時間,公司就扭虧為盈,年銷售額98.5萬美元,凈利潤7.3萬美元。
起搏器時代
1957年,巴肯帶領美敦力發明了世界第一臺由電池驅動的便攜式體外心臟起搏器。相比于此前的電源式起搏器,便攜式起搏器體積更小,并且由電池驅動,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再受停電威脅。但它也有明顯的弊端,比如攜帶時不能洗澡或游泳,每天都需要在傷口上涂抹抗菌劑。在隨后的幾年里,心臟起搏器還僅僅是美敦力產品線中的一個,直到威爾遜 ·格雷特巴奇(Wilson Greatbatch)的出現,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格雷特巴奇是布法羅大學電氣工程系的助理教授,他在1958年用晶體管制造出一臺起搏器。隨后,格雷特巴奇又對這款心臟起搏器做了進一步改造。1960年,改造后的心臟起搏器先后被植入10名患者體內。其中,有受試者術后30年仍然存活。
美敦力在1961年獲得格雷特巴奇的獨家授權,并在1970年收購了這項專利。1965年,心臟起搏器成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公認的治療方法。1968年,美敦力的總銷售額已經超過1000萬美元,凈利潤超過100萬美元,團隊規模也從原來的30多個人擴增至300多人。[2]
為了與“心臟刺激和除顫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的身份匹配,美敦力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上也進行了提升。
美敦力建立了第一個凈化車間,并在車間內安裝了空氣凈化系統,車間內的溫度和濕度也都有嚴格的控制。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符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法規要求。
當時公司的銷售額中,有20%來自海外,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歐洲。美敦力以荷蘭為中心鞏固歐洲市場,在科爾克拉德建立了第二家生產工廠,并于1967年在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建立了24小時服務中心。
公司還以直銷模式取代了授權代理模式,收購了加拿大和美國的主要代理商和分銷商,在與國際代理伙伴Piker合約到期后選擇不再續約,用了2年時間重構了自己的全球直銷網絡。
在此后的10年間,美敦力依然在心臟起搏器領域持續耕耘和大力投入。他們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致力于減小心臟起搏器的尺寸并提高其性能。在經歷第一次險境后,美敦力將發展策略從原有的“廣而粗糙”逐漸向“精細與高質量服務”轉變。
多元時代
1985年,美敦力迎來新的掌門人溫斯頓 ·沃林(Winston R.Wallin)。 他提出的公司產品多樣化策略開啟了美敦力的“多元時代”。在隨后的日子里,美敦力通過一系列自主研發和收購,一躍成為國際醫療器械領域的“超級航母”。下面我們著重介紹美敦力公司的4條業務主線。
(1)心血管組合業務
心血管組合業務是美敦力體系中最具代表性、優勢最為顯著的板塊。當然,這得益于早期公司在心臟起搏器和腦刺激儀領域的技術積累。
早在1977年,美敦力就成立了心臟瓣膜業務部門,結合此前的心臟起搏器業務,心血管類產品家族不斷壯大。1985—1988年,美敦力在心血管業務上的研發費用已從3700萬美元增至7500萬美元。與此同時,美敦力還收購了包括強生心血管部門、Versafle、Bio-Medicus在內的多家公司及部門,并通過它們成功進入心血管的全新業務領域(表1.1)。[3]

心血管業務重大事件。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心血管業務重大事件。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心血管業務重大事件。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2007年,美敦力宣布將該公司全球的血管和心臟外科分公司整合成為一個新的美敦力心血管分公司。新公司包括冠脈和外周血管產品,血管內治療產品,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產品及心臟外科治療產品4個主要部門。
2019年,美敦力成立心臟及血管業務集團。2021年,美敦力再次進行重大業務調整,在原有的心臟及血管業務集團基礎上進行了擴大。該集團現有產品和服務包括心臟消融、心律管理、心臟外科、心血管診斷和服務、冠狀動脈、外周血管健康、結構性心臟和主動脈等適應證和科室解決方案。
(2)神經科學組合業務
神經科學組合業務包含顱腦和脊柱技術、神經調節、神經血管、盆腔健康和胃治療、耳鼻喉治療等解決方案。
早期,為了發展起搏器研發,美敦力進行了一些起搏器研發中針對非心臟原因引起疼痛的研究。這些研究為美敦力在神經科學領域的產品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神經康復是美敦力最早擴展的一個領域。1969年,美敦力推出了一款植入式背部脊椎刺激儀及腦刺激儀。20世紀末起,美敦力通過收購Midus Rex LP和Xomed 兩家公司,成功進軍神經外科和耳鼻喉外科領域。它又先后收購 Sofamor Danek、Kyphon Americas,擴展脊柱護理及神經康復領域業務,并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表1.2)。[3,4]

神經科學業務收購歷史。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神經科學業務收購歷史。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3)醫療外科組合業務
醫療外科組合是原來微創治療業務集團的升級版,包含胃腸道、患者監護、腎臟護理解決方案、呼吸干預、手術創新、手術機器人等業務。
為了迎合業界微創心臟手術市場的趨勢,美敦力設計制造了許多可以簡化手術過程、縮短住院時間,以及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的產品。美敦力通過收購一系列公司及業務,壯大了其在醫療外科賽道的實力,不斷豐富產品矩陣(表1.3)。[3 , 4]

醫療外科業務收購歷史。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醫療外科業務收購歷史。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其中,對美敦力影響最大的當數其對柯惠醫療的收購。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醫療器械收購案,為醫療器械發展史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柯惠醫療在產品線和渠道上與美敦力都存在較大差異,二者聯合形成互補關系,這直接強化了美敦力在全球醫療器械的龍頭地位,也讓美敦力成為外科手術領域的領導者。[5]
達·芬奇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獲得FDA 批準后,美敦力也圍繞自身優勢領域對手術機器人開展布局。2018年,美敦力以16.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骨科機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邁出了手術機器人領域布局的第一步。
完成收購之后,美敦力對Mazor Robotics的技術進行了消化,并向軟組織手術機器人進軍。2019年9月,美敦力推出Hugo RAS腹腔鏡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該系統主要適用于泌尿科和婦科手術。
為進一步提高機器人的手術能力,美敦力在2020年宣布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幾項主要并購,包括Digital Surgery 和 Medicrea。美敦力收購這兩家公司主要是希望進一步強化軟組織手術機器人系統。其中,Digital Surgery的人工智能技術將集成到美敦力的軟組織手術機器人系統中;收購Medicrea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包括人工智能脊柱植入物等脊柱外科解決方案。
(4)糖尿病業務
糖尿病業務包含高級胰島素療法管理業務、非強化糖尿病療法業務。
美敦力是胰島素輸注泵市場的領導者,也是同時生產胰島素輸注泵和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簡稱CGM)設備的全能型公司。目前FDA批準的5款自動胰島素輸送(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簡稱AID)系統全部來自美敦力。
美敦力進入糖尿病護理領域的時間其實并不算早。2001年,美敦力以37億美元收購 MiniMed和 Medical Research Group(簡稱MRG)后,正式進軍糖尿病護理市場。通過技術整合,美敦力推出了類似“人工胰腺”的胰島素輸注泵,在動態監測血糖的同時根據個體特征差異化給藥。至此,美敦力將其產品服務延伸至慢性病(表1.4)。[3,4]

糖尿病業務收購歷史。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總結
與大多數世界級醫療公司一樣,美敦力在發展初期以技術研發作為主要驅動力。在技術與產品成功落地后,公司開始實現市場營銷規模化。后期出于戰略考量,公司開啟了醫療器械巨頭的并購之路。因此,美敦力的成長史,也是一部恢宏的并購史(表1.5)。

美敦力部分重大并購信息。圖片來源:《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
在標的的選擇上,美敦力有著非常明確的傾向,即選擇龍頭企業。這樣的策略幫助美敦力在完成跨界的同時便取得了該領域較高的行業地位。
如果說美敦力前期立足憑借的是研發和營銷的策略,那么其持續壯大則歸功于賽道的選擇和優秀的整合能力。從研發、營銷到并購整合,已成為以技術驅動的醫療器械公司在行業稱王的必經之路。
(主編錢大宏,系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早年在芯片設計和計算機應用領域工作多年,后來跨界到生物醫療領域,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醫學院從事科研、教學、培訓和轉化工作,開設了“智能醫療創新與設計”、“醫療科技創新流程”和“人工智能與醫學”等課程,并投資孵化了一批國內外企業。本文摘自《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一書,澎湃科技獲錢大宏教授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授權刊發。原標題《美敦力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美敦力 . 關于美敦力[Z]. 2022.https://www.medtronic.com/cn-zh/about.html.
[2]李瑛. 世界上首臺植入心臟起搏器的誕生——美國上市公司 Integer(上)|械企風云[Z].2021.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225/
content-1192777.html.
[3]美敦力就這樣一步步成為世界第一|盤點36次并購[Z].2022.
https://xw.qq.com/cm-sid/20220511A0EIV500.
[4]寧晨.美敦力20年啟示錄:創新誠可貴,研發價太高,為什么巨頭都成了并購狂? [Z].2019. https://www.vbdata.cn/42162.
[5]王霞.美敦力499億美元終吞柯惠或引發行業并購“連鎖反應”[Z]. 2015. http:// www.nbd.com.cn/articles/2015-01-28/893902.html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