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周談|中外新勢力“雙向奔赴”,豐田忙著“修服務器”

當地時間2023年9月5日,德國慕尼黑車展,人們在比亞迪汽車展臺參觀。
相比兩周前成都車展的“凄凄慘慘戚戚”,本周在德國舉辦的慕尼黑車展熱度空前。
而這個遠在8000公里之外的展會之所以在國內關注度那么高,是因為參展商中來自中國的企業達到了41%。除了大秀肌肉之外,國內新勢力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和阿維塔都借此機會公布海外業務新動向。與此同時,海外新勢力Lucid也同步表達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意愿,可謂是“雙向奔赴”。
而沒有參加慕尼黑車展的日韓系、美系品牌則只能冷眼旁觀。全球銷量最高的汽車制造商豐田更是“后院起火”,忙著修理生產系統的服務器。
中國車企慕尼黑車展大秀肌肉
事件概述:零跑汽車、小鵬汽車、阿維塔、比亞迪等多家中國車企出現在慕尼黑車展,并公布進軍德國的計劃。

當地時間2023年9月5日,德國,小鵬P7電動汽車在慕尼黑車展開放空間展區。
點評:這次的慕尼黑車展,中國車企無疑出盡了風頭。國內外媒體從未在“中國電動車崛起”這個話題上如此一致過。
這個展會也是不少中國車企宣布拓展海外業務的好時機。其中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認識到德國是歐洲最重要、最高標準的市場。能夠來到這里,將幫助我們進一步滲透到歐洲市場,也會讓我們在進入其他國際市場時更有信心。”
進入德國這個汽車工業的高地并不容易。無論從行業標準、品牌知名度還是最近歐洲剛提出的電池循環法案(要求廠商為電池全生命周期負責)來看,都對中國車企進軍德國的業務形成了壓力。
以小鵬汽車為例,相比宏大而長期的國際戰略,小鵬汽車眼下正面臨著更迫切的問題——財務表現持續萎靡。2023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營收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8.9%。公司上半年凈虧損人民幣51.4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44.0億元,虧損正在擴大。
上半年其汽車銷售收入79.4億元,同比下降43.0%。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4%,較去年同期11.6%下降了13個百分點。
其中,汽車業務毛利率為-5.9%,較去年同期的9.7%下降了15.6個百分點。
作為對比,理想汽車的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0%,蔚來是1.3%,毛利率都為正。
對此,小鵬汽車的解釋為:主要由于老舊車型G3i的存貨減值及存貨采購承諾虧損,對汽車毛利率產生了4.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但即使抵扣掉這一影響,小鵬汽車業務的毛利率仍然為負。
營收下滑與銷量下滑直接相關。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實現新車交付4.14萬輛,同比降低39.9%。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74.7萬輛,同比增長44.1%。小鵬汽車大幅跑輸大盤。
去年下半年,“G9上市不利”成為小鵬汽車進行架構大改革的引線,公司試圖借此機會“刮骨療傷”。現在來看,小鵬汽車近兩個月銷量雖有回暖,但仍然沒有達到過去的高水平。同時,架構改革也在持續地消耗小鵬汽車的資金。
2020-2023上半年,小鵬汽車經營性凈現金流,分別為人民幣-1.4億元、-10.9億元、-82.3億元和-62.2億元。如果未來銷量和運營水平沒有質變,那么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將無法大幅改善,虧損趨勢也將難以扭轉。
近期,小鵬汽車宣布與滴滴合作,雙方將打造15萬元級“爆款”車型,明年推出。目前來看,這或許能夠成為小鵬汽車新的營收增長點。
豐田公布全日本工廠停產原因:磁盤容量不足致服務器癱瘓
事件概述:8月29日,因疑似系統出現故障,豐田汽車日本本土的14家整車工廠全部停產。當時,豐田表示,因生產指揮系統出現故障,零件訂單無法下單。此前也有猜測稱,因日本排放核污水引起社會不滿,豐田因此被拿來“開刀”,遭到了網絡攻擊。
而豐田9月6日的最新回應稱,并非遭到網絡攻擊,而是儲存用的服務器磁盤容量不足,導致指揮系統以及備用系統均發生癱瘓,目前已換成更大容量的服務器。

當地時間2023年8月30日,日本愛知縣,豐田汽車公司本町工廠的員工來上班。
點評:作為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車企,出現這種低級錯誤令人感到費解。豐田時不時就會被曝光服務器用戶信息泄露或服務器遭到黑客攻擊,而這些新聞在其它國家的汽車制造商身上很少出現過。
眾所周知,日本并不是一個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國家。從“在一家企業干一輩子”的“習俗”,到各個行業流水線上的“匠人”,再到豐田在制造領域創造出的“自働化”一詞,故意為“動”添加人字旁,都顯示出其對手工制造的崇尚。而背后也折射出日本更為擅長“改善”思維,相對缺乏“創造”思維。
理解這一點,就不難想象,豐田這樣的巨頭在當前發展迅速的數字化、互聯網、云服務等新興領域配置落后了。
雖然這與豐田造不造得好車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試想一下,一家后廚時不時起火的餐廳,菜品再優質也會令人擔心。
回到這次服務器癱瘓事件,要么就是豐田在整個數字化運營體系的硬件和管理模式上落后了,要么就是在用這種看似低級的錯誤來掩蓋些什么。
美國新勢力Lucid考慮入華
事件概述:在日前舉辦的慕尼黑車展上,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的首席工程師Eric Bach表示,公司正尋求未來在中國銷售汽車,并已進行了初步投資。Lucid此前已聘請國內汽車行業資深經理人朱江,其在寶馬、雷克薩斯、蔚來、集度等公司均擔任過高管。

當地時間2023年3月2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紐瓦克,Lucid總部大樓。
點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無疑對全球汽車公司都有極大的吸引力。但若進入中國市場的姿勢如果不對,那失敗就是唯一的結果。在我們看來,海外新勢力入華前至少要在以下方面考慮清楚:
1、了解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有著獨特的消費習慣、市場需求和競爭格局。海外新勢力需要深入了解中國市場的特點,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
2、建立品牌形象:在中國市場建立品牌形象至關重要,特斯拉就是一個正面案例。在中國,購買一臺特斯拉就相當于為自己貼上了“時代先鋒”“科技新貴”的標簽。Lucid入華,需要好好揣摩一下品牌調性。
3、創新和研發:中國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至少從目前來看,無論在性能還是智能層面,海外新勢力入華都沒什么優勢。
4、建立銷售和服務網絡:中國消費者對于售后服務的需求和要求都很高。海外新勢力需要建立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以便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而這,對于目前還處于虧損擴大期的Lucid而言無疑是個阻礙。
5、培養本土化團隊:海外新勢力需要培養本土化的團隊,以便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和文化背景。目前來看,走“曲高和寡”路線的海外車企在華境遇都不佳,比如法系車、比如韓系某高檔品牌等,“接地氣”才是中國市場的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Lucid之外,此前被中國企業萬向集團收購的美國新勢力菲斯克也在中國布局,菲斯克旗下的Karma Revero多次在中國各類性質的車展上亮相。其它透露過入華意愿的新勢力還包括Rivian、Canoo以及賈躍亭創辦的Faraday Future等。
但與中國新勢力出海不同的是,中國公司出海更多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其次才是做生意。而海外新勢力入華,則大部分都是出于瓜分市場紅利的目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