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只獐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落戶,補充園內的原有種群
9月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獲悉,又有8只獐昨日(9月7日)在該公園野化放歸,補充園內的原有種群。

獐奔向上海濱江森林公園新家。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 圖
獐是一種小型鹿科動物,常棲息于河岸、湖邊、湖中心草灘、海灘蘆葦或茅草叢生的環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島林緣草灌叢處。在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獐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IUCN紅色物種名錄中被列為脆弱(VU)種。
19世紀80年代,獐在上海青浦、奉賢等地廣泛分布。由于棲息地的大量喪失和人類開發利用活動的不斷加強,獐野生種群的數量和分布范圍急劇減少,20世紀初該物種在上海地區絕跡。目前在國內分布于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
2007年,浦東新區開展了本土物種獐的重引入試點種群項目,從浙江舟山獐養殖場引進種獐21頭至浦東新區華夏公園,通過10余年的圈養繁殖,擴大形成了穩定的圈養種群。目前,華夏公園繁殖的獐已被輸送至濱江森林公園、松江浦南林地、新浜林地、南匯東灘和崇明明珠湖等地進行野化放歸,累計達315只。
2009年11月,12只獐從華夏公園運送至上海濱江森林公園。2010年1月,園方又從華夏公園補充個體2只。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介紹,這里是完全野放的環境,在隨后的幾年里獐種群維持在30只左右,但近些年,隨著游客增多、野狗入侵,獐的身影越來越少見。此次獐的野放是對原有種群的補充。

往年游客在公園內拍到的獐。
濱江森林公園是上海森林覆蓋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園,保留了原生態的鄉土植物和動植物的棲息地。為了給獐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公園與屬地公安聯手清理了野狗;在獐的活動區域僅建造養護便道,不設園路,減少人類活動干擾;在林下建造小水潭;增加紫萼、二月蘭等獐愛吃的植物種植面積,減少農藥使用。
此次野放的8只獐都戴上了電子項圈,研究團隊可以追蹤定位、監測獐的活動量。如果活動量過低,獐可能是出現健康問題或遇險,研究人員將前往定位點查看。除了原有的4臺紅外相機,園內將再添6臺紅外相機,加強監測獐的生活。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表示,此次引入獐,旨在促進獐的野外種群恢復,維護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希望這群獐回歸大自然后,能盡快適應環境,在密林中自由奔跑、覓食,給公園增添更多的魅力。同時提醒游客,獐生性膽小,如果在園中和它們偶遇,千萬不要打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