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馬克龍第二任期的開局之年:“危機總統”面臨更多危機

張鈺韜
2023-09-13 13:00
來源:澎湃新聞
? 思想市場 >
字號

2023年7月29日晚,法國總統專機落地巴黎。在結束為期一周的訪問后,馬克龍從法國的海外省新喀里多尼亞返回法國,在首都僅僅停留幾個小時后,他與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一同前往位于法國南部地中海上的布雷岡松堡度假。在8月23日的部長會議之前,法國政府成員以及總統在8月份有機會得到調整,并為即將到來的新一年做準備。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8日,法國巴黎,總統馬克龍在愛麗舍宮舉行的大使會議上向法國大使發表講話。

作為一直在聚光燈下的總統,他的假期時光也為這個新聞匱乏的八月提供了茶余飯后寶貴的談資。除了他和夫人老生常談的“姐弟戀”之外,他在假期中的一舉一動都為媒體揣測和分析他新一年的執政提供著線索。根據馬克龍前筆桿子提供的消息,馬克龍的假期閱讀書單主要來自兩位作家,一位是意大利作家朱利亞諾·達·恩波利(Giuliano da Empoli),另一位則是法國社會學家,弗郎索瓦·杜貝(Fran?ois Dubet)。

前者的著作《混亂的工程師》(Les Ingénieurs du chaos)一書,主要聚焦于極端右翼政黨在歐洲的崛起,綜合分析了公共關系專家、意識形態宣傳家以及大數據專家如何幫助民粹主義者在公共輿論以及各類選舉或中攻城略地。而后一位則是法國社會學界有關的教育以及不平等問題研究的權威。

閱讀書目的選擇也反映了馬克龍當下面對的狀況。無論是民粹主義極右的影響力在法國政治領域進一步增強,還是七月初由于警察開槍擊斃北非裔少年納海勒所導致的全國性暴亂,都給馬克龍第二任期的開局之年留下了一個不完美的注腳。

缺少寬恕期與活力的任期

2022年4月24日,馬克龍憑借在第二輪選舉中58.55%的得票率,擊敗極右候選人瑪麗蓮·勒龐成功連任總統,開始了自己的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總統任期。與此同時,幾乎就是在結果產生的同時,各種對他施政不利的因素便開始逐漸顯現。

在法國兩輪多數制的投票機制下,選民在總統大選的第一輪中大可放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投票,而到了第二輪,選民的選擇過程則要更加微妙。興許在進入第二輪的兩位候選人中有恰好有選民喜愛的那一位,而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選民最中意的候選人在第一輪中被淘汰。因而在第二輪中,與其說是選擇其最中意的候選人,倒不如說是排除最不喜歡的候選人。這樣的情況尤其在有極右候選人的情況下更加的突出。

自從極右候選人自2002年第一次出現在總統大選的第二輪以來,第一輪中淘汰的候選人往往能超越左右之間的溝壑,號召自己的選民抵制極右候選人。而如果對比2017年總統大選中,同樣兩位候選人的最終結果(注:2017年總統大選第二輪馬克龍得票率為66.1%,勒龐為33.9%),即可發現馬克龍此次雖然成功連任,與勒龐的之間的差距卻進一步縮小。這也從側面證明,不少選民在第二輪中投票給馬克龍不一定是因為對他的支持,而是在自己心儀的候選人未能入圍的情況下,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4日,法國巴黎,總統馬克龍與支持者互動。

而法國民眾對馬克龍的不滿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體現。在總統大選結束后的立法選舉中,馬克龍的執政黨聯盟未能取得國民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與之相對的,在總統大選第一輪中居于第三位的左翼領袖讓-呂克·梅郎雄倡議下所組建的新生態和社會人民聯盟(Nouvelle Union populaire écologique et sociale, NUPES)卻取得了133個席位。這一結果被法國的政治評論家看做是法國選民對馬克龍在第一任期內過度垂直的執政風格不滿的表現。

作為2002年憲法改革后在總統五年制任期下第一位成功連任的總統,馬克龍的前任雅克·希拉克的經歷在各種角度上都為法國的政治評論家留下了類比的空間。這不僅僅是因為兩人在執政綱領上都有著右翼的特點,更因為兩人在連任選舉中面對了來自極右候選人的挑戰。在2002年的總統大選中,瑪麗蓮·勒龐的父親,讓-馬麗·勒龐意外突出重圍進入第二輪最終對決。

盡管最終希拉克以超過8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但這場選舉中,極右勢力的異軍突起帶給法國人的震撼卻未曾止步。而第二任期中,希拉克在決策上都好似被拖住了腳步。盡管五年任期最終度過,相比較于其第一任期,不管是在改革的力度上還是數量上都略顯疲態。

這其中自然于希拉克本人性格有關,此外由于他本人不尋求第三個總統任期,在沒有連任競選壓力的情況下,求穩的路線也是導致其第二任期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在2008年的憲法改革后,法國總統任期不能超過兩屆的規定正式進入憲法。在這一背景下,參考馬克龍近期的表態,不管是從法律層面還是他個人層面,第三任期都不再可能。

而對于一位無法再繼續謀求連任的總統,重點也從如何贏得連任轉變成了如何在自己的第二任期期間壓制自己黨派內部的野心家。這也就導致了馬克龍在其第二任期的第一年中多次出現舉棋不定的情況。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反對他的民意,更要在其脆弱的執政聯盟內部平衡好各個勢力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在確認總理人選時所花費的三周時間,還是在他最期待的退休改革問題上,面對來自盟友以及民意的壓力,他都不得不多次推遲原有的時間表,多次變更立法的形式。而在“后退休改革時代”,同樣是為了能夠平息民意,在重組政府的問題上他依舊是長時間猶豫,從傳出改組政府的消息,到最終確定新政府的名單同樣花費了長達幾周的時間。

而上文說到的有關其執政聯盟在國民議會中不掌握絕對多數席位的情況,則讓他任期的后續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馬克龍-博爾內政府的第一年,反對派一共提出了17次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其中,國民議會中間派“自由、獨立、海外省及領土”黨團(Libertés, Indépendants, Outre-mer et Territoires,簡稱Liot)于今年3月份在政府強行利用憲法中規定通過退休改革時發起的不信任案,在投票階段不僅得到了左翼聯盟以及極右的支持,甚至一部分共和黨議員不顧自己黨派高層的意見也給予了支持 。這一不信任案最終距離通過只有九票的差距。

危機總統:從俄烏危機到郊區危機

馬克龍在第一任期內就經歷了黃馬甲危機、新冠引發的衛生危機以及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關系緊張所導致的地緣政治危機,這些危機的突然爆發使得他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多次中斷自己的改革時間表。同樣也是得益于其在其第一任期內對于各種危機的良好處理,他也得到了“危機總統”(président des crises)的稱號。這位危機總統在他的第二任期的第一年中也沒能擺脫危機。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9日,法國,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2023年7月1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上表示,法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深度打擊導彈。

首當其沖的便是俄烏沖突所導致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場沖突無論是爆發的時間還是爆發的地點都打亂了馬克龍的原計劃。首先在爆發的時間上,這場戰爭導致馬克龍多次延后自己宣布參加連任競選的時間,進一步壓縮了他與選民溝通交流的時間。此外,作為這樣一場爆發在歐洲門口的戰爭,俄烏戰爭的各種后果迅速傳導到了法國內部,無論是外部戰爭的威脅,還是隨之到來的能源價格飛漲,幾乎是剝奪了馬克龍全部的喘息機會。

而如果從競選的角度來分析,盡管俄烏戰爭為馬克龍提供了向選民展示自己外交手腕的機會,有利于顯示出自己相較于極右候選人勒龐的優勢,然而這一背景卻也不利于馬克龍為自己第二任期做鋪墊,畢竟相比較于距離日常生活相對較遠的戰爭與地緣政治,內政方面的事項顯然是民眾更加關心的事項。

而他在2022年9月開始正式推動的退休改革才是對他而言最大的挑戰。對歷任法國總統來說,退休改革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這也讓退休改革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每位總統都想改革,但是壓力之下縫縫補補式的改革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從而每次改革結束也是下一輪改革的開始。

早在2019年第一任期中間馬克龍就曾經嘗試過進行退休改革。當時的改革目標主要是破除當前法國退休系統中各個行業體系之間的壁壘,通過引入統一的標準從而形成一個普遍系統,從而更好地保證系統的公平性。然而,這次改革在最后關頭被新冠疫情攪亂,馬克龍不得不在封城的前夕宣布放棄改革。

到了第二任期,馬克龍明顯改變了之前系統性改革的思路,轉而選擇了更加穩妥的改革路線。他此次將重點放在將退休年齡由當前的62歲延后到64歲,從而減少政府的福利支出,以期達到削減法國政府財政赤字的目的。

既缺少社會共識又在議會中喪失絕對多數地位的馬克龍-博爾內政府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面臨著來自議會中反對派以及工會的雙重壓力。在議會方面,盡管政府為了共和黨議員的支持一再做出讓步,然而共和黨內部的嫌隙使得政府和共和黨高層的協議形同虛設,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而最終為了使改革通過,總理不得不在最后關頭再次啟用憲法中49.3條規定,將議會中對法案本身的投票換成對政府信任的投票。這一舉動不僅再一次強化了法國民眾對馬克龍過度垂直執政風格的批評,也為后退休改革時代馬克龍恢復民心制造了新的困難。以不屈法國為首的左翼聯盟效仿拉美國家出現的運動,發起了“敲鍋音樂會”。馬克龍在之后的訪問中時常被噪聲所襲擾。

在這次抵制馬克龍退休改革的行動中,法國的幾大工會空前團結,表現出了強大的動員力。這也迫使馬克龍在后退休改革時期提出了“百日平靜期”(Cent jours d'apaisement)的口號,以期通過在民生、教育以及醫療領域的改革來轉移關注重點,從而平息民怨。

當地時間2023年4月18日,法國巴黎,法國總統馬克龍(右三)舉行會議,并在愛麗舍宮簽署了將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的養老金改革法律。

政府最先著手的領域是工作領域。為了能夠盡快修復與工會之間的關系,政府著重就工作條件以及公司內部利潤分配問題同資方以及勞方工會展開了協商,并且簽署了協議。另外,為了實現馬克龍設定的“全面就業”的目標,政府通過了新的法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要求享受就業團結收入這一補助的法國人每周強制參加一系列有助于就業的活動。

在教育領域,政府加大了職業高中方面的投入。為了更好的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政府新開設了一批專業,并宣布為即將畢業的職業高中學生提供更多的補助;此外在基礎教育階段,政府將提升老師的薪資水平,以期解決目前存在的老師數量不足的問題。而在醫療領域,馬克龍宣布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將部分必須基本藥品的生產重新移回法國,而針對部分地區醫生數量不足的問題,政府將在不久的未來準備新的法案。

然而,到了臨近暑期的七月初,在一次街頭臨檢中,警方以“拒絕服從”為由開槍射擊導致阿拉伯裔青年那海勒死亡,再一次將法國人的怒火從退休改革后來之不易的平靜中再次喚醒。那海勒死后法國爆發的全國性騷亂,再一次打亂了馬克龍重新恢復與鞏固民意的意圖。

郊區、警察暴力、年輕人、少數族裔,那海勒事件法國社會如同毒刺般的幾個因素。從身份上上、來講,那海勒是移民后代,還是未成年;而從起因上,涉事警察開槍引用的“拒絕服從”一直以來都是法國警民之間矛盾的縮影。在放寬警察使用致命武器之時,法國正處于恐怖襲擊的浪潮之下。恐襲浪潮過后,這一開槍理由卻成為了反對者批評警察行事種族主義的最好目標。

根據法國警方的統計數據,騷亂的參與者中大部分都不曾有犯罪記錄,被捕者的平均年齡在17歲左右,年齡最小者只有13歲,且他們大多數都出身于平民街區。這一現象在法國的大城市附近的郊區更為明顯。誠然,法國政府推動的都市圈建設取得了不凡的成績,大都市有力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導致了都市中心過度向郊區抽血,不少人住在近郊僅僅是為了能夠到市中心就業。

面對暴亂,政府的第一反應便是恢復秩序。然而在暴亂平息后如何才能夠找到更長久的解決辦法,從而彌合族裔之間、城郊之間以及警察和民眾之間的差距才是更考驗馬克龍-博爾內政府的事項。

充滿不確定性的第二年

馬克龍即將展開的第二任期第二年可能也不會為他提供任何的喘息機會。馬克龍-博爾內政府從九月份開始就將面臨著兩項法案表決所帶來的挑戰:2024年度預算案以及移民法改革。正如前文所講到的,由于馬克龍的執政聯盟在立法選舉中丟失了絕對多數地位,因此若要通過法案,目前剩下的方法無非是與其他黨派尋求妥協或者是利用憲法中規定的條款,強行通過。

以2024年度的預算來說,盡管馬克龍從上臺以來一直遵循自由主義路線,在其任期中逐步削減個人以及企業稅負,但隨著歐盟層面對各成員國赤字以及債務水平相關要求逐漸縮緊,以及政府將注意力逐步轉向生態轉型,政府的稅務政策既是為相關生態轉型謀求資金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民眾和企業層面積極行動的舉措之一。

政府目前研究的幾個線索包括:新增對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特許經營權的稅項、增加航空交通的稅率,用以扶植在鐵路方面的投資;適度增加對燃油車的稅率,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和普及;另外并不排除政府會提升酒精飲料的稅率,以及對企業回購證券征稅。

不過這一系列加稅的措施很有可能引起馬克龍潛在盟友、中右翼共和黨的反感。從人事上來說,馬克龍的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之前是共和黨人,馬克龍減稅的措施也符合共和黨一直以來的趨向,然而共和黨在目前內部缺乏凝聚力且元氣大傷的情況下,與執政黨錙銖必較可能是其為數不多能夠在法國政壇保持存在感的手段。缺少共和黨支持的情況下,總理博爾內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中一共使用了十多次憲法中49.3條中規定的流程,通過抵押政府信用的方式來繞過議員的投票,最終才通過2023年的預算。

同樣,共和黨也是馬克龍期待已久的移民法改革中不可繞過的一環。馬克龍期待的移民法改革包括兩個側面,首先是加快非法移民以及有違法記錄的外籍人士的遣返速度,另一個側面則是針對部分行業勞動力緊缺的現象,設置“緊缺行業居留證”,從而滿足市場的用工需求。然而這一“既左也右”的出發點,也讓左翼和右翼同時找到了攻擊的目標。

一方面是左翼以及極右越發激進的傾向,讓政府無意伸出橄欖枝,而另一方面則是在經過連續三次總統大選的失利后,共和黨逐漸右傾,從而在面對政府時,有“坐地起價”的傾向。目前階段,“緊缺行業居留證”這一舉措引發了共和黨的強烈反對和堅決抵制。盡管最終會涉及到的行業以及具體的人數尚未做出明確的界定,共和黨已經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喊出這一措施將會導致幾萬人獲益。

這樣的困境也讓總理博爾內處在相對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經過2023年上半年的退休改革后,她曾經承諾過將會避免使用憲法中49.3條的規定,然而另一方面,在缺乏絕對多數和各自固執己見的議會中,強行通過可能又是唯一行得通的辦法。

作為政治光譜上的中右黨派的共和黨誠然一直以來與馬克龍的意識形態更為靠近,但同時也成為了議會中的潛在的最大公約數。從去年以來,左翼和極右反復多次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盡管共和黨高層不主張自己黨派的議員也投票推翻政府,然而在去年最驚險的一次不信任案投票中,有三分之一的共和黨籍議員對不信任案投出了贊成票。這一方面反映了共和黨內部紀律松散,同時也給政府起到了警示作用:如果共和黨發起了不信任案,那政府是否還能保住?

繼承之戰

對馬克龍來說,除了黨派之間的角逐之外,他的執政聯盟內部的平衡也在最近出現了動搖的跡象。因為對于他潛在的繼承者來說,馬克龍的第二任期也是他們的表現期。

除了法國政府前總理,也是馬克龍的親密盟友愛德華·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之外,政府內部重要部門的部長例如經濟部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或者杰達兒德·達爾曼南(Gérald Darmanin)等人都相繼開始透露出自己將參加2027年總統大選的計劃。而現任內政部部長達爾曼南更是今年夏初的政府重組中總理博爾內的最大潛在替代者。最終未能入主總理官邸馬提尼翁宮的達爾曼南在八月底邀請了多名政府部長以及一百多名議員組織集會,來顯示自己在政界的支持率。此外,他在最近還獲得了右派出身的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明確的背書。

當地時間2023年3月27日,法國巴黎,愛德華·菲利普抵達愛麗舍宮參加危機會議。

政府班子內部的嫌隙會首先影響到現任總理的權威。馬克龍在任命博爾內擔任總理時,正是看重她的技術官僚出身以及沒有個人雄心的一面。反觀博爾內下屬的部長們,想要替代她的人不在少數,希望可能利用在政府內任職的經歷當做跳板、在2027年繼承馬克龍的衣缽也大有人在。這些個人雄心很難不影響到政府的內部團結以及政策執行的效率。

從2017年以來,馬克龍在法國政壇的強勢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長久以來法國政壇左右的分劃,他也成為了這一股中間派力量的代表。一直以來,出于保留靈活性的原因,馬克龍本人對于自己的執政的主線始終保持著相對模糊的定義。然而,這種情況有可能隨著潛在繼承者們逐漸展示雄心而發生變化,馬克龍將有可能不再成為中間路線的唯一代表,而繼承者們之間的立場差別也有可能導致馬克龍執政聯盟內部隨著時間出現進一步分化,從而影響當前的任期。

總之,即將開始的任期第二年馬克龍-博爾內政府依舊充滿阻礙。如果不能克服在議會中缺少絕對多數地位的情況,其改革推進仍將是緩慢而痛苦的。

    責任編輯:朱凡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桐梓县| 莒南县| 肃宁县| 墨江| 桃江县| 黔南| 望江县| 阜城县| 谷城县| 奈曼旗| 仪陇县| 绵阳市| 和顺县| 济源市| 游戏| 北宁市| 阜阳市| 永胜县| 炎陵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准格尔旗| 武胜县| 崇义县| 禹城市| 深州市| 南阳市| 将乐县| 桃园县| 清苑县| 贵州省| 横峰县| 定日县| 天峨县| 秭归县| 宝山区| 昭苏县| 南和县| 娱乐| 武夷山市|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