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梵志登+楊天媧,香港管弦樂團在滬奏響門德爾松之夜
“門德爾松的音樂猶如一股清泉洗禮,自然而然淌進你心里。”在香港管弦樂團的上海音樂會上,不少人被門德爾松的音樂傾倒,還有觀眾激動歡呼,“久違了,這么酣暢淋漓的現場。”
9月2日,香港管弦樂團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指揮家梵志登牽手小提琴家楊天媧,聯袂獻上一場浪漫“門德爾松之夜”。這也是梵志登擔任樂團音樂總監的最后一季。

香港管弦樂團
門德爾松被譽為浪漫主義杰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也曾被瓦格納贊為“一流的風景畫家”。音樂會上,樂團帶來了門德爾松的三首代表作。
《赫布里底群島序曲》靈感來自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洞穴中有巨型石柱,海浪拍擊時,宛如一架架管風琴轟鳴,作品前八小節是對海浪的模仿,音樂自始至終在描摹大海的潮起潮落。
《第四交響曲“意大利”》靈感則來源于作曲家游歷意大利的美麗印象,音樂中加入了大量意大利民歌素材,陽光明媚,充滿活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寫景音樂。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門德爾松名聲最響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與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并稱“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世界各地盛演不衰。


梵志登
現場,63歲的梵志登半坐于琴凳,不少人被他的舉重若輕圈粉,形容他的指揮依然快準狠,“鋒利精準,直搗心窩。”
梵志登的指揮之路實則是“半路出家”。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他5歲學小提琴,年紀輕輕已是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樂隊首席。在柏林的一場演出中,客座指揮伯恩斯坦慧眼識珠,點名讓梵志登上臺練練手。聽完后輩的指揮,伯恩斯坦說,“你的指揮水平真的挺糟糕的,但你應該認真考慮一下開始職業生涯。”
梵志登開始認真考慮“轉型”問題。他花了六年學指揮方面的專業課程,開始在一些小樂團擔任指揮工作,“結果,我發現指揮比拉琴更容易讓我快樂。”
2012年,梵志登成為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2016年又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2024年即將成為首爾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
“他們有能力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管弦樂團之一,他們也一直在證明自己,有意愿也渴望進階到更高的水平。”在梵志登帶領下,港樂完成了錄制瓦格納巨制《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壯舉,并由拿索斯發行,在世界打響名號。2019年,港樂榮獲《留聲機》雜志頒發的“年度樂團大獎”,成為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樂團。

楊天媧
當晚,楊天媧一身紅裙上臺,在“門小協”中一展深厚功底。“深情款款,干凈利落。”“多年沒見,楊天媧的臺風越來越大氣了。”有觀眾評道。
4歲學琴,11歲受交響樂團邀請演音樂會,13歲錄制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30歲出頭已經是德國、瑞士兩所大學的小提琴教授……北京姑娘楊天媧從小頂著“神童”光環長大。然而,她卻很抗拒神童的稱號,“神童好像天上掉餡餅、不勞而獲、中了彩票一樣。其實我小時候練琴很苦,只是用更少的時間練出了更好的效果。”
至今,楊天媧依舊保持著以最小年齡錄制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的記錄。近年,楊天媧又發行了薩拉薩蒂全套作品專輯,被歐美媒體譽為“無懈可擊的小提琴大師”“超越她的所有對手”“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新秀小提琴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