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批“二孩”上小學啦!校園里兄弟姐妹多了
9月1日,揚州全市55萬中小學幼兒園學生返校報到。自2016年“全面二孩”放開,時隔7年,首批“二孩”跨入小學門檻。記者走訪多所學校,與學生、教師、家長進行了深入交流。

變化
今年小學新生明顯增加
“今年我們的新生報名數明顯上漲,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了這股‘全面二孩’入學潮。”昨天,景區梅嶺小學副校長林家慧告訴記者,今年,梅嶺小學馬太路校區、花都匯校區、運河校區三個校區新生總人數約2000人,比2022年多出約200人。
廣陵區的育才小學今年新生人數為1110人,相較去年也有所上升,一年級增加了一個班。邗江區實驗學校邗上分校今年招收新生約1200多人,與去年相比增加100多人。
“‘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出生的孩子都是今年上一年級。”高郵汪曾祺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學校一年級入學新生490人,比去年多了一個班的人數,入學的新生中有不少屬于二胎孩子。
由點及面,廣陵區教體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廣陵區小學一年級入學新生為6200人左右,去年為5900人。邗江區2021年一年級新生為7734人,2022一年級新生7637人,今年的最終數據還未出來,但預估在8000人左右。而景區今年入學新生數為2000多人,去年則為1800多人。

“根據我們的研判,今年是入學高峰,今年過后,就會相對回落了。”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教育界人士分析,今年是我國二孩生育政策實施后首批適齡兒童跨入小學校門的年份,“‘全面二孩’實施后,生育人口在隨后出現一個短暫的小高峰。當初的人口小高峰按照學段年齡順推至今,轉化為學齡兒童潮,造就了眼下的基礎教育需求高峰。”
現象
校園里兄弟姐妹多不少
“弟弟,今后6年你就在這里學習了,姐姐先帶你熟悉一下校園。”昨天,廣陵小學校園內,紀雅安、紀雅蓉正牽著今年剛上一年級的紀子赫,在校園內參觀。

紀雅安、紀雅蓉、紀子赫是親姐弟三人,大姐紀雅安今年五年級,二姐紀雅蓉是三年級的,紀子赫最小。“小二子,甚至小三子,這幾年在校園里越來越多了。”廣陵小學校長紀敏告訴記者,僅她了解的學生中就有20多戶二胎家庭。
而在體量更大的梅嶺小學,二胎家庭就更多了。“這幾天,不少一年級新生來校進行體驗,當老師問到孩子對學校是否了解時,很多孩子說,因為哥哥姐姐就在學校里讀書,自己對梅嶺小學更有親近感。”梅嶺小學副校長林家慧介紹,今年梅嶺小學花都匯校區有600多名一年級新生,經初步計算,其中屬于二寶(三寶)的就達到100多人。
據了解,市區另一所知名熱點小學,根據初步摸排,1000多名新生中,也有100多戶屬于二胎、三胎家庭。

應對
教育資源供給加強不少
8月3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人口政策影響,一些大中城市今年的小學入學人數都達到了近年來的峰值,教育部指導各地健全常住人口學齡兒童的摸底調查制度,全面掌握當地適齡兒童的入學需求,切實做好學位的供給保障工作。
記者了解到,從揚州各地政府到教育行政部門,再具體到學校和教師,都在積極應對今年的“全面二孩”入學潮。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今年該市新增了不少新學校。
今年秋學期,投資近3億元的梅嶺小學運河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梅嶺小學運河校區占地70畝,建筑面積4.88萬平方米,設計教學規模8軌48個班,可凈增2160個學位。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梅嶺小學運河校區教學樓外觀為航船造型,寓意孩子們在知識的航船上乘風破浪。“我們從2020年就開始謀劃梅嶺小學運河校區的建設。”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濮玉軍介紹,“除了增加學位供給,優化教育資源,景區還加大了教師招聘與培養力度。”
記者了解到,以梅嶺小學教育集團為例,除了加大硬件投入,梅嶺小學進一步加強了師資配備,注重成熟教師與年輕教師的新老搭配,同時,學校進行改革,推出了全新的管理架構,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發展形勢。

觀察
二寶撫養狀態變化不少
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二胎家庭對兩個孩子的撫養心態有著明顯不同。
李先生的大兒子今年已經五年級,在揚州市區一所熱點小學就讀。前不久,他家又添了一個小姑娘。
“大的出生前好幾年,就在老城區買了學區房;從幼兒園開始,就上了各種興趣班,從鋼琴到圍棋,每天晚上我和妻子都要陪他一起做作業。坦白講,很痛苦。”李先生表示,有了小二子,他的想法全變了。“想讓小二子就在家門口上一所普通學校,不想再去‘卷’了,平平淡淡的也挺好。”
“有類似想法的二胎家長還不少。”林家慧發現,不少二胎家庭,對兩個孩子的培養方式和教育理念,有明顯不同。“我班上不少二胎家長明確表示,對待二寶,想更加‘松弛’一些。”
“學校一直在關注二孩的教育,搭建‘智慧樹家長學院’平臺,請資深班主任、心理教師為家長們答疑解惑。”邗江區實驗學校邗上分校校長蔣燕介紹,新學期,學校鼓勵大孩作為學校“小義工”,帶領自己的弟弟妹妹認識教室、熟悉校園、指導應知應會。“‘大手牽小手’的活動能提升哥哥、姐姐的責任感,自覺成為二寶的榜樣,形成良性循環,讓兩個孩子和諧相處、互進共勉。”

延伸
幼兒園入學呈現“不同溫度”
和小學報名的熱鬧不同,今年幼兒園的報名現場顯得格外有序。“我家老大上學的時候一個班快40人,今天帶老二來報到,感覺教室明顯寬敞了,一個班才20多個人。”市民張先生說。
“之前還擔心報不上名,沒想到今年還挺順利的。”一位幼兒園新生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上的這所民辦幼兒園以前都要提前預約,今年幼兒園在小區里主動進行了招生宣傳。
當然,因為性質不同,公辦幼兒園呈現了不同“溫度”。“今年咱們幼兒園招生還是針對周邊小區的孩子。”揚州邗江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園長石學云告訴記者,今年學校的招生情況沒有太大的波動,一共8個班,每班35人。
揚州大學附屬幼兒園西郡園園長王棟英也表示,幼兒園適齡兒童數量雖有下降,但目前還未對公辦園產生太大的影響,今年的班額數與去年持平。
針對后期將出現的生源減少問題,揚州邗江實驗學校附屬幼兒園園長石學云表示:“學校有意向將幼兒園入學年齡下延,適當開托班。但是否放開招生范圍,還要看當年具體的生源情況。”
“開放托班除了需要申請資格外,還要對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硬件設施也要更符合低齡幼兒的實際情況,這都是要提前做好調研和準備的。” 揚州大學附屬幼兒園西郡園園長王棟英表示。
“與公辦幼兒園相比,民辦幼兒園明顯感受到生源減少。”一位民辦幼兒園負責人表示,身邊已經有民辦幼兒園關門停辦。
揚州發布記者 劉冠霖 肖訥 胡迪 攝影 司新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