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少年跑者閃耀少兒跑賽道,他們在這里培養出運動的熱情
在“神獸歸籠”的第一個周末,黃浦江邊的一場跑賽,讓上海的“跑二代”們盡情釋放著能量。
9月3日清晨7點,1500名5-12歲的青少年跑者在父母的陪同下,以一場迷你馬拉松賽事開啟了自己的新學期,也拉開了上海秋季大眾馬拉松賽季的大幕。
這是上海馬拉松系列賽在時隔兩年之后,再一次舉辦以青少年為核心人群的上馬Speed X系列賽。
當“跑二代”們跟著父母重新站上賽道,他們所展現的不僅是跑步能力,更是對于運動的熱情。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攝
青少年跑者越來越快
“一家,一隊”是本次少兒跑的口號,從最初專屬于青少年跑者的賽事,到如今搭建起一個以跑步為媒介的親子互動平臺,這場少兒跑,已然成為培養青少年運動習慣和熱情的一片沃土。
“你的爸爸媽媽在哪里啊?”在上馬Speed X系列賽·2023耐克少兒跑的終點線后不遠處,賽事的工作人員看到每一位形單影只沖線的小跑者們,都會問上這樣一句話,然后讓他們坐在終點處的攝影看臺上。
“你們先不要急著走,在這里等爸爸媽媽到了終點,帶著你們一起離開。”
很快,這個攝影看臺的臺階就變成了“兒童招領處”,剛來了幾位氣喘吁吁的家長把已經等候多時的自家孩子接走,立刻又有幾位沖線的小跑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坐滿了臺階。
“確實跑不過他了,我也沒有預期到他能夠跑這么快。”已經跑步七八年的夏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
一開始,她帶著自己五歲多的兒子王品堯一塊跑步,也參加了第一屆耐克少兒跑。如今,已經12歲的王品堯在出發后2.5公里后,就可以把夏女士甩在身后。

完賽的孩子們在終點處等待父母。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攝
用夏女士的話來說,“我覺得他是想在最后一屆跑出一個好成績,給自己的成長回憶留下一座里程碑。”
在4.2公里少兒迷你馬拉松的組別中,像王品堯和他媽媽的情況并不鮮見。 同樣12歲的湯米最終就以15分22秒跑完了全程,而他的父親湯大米則是比兒子慢了兩分鐘左右才沖過終點。
事實上,在大概半年前的另一場以青少年為核心的路跑賽事中,湯米就是4.7公里組別的亞軍,經過了一個暑假的訓練,湯米的能力變得更強了。
“上次比賽我還勉強能夠帶一帶他,這次從開始不久我就追不上了。”作為運動品牌內道的創始人,湯大米原本就是一個運動達人,從七八年前就帶著兒子湯米一起參加各種路跑和越野賽事。
也正是在他的啟發之下,兒子湯米愛上了跑步,而且變得越來越專業,“他在開學之前一周六練,而且都是自己坐一個小時地鐵然后還要騎車,才能到達訓練場,跟著教練一起跑。” 正是在這樣的訓練計劃中,12歲的湯米已經是一位“嚴肅跑者”了。

湯米(右)和父親湯大米。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攝
高標準服務解決后顧之憂
“這是我最后一屆,我想沖一沖,但是沒想到成績比預期好了這么多,我原本計劃是410的配速,但最后跑到了340。”在和澎湃新聞記者的交流中,湯米已經可以脫口而出很多專業的跑步術語。
“開學之后我的訓練少了一些,之前我會做一些短距離,長距離間歇和長距離的訓練。”
在這條以青少年為主角的跑道上,孩子們在終點處聊著自己成績如何,怎么備賽,以及平常如何訓練,濃烈的路跑氛圍絲毫不輸給上海馬拉松正賽。
4.2公里和1.8公里的距離、孩子加父母3000人的規模、5-12歲的“小跑者”……從各方面比較,耐克少兒跑的賽事體量都只有上馬正賽的十分之一,但這場少兒賽事依然以“上馬質量”為標準。
2017年首次辦賽至今,賽事的高質量服務也保持在線,沿途設置的飲水用水站、能量補給站、鼓動站……每一項賽事服務均以最人性化的標準為籌備準則。
和以往幾屆賽事一樣,今年的耐克少兒跑同樣安排了專業配速員,經過嚴格篩選和培訓的耐克配速員和NRC教練在陪伴每一位小跑者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穩定配速,鼓勵他們沖向終點。

賽事組委會利用多種方式為跑者防暑降溫。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攝
9月初的上海,暑熱仍未褪去,安全完賽也始終是組委會關注的重點。賽前,組委會以短信及口播的形式多次提醒小跑者們及時補充水分,注意防暑降溫。
賽中1公里、2.5公里、3.5公里處設置的飲水飲料站及用水站,也確保小跑者們可以充分飲水,及時降溫,沒有后顧之憂。
跑賽中也有別樣的“童趣”
在嚴肅的辦賽中,上馬組委會也不忘保持這場賽事與眾不同的“童趣”。
每一位到達終點的小跑者都能獲得一塊完賽獎牌,插片式的設計讓獎牌既能合為一體,又能單獨拆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可以共同分享這份努力與汗水的結晶。
賽后的虹口濱江親水平臺,則成為了孩子們嬉戲玩耍的舞臺,親子派對在這里開幕,NIKE“一家一隊”嘉年華為孩子們準備了趣味十足的家庭運動游戲。小朋友們在家長的陪伴下,參與到“小小飛行家”、“籃球新秀場”等多項趣味互動中。
除此之外,舞蹈Battle、樂隊演出、超燃說唱等活動,更是為小跑者們的開學季增添了別樣的精彩。

少兒跑賽事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從第一屆比賽到現在,我們一屆不落都參加了,我也看到了孩子在跑步中的變化,他磨煉了意志,懂得了永不放棄和拼搏的精神。”說到兒子王品堯的改變,夏女士頗為欣慰。
而和夏女士有著同樣感觸的,則是“冠軍爸爸”湯大米,“在參與賽事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對于跑步的熱愛,運動也讓他的性格有所改變,以前他更內向一點,而現在他變成‘社牛’了。”
對于湯米和王品堯來說,12歲的他們雖然不能再參加耐克少兒跑,但是他們都會繼續奔跑。湯米已經將他的訓練轉移到了800米和1500米的場地賽,而王品堯則是往小鐵三方向發展。
他們也是這條賽道上孩子們的縮影,這項堅持了6年的賽事已經成為一片沃土,在搭建親子互動平臺的過程中,也培養著孩子們對于運動的熱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