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UTMB|60歲“邢姥姥”奪冠,歲月奈何不了超跑者
8月30日,在第二十屆UTMB的TDS組別中,中國選手邢如伶以33:04:34的成績獲得女子60-64歲組冠軍。
在國內跑圈,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邢姥姥”的邢如伶與UTMB結緣已久,她早在2011年便參加了CCC組別的比賽,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參賽UTMB的首批拓荒者。今年也是她時隔十年再次參賽UTMB,歲月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依然鼓舞人心。
采訪 | 晏懿
圖片和視頻均由受訪者提供

▲ 勇奪TDS年齡組冠軍。
恭喜您取得佳績,如何評價自己這次比賽的表現?
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賽前我的計劃是35個小時完賽,實際快了差不多2小時(33:04:34)。
而且還取得年齡組第一?
這個其實也還好,畢竟這個年齡段參賽人數也不多。我是4月生人,剛滿60歲,也算是有年齡優勢吧(笑)!
說說您的UTMB經歷。
2011年,我就參加了CCC組的比賽,(想跑UTMB組)積分不夠嘛!100公里,用時16:55:51,在女選手中排名第28。2012年參加了UTMB組,但那年因暴雨賽道縮短也變成了一個百公里,排名大概也是女子20多位。2013年總算跑了一個完整的UTMB組,距離168公里,累計爬升近10000米,用時36:26:16,年齡組第三,也登上了UTMB領獎臺。
時隔10年,再次回到UTMB賽場,您覺得有哪些變化?
我從2009年開始跑越野跑,2011年就和小橋(運艷橋)來參加UTMB,是先頭部隊。這些年我看到很多人陸續加入越野跑的隊伍中來,非常開心。
當我第一次來夏蒙尼的時候,基本看不到其他的中國人。2012年,白斌、陳春艷的隊伍來了之后,才在大街上見到了掛著的各國國旗里有中國的。
現在我們年輕的新秀太多了,申加升、鄧國敏、小橋,姚妙、向付召……在夏蒙尼大街上隨時能碰到熟悉的中國人。其實不止是中國人,在昨晚9點多我回家時碰到了一對新加坡夫婦,他們剛跑完OCC,我感覺大陸、香港、新加坡等東亞、東南亞的人都挺多的。

▲ 2012年在UTMB賽場揚起國旗。
還記得十年前參加UTMB組時的情形嗎?
十年前我的整個感覺就是兩個字“無助”,那次是我跑的第一個百英里比賽,賽道太漫長了。我的英語基本為零,當時也沒有翻譯軟件,什么時候能到夏蒙尼終點都不知道。當時準備也不充分,路上沒水了,還向徒步的人要水喝。當時對這邊喝涼水,吃火腿腸、奶酪的飲食也不習慣,只能說是用毅力完成了比賽,熬了30多個小時。
前面一年(2012年)比賽碰上了大暴雨,自己帶的3個頭燈都不給力,經常要換電池,這時就看著其他選手一個一個超過自己,很無奈。
您覺得TDS組的難度在哪里?
TDS組雖然里程短一些,但技術難度更大。因天氣原因今年組委會從145公里改到了153公里,我實際測得為157公里。這次趕上雨雪天氣,我穿上了所有的強制裝備,保暖層、沖鋒衣、長彈褲,沖鋒褲,手套套上了兩層,但還是指頭凍得發疼。
雨雪融化的時候,山路又特別泥濘,我在中途換了兩雙鞋,分別是50公里和92公里處。好在我知道自己腳有傷,也沒有硬拼,穩著走,一跤沒摔。但一路上看到好多人摔了一身泥。后半程,大概120公里左右時,感覺到惡心想吐,后面喝了一杯熱紅茶,稍微好了一點,但依然吃不下太多東西,只能是堅持一步一步堅持下來。

▲ 邢如伶和運艷橋(右)均是中國越野跑拓荒者。
家人對您這次參賽是什么態度?
家人更多的是擔心吧。以前我都是跟贊助商TNF團隊一起來比賽。因為我退休有時間了嘛,就在21號自己一人提前來到歐洲,25號才會跟團隊匯合。在這之前都只能自己來,我外語又不行,下飛機后如何購買大巴車票,怎么去超市購物,都是問題。但是跑步也讓我膽子變大了,沒有什么可以難倒自己。借助軟件,一切都提前準備好,很順利。
明年繼續跑UTMB嗎?
跑步對我來說完全是愛好。在中國人的觀念里60歲應該在家里做做家務,幫忙帶帶孩子。我覺得自己還是能出去闖一闖,一直跑下去。UTMB,也許明年就來,也許再過10年,UTMB 30周年,我70歲的時候,再試試短距離CCC組100公里。堅持跑下去,皆有可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