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股放量大跌預示A股反轉?分析稱,目前AB股關聯低于AH股
B股大跌是A股反轉的信號?
8月31日,A股震蕩下行中,B股出現放量大跌。Wind數據顯示,B股指數(000003)全天大跌4.90%,報收240.33點。
同時,B股指數的44只成分股,有42只收綠,占比高達95%。其中,有25只成分股跌幅超過5%,16只成分股跌幅超過6%。
其中,陸家B股(900932)、動力B股(900920)均跌逾10%,分別下行10.09%和10.08%。海立B股(900910)、鄂資B股(900936)、凌云B股(900957)、國新B股(900913)、市北B股(900902)等,跌幅均超過8%。

值得一提的是,B股在價格大跌中同時出現了成交大幅放量。8月31日,B股的成交額高達7.10億元,而此前B股的全天成交額,均徘徊在1.5億元至2億元區間上下。
Wind數據顯示,上一次B股成交額超過7億元,還是2022年9月26日。

B股放量下行中,有觀點指出,對A股而言是提示了反轉信號。
據媒體報道統計,2016年以來,B股指數單日跌幅超過5%的情形發生過10次,其中最大跌幅出現在2020年2月3日,當日B股指數跌9.77%。在這之后,A股開啟一波反彈行情,滬指從2700點附近快速上攻至3400點以上,最終于2021年2月摸高3731.69點。此外,2020年5月12日,B股指數下跌5.1%,這一次大跌發生在A股見底反轉后新一輪上漲行情期間,這一波上攻滬指從2800點附近最高漲至3400點以上。
對此,南方某券商的策略分析師同時對澎湃新聞記者稱,“‘B股大跌通常發生在A股成交低迷’這方面并沒有錯,但說預示反轉感覺有點牽強。總的來說,A股與B股之間沒啥關系。”
“‘B股放量下挫提示A股會反轉’的邏輯并不靠譜,A股和B股雖然有關系,但關系不是很大。相較而言,A股與B股的關系,應該還不如A股與H股的關系。”滬上某券商的策略首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或境內上市外資股,是上世紀90年代建立的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上市交易的特殊股票制度。
由于B股市場的外幣交易屬性,B股市場是繼港股市場之后,海外資金投資內地上市公司的可選渠道之一。
不過,開源證券研報指出,近些年隨著陸股通逐漸成為外資的主流投資渠道以及QFII額度的放開,B股投資者數量逐漸減少,這也是A股和B股指數同步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情方面,澎湃新聞記者查閱機構報告顯示,雖然B股市場走勢作為A股市場行情風向標有其合理性,但二者之間更多是同步性。
開源證券便指出,A股和B股的同步性較高。當A股和B股同時上漲時,A股往往相對B股會有一定的超額收益;而當A股和B股同時下跌時,B股往往相對A股會有一定的超額收益。
“但A股和B股的走勢同步性,在2019年6月以來有所下降。”開源證券表示。

植信投資研究院報告也指出,歷史數據顯示,曾有幾次A股市場大規模牛市行情之前,B股市場都會出現短期跳漲。
具體而言,2000年以前、2007年至2008年以及2014年至2015年幾輪牛市前,出現了上證B股指數短期跳升的情況。

植信投資研究院報告稱,B股市場走勢可以作為A股市場行情風向標的理由,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B股的外幣交易屬性導致其投資者多為具有豐富交易經驗的海外機構或境內外高凈值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以及A股上市公司基本面趨勢的變化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另一方面,是B股相對于A股市場的估值折價,能夠吸引套利交易以及高頻交易者的注意,在A股市場行情開始形成時,這些投資者將傾向于短期內集中涌入B股市場來獲得超額收益。”植信投資研究院報告進一步指出,“A股市場在出現上漲行情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B股市場交易規模的快速放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