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滬高鐵上半年凈利51億元同比扭虧,本線旅客運輸量增3倍

2023年8月5日,蘇州,一輛高速列車從虎丘區滸墅關鄉村田園間飛馳而過。 視覺中國 圖
上半年國內客運市場形勢向好,京滬線路客流量大幅增加,京滬高鐵上半年實現扭虧。
8月30日晚間,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滬高鐵,601816.SH)發布2023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2.79億元,同比增長143.19%;凈利潤51.3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0.2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其中,主要子公司京福安徽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6.86億元,虧損5.69億元。

主要子公司上半年業績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京滬高鐵營業收入變動,主要由于上半年國內客運市場形勢向好恢復,公司線路客流量增加,列車旅客票價收入和為非擔當列車提供路網服務收入較同期增長所致。
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4.44億元,同比增長880.94%,主要由于上半年國內客運市場形勢向好恢復,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使得現金流入增加所致。
2020年1月16日,“中國高鐵第一股”京滬高鐵A股上市。京滬高鐵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運營里程最長的路網運營高鐵公司。京滬高速鐵路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區域經濟增長快,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客流基礎。
公司是京滬高速鐵路及沿線車站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通過委托運輸管理模式,委托京滬高速鐵路沿線的北京局集團、濟南局集團和上海局集團對京滬高速鐵路進行運輸管理,并將牽引供電和電力設施運行維修委托中鐵電氣化局集團進行管理。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營收、凈利潤創2020年上市后歷史新高,半年度業績均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京滬高鐵近幾年業績情況。來源于wind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出回升向好的積極態勢,帶動交通運輸行業快速恢復。據交通運輸部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交通運輸行業完成營業性客運量43.2億人,同比增長56.3%。其中公路完成客運量21.4億人,同比增長18.6%;水路完成客運量1.2億人,同比增長146.8%;民航完成客運量2.8億人,同比增長140.2%;鐵路完成客運量17.7億人,同比增長124.9%,完成鐵路旅客周轉量6815.7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26.4%。
上半年,京滬高鐵本線列車運送旅客2499.0萬人次,同比增長299.7%,達到2019年同期的99.7%;跨線列車運營里程完成4493.9萬列公里,同比增長97.4%,達到2019年同期的116.2%;京福安徽公司管轄線路列車運營里程完成1718.7萬列公里,同比增長66.6%。
對于2023年的經營計劃,京滬高鐵曾在2022年報曾提及,充分把握市場復蘇機遇,積極服務國家擴大內需戰略,充分發揮客運大數據作用,深入研究疫情后的客流需求和運輸形勢,建立靈活有效的運力優化調整機制,此外繼續推動市場化票價產品改革進程,充分發揮好京滬高鐵浮動票價機制優勢,在總結浮動票價機制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高鐵票價、產品競爭力以及客流特征之間的動態耦合規律,提高票價實施方案的靈活性。
據國海證券8月11日發布的研報顯示,與傳統交運基礎設施不同,京滬高鐵商業模式包含路網和運輸兩個收費環節。其中運輸業務(本線)歷經多次市場化改革,定價權已經由國鐵集團下放至京滬高鐵公司和各地鐵路局,票價彈性初步顯現。目前京滬線實施7檔浮動票價制,二等座、一等座、商務座最高檔較2019年分別上漲19.7%、13.6%、32.6%。但橫向對比二等座票價仍處于較低水平,約為京滬航線全票價的1/3,日本、歐洲等成熟國家高鐵的1/4至1/5,未來仍有提升空間。路網業務(跨線)定價權在國鐵集團,調整自由度不高。
上述研報還指出,短期來看,三年疫情沖擊過后,鐵路出行需求快速修復,疊加票價彈性打開,2023年第三季度暑運將迎來量價齊升,京滬高鐵旺季表現值得期待。同時京福安徽公司已回到正常增長軌道,扭虧已在路上。中長期來看,作為中國高鐵的核心資產之一,京滬高鐵長期享受區位優勢與中國高鐵需求紅利。伴隨沿線腹地經濟水平持續提升疊加網絡效應顯現,將為公司長期成長提供充沛動能。
截至8月30日收盤,京滬高鐵報5.39元/股,漲0.37%,年初至今漲9.75%。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