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是很餓肚子卻“咕嚕嚕”叫,這是饞還是病?
原創 祝您健康雜志
平時“安靜如雞”的胃腸道,也有“聒噪”的時候。
比如↓↓↓↓↓

這種突如其來的“話癆”,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說法,叫做:

腸鳴音是腸道發出的聲音,也可以理解為胃腸道的“語言”。
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和饑餓有很大關系。
當我們腹中空空時,勤勉的胃并沒有停止分泌胃液。
在胃液的“刺激”下,胃的蠕動和收縮更加劇烈,壓迫胃中的氣體向腸道前進。
當這些氣體通過腸道管腔,與腸道中的液體相碰撞時,就會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幸好,這種“咕嚕”聲雖尷尬,但不傷身。
它的出現不過是提醒你:親,又到干飯的時間啦。

只要及時補充食物,這種“咕嚕”聲就會消失。
然而,也有一些人即便沒有處于饑餓狀態,肚子也總是咕嚕嚕的叫,這就讓人尷尬又疑惑了。
莫非,這是什么疾病的表現嗎?
誘因: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極為常見的腸鳴誘因。
食物多種多樣,每個人的體質也不同,如果攝入了一些身體無法承受的食物,可能就會出現脹氣;當消化道里的氣體增多,就很容易出現極為明顯的腸鳴音。
一個極為常見的例子,就是乳糖不耐受。

一杯牛奶下肚,就開始腹脹、腹痛,腸道“咕嚕”聲不斷,非得跑趟廁所才能解決。
幸好,這種“咕嚕”聲的問題也不大,平時注意避開不耐受的食物,調整一下飲食種類,問題自然就能解決。
實在不行……也就是跑趟廁所的事。
誘因: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經常有屁量增多的表現。
如果這些屁尚未被排出,在腸道里伴隨著腸道蠕動,就會帶來一陣又一陣的“咕嚕”聲。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問題。
雖然對健康影響不大,但對生活的干擾并不小,首先可主動通過飲食調理的方式改善,必要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一些藥物。
只要“腸易激”的現象有所緩解,這種“咕嚕”聲就會緩解,甚至消失。
誘因:其他胃腸道疾病

不注意飲食衛生,或者受涼、飲食不當,導致消化功能下降,甚至發生炎癥感染,也會導致肚子“咕嚕嚕”的叫喚。
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要重視飲食衛生,吃東西要有規律、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


聽到這種腸鳴音
請立刻就醫
還有一種特殊的腸鳴音。
一開始,它聽起來是“咕嚕嚕”的聲音,同時伴隨反復發作的腹部絞痛。
很快,它就會變成“叮當”“叮當”的金屬撞擊聲,仿佛有人在肚子里打鐵。
這種腸鳴音,可能預示了一種極為嚴重的疾病:機械性腸梗阻。

如果有糞塊、膽石或腫瘤堵塞腸道,引發腸道擁堵,讓食物和液體無法順利前進并被排出體外,就會誘發機械性腸梗阻。
一開始,腸道為了能將內容物排出、恢復腸道通暢,將加強蠕動的頻次和強度,我們會不斷聽到“咕嚕嚕”的聲音,而劇烈的腸道收縮也會引起反復發作的腸絞痛。
當腸梗阻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在反復收縮無果后,腸鳴音就會從“咕嚕嚕”變成“叮當叮當”,頻率可高達每分鐘10次以上。
這是極為兇險的疾病,嚴重時直接危及生命。如果聽到這樣的聲音,不要猶豫,盡快就醫!

-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祝您健康》編輯部出品 -
文字:王娟 朱菁菁
內容策劃 / 排版:朱菁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