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于293個地級市黨政領導晉升的研究:“理工科有利于晉升”的時代正在轉變
教育背景(“學”)和職業經歷(“仕”)是否以及如何影響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晉升時間?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23年第四期刊發了一篇由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鑫、博士研究生李雪、副教授王思琦撰寫的論文《“學”與“仕”: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晉升時間研究——基于全國293個地級市的實證分析》,對上述問題作了解答。
論文指出,干部晉升是科層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研究其規律和機制對理解我國官僚體系和干部隊伍建設具有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意義。地級市作為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單元,其主政官員是推動地方現代化治理的中堅力量,因此,研究地市級領導干部晉升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對于理解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推動地方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該論文通過搜集全國293個地級市的黨政領導干部簡歷,構建覆蓋274個市委書記和269個市長的一手數據,探討了教育背景和職業經歷對中國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晉升時間的影響,并分析了兩者的交互效應,以及黨政序列選拔領導干部的不同側重點。

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晉升時間的描述性統計。微信公眾號“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圖
論文通過對543個可供研究使用的簡歷樣本(其中市委書記274個、市長269個)統計、分析,論文指出,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晉升至市委書記或市長所用的平均時間為29.21年,其中最小值為11年,最大值為40年。進一步分析發現,用時11年的樣本只有1個,用時40年的樣本有2個。因此,除個別極端情況,大部分市委書記、市長晉升時間是30年左右。領導干部晉升至市委書記所用的平均時間為30.33年,晉升至市長所用的平均時間為28.07年。本文以擔任過市長的市委書記作為獨立樣本分析得出,由市長職務調整為市委書記職務所用的平均時間為3.29年。
研究表明,教育背景和職業經歷均會影響干部晉升時間,具體而言:
其一,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晉升會受到“學”與“仕”的影響,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職業經歷會導致領導干部在能力和績效方面的差異,進而影響晉升時間,受教育水平、受教育質量、上級部門任職經歷以及跨領域任職經歷是黨和國家提拔領導干部的重要考量因素;
其二,未發現理工科專業背景對地市級領導干部的晉升產生有利影響,這與既有的研究結論不同。該結果反映出專業背景在晉升中的作用逐漸趨于均衡,體現了現代化治理的新征程需要建設一支多元化的復合型領導干部隊伍;
其三,職業經歷與教育背景交互影響晉升時間。具有省級黨政機關任職經歷或高校任職經歷、且進入體制前的學歷較高、取得全日制學歷以及畢業院校層次較高的領導干部,其晉升時間越短,晉升速度較快;
其四,黨和政選拔領導干部在部分標準上具有差異性。相對而言,黨委序列更加關注進入體制前的院校和省級黨政機關任職經歷,政府序列更側重于理工科專業和海外教育經歷。該結果恰好與黨和政的分工與職能相契合。在由市長調整至市委書記的過程中,地市級直屬機關任職經歷和任職部門數量呈現出積極影響。
作者在文末總結稱,本文的主要貢獻包括:
其一,驗證了職業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交互效應,研究證明兩者會共同影響領導干部的晉升。這對于干部晉升影響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其二,基于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現代化建設背景,研究表明專業背景在干部晉升中的作用呈現均衡化特征,即“理工科有利于晉升”的時代正在發生轉變。這一結果突顯了現代化治理中復合多元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其三,聚焦晉升時間,既有研究大多關注“是否晉升”,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一次的晉升與否很少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晉升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解釋地方領導干部的成長規律;
其四,擴大了研究對象的層次。既有研究大多聚焦省級和縣級的干部晉升,對地市級干部的研究積累比較薄弱。即使有學者對此展開研究,也更多聚焦于經濟績效的影響,較少關注教育背景和職業經歷等方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