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城市策略︱人哪有不朽?(上)
暑假漫長,我帶上孩子開始了松散的火車出行。原計劃八月用半個月外出,路線是:重慶-閬中-廣元-漢中-西安-蘭州-西寧,每個城市停留三兩天。出行始于8月1日,但因為一場葬禮而提前結束于8月8日。
閬中巴巴寺,按圖索驥而不得至
到達的第一個城市是閬中。短途火車出行,哪怕是普通火車,也是非常便捷舒適的交通方式。我們從合川站上車,小站人少寬適,直接在餐車上車,而非對號入座。當然,餐車要買些飲料零食,午餐還點了一份現做的蛋餅套餐。票價是成人29.5元加上兒童15元。兩個小時,閬中就到了。這樣的體驗,甚至讓有點嬌氣的二嘉都感覺還不錯。


出行雖然沒有做計劃,但在火車上,我向規劃師同行要到了目的城市的新版國土空間規劃,作為規劃師出行的“城市攻略”(作者供圖)
每個古城都值得挖掘,閬中也不例外。閬中有很大的名聲,比如“風水古城”、“閬苑仙境”等。于我而言,自從開始自己做飯,二十年來用的都是“保寧醋”——正是閬中出產。我多年前曾游覽過閬中古城。于二嘉而言,每回在北碚嘉陵江邊走張飛古道,我們都會說起,這條古道從兩江交匯處的江北城直達閬中——我們居住的北碚和閬中同在嘉陵江邊,張飛不一定與北碚有關,但與閬中密不可分。
到達閬中是正午,極熱。住的酒店以“落下閎”為名——他是閬中名人之一,所謂“春節老人”。出門前,小朋友特地換了5元和10元面額的紙幣,裝在隨身的小包里,鼓鼓囊囊。小朋友沒有多少自主花錢買東西的體驗,頗有“腰纏十萬貫”的興致。他對于閬中的向往,就是逛古城,買買買。
古城毋庸多言——民居與街巷,華光樓與中天樓,山環與水繞。古城太大,主街和江岸人多,其他部分則寥寥。主街上,店鋪經營不大樂觀,可以說一半賣醋(泡腳醋和食用醋),一半賣張飛牛肉。不同的人對古城有不同期待。閬中古城與我的期待相去甚遠。
可是,古城不必去逢迎任何人對它的期待——閬中古城在那里兩千多年了,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小朋友開心逛店,選小玩具和紀念品并砍價買下,試吃可以試吃的食物,看釀醋的流程。為滿足小朋友的愿望,我們三天里逛了兩次古城。

2023年8月1日傍晚的閬中古城,醋和張飛牛肉的店招比比皆是。 相欣奕 攝

2023年8月1日晚上閬中古城外嘉陵江邊腳踩在水里歇涼的本地中老年男人。古城外江邊許多江景夜游船招攬生意,而嘉陵江水波蕩漾,對岸山上燈光變幻,江風和美景屬于閑談閑坐的人。 相欣奕 攝

閬中古城嘉陵江邊,游船和餐館招攬生意,交通車輛不斷,格外嘈雜。 相欣奕 攝

根據規劃,閬中中心城區有7組團的擴張計劃,與古城隔江相對的片區一處樓盤標價3600元/平方米現房售賣。 相欣奕 攝
古城之外,還有哪些地點可游逛?我圈定大佛寺、巴巴寺、狀元洞和白塔。第二天早飯后,滴滴打車到達大佛寺門口。寺廟周邊是停工的工地,盤山公路旁清理出一大片空地,似乎要建造巍峨的山門以及頗具氣勢的階梯直達寺廟。我搜索發現,這竟是2015年啟動的工程,鋪展的攤子太大,以致無法估計還需投入多少才能完工。
大佛寺所在的山,名為東山,又名“大像山”。大像,指的是高9.88米的大佛。瞻仰摩崖石刻是我的愛好。寺廟中少有游客,正好借機細致觀瞻。得到寺廟中師父的許可后,我拿出手機拍照幾張。師父說,只要無不敬之心,拍照有什么關系?
說話間,寺廟里煮飯的義工婆婆端來一碗飯一碗菜,擺在9.88米的佛爺面前香案上,點上香,虔誠地恭請佛爺用餐。菜是炒香干和豆角,米飯是滿當當一碗。想來寺廟里的師父和義工都把佛爺當成家人侍奉,一日三餐,香燭叩拜請安。但觀音和地藏菩薩沒有這樣的待遇。后來二嘉問,飯菜收下去怎么辦?當然是下頓熱一熱吃了,佛祖剩下的,可謂“福根兒”。

閬中大佛寺高9.88米的彌勒坐佛,鑿成于唐憲宗年間,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 相欣奕 攝
降旨修造大佛的是唐憲宗。除武則天之外,唐朝因信奉佛教而出名的皇帝就是唐憲宗了。唐憲宗癡迷佛法,親自迎接佛骨舍利入宮殿供養,韓愈因此寫下《諫迎佛骨表》,明確表示反對,因此被貶。
韓愈先生寫道:“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于境,不令惑眾也。”——讀之也令人莞爾,頗有骨節,科學和道義兼具。

閬中大佛寺送子觀音像。送子觀音懷中童子被綁了一根紅繩,下方擺放著一對童鞋和一套嬰兒裝,可見有人多么渴盼成為父母。同是摩崖石刻,閬中大佛寺的佛菩薩可供上香祈福,但大足石刻、洛陽龍門石窟等早因保護而禁止香火。 相欣奕 攝
離開大佛寺,我們在公路邊沿一處階梯上行,試圖走到白塔,俯瞰閬中城。沿途沒有任何指示標記,沒有任何行人。走到狀元洞純屬偶然。以閬中的新版規劃為“攻略”,翻看規劃,其實能夠理解,“大佛寺-狀元洞-白塔”這一條頗具價值的文化遺存線路,為何沒有任何標記指引。因為這個城市,有著極為宏大的擴張藍圖——專注擴張時,就看不起或顧不上精細化經營。大佛寺修繕工程2015年啟動,此后遙遙無期停工——這可能是這種不切實際擴張規劃的隱喻。

新版國土空間規劃中,閬中中心城區“七組團”空間結構。閬中中心城區現狀人口僅約30萬。(摘自閬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3年4月發布的《閬中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版本)

閬中狀元洞。北宋年間閬中陳氏三兄弟,兩人中了文狀元,一人中了武狀元,出將入相,頗令人仰慕。我家小朋友雖在狀元讀書洞前的橋上走了一走,奈何還有兩天開學,暑假作業卻尚未完成。 相欣奕 攝
離開狀元洞,我們走到位于狀元洞上方的公路。長路盤旋,太陽正曬,路上無人也無車。說不上累,但因不知還要多久才能走到白塔,就有不想走的意思。在路邊撿了油菜桿握在手里,以防萬一有狗。找到樹蔭,嘗試滴滴打車,無果。只能繼續向前走。走了二十來分鐘,多次嘗試滴滴打車后,突然顯示打上車了,而且100米就到。車上冷氣很足,目的地是巴巴寺。司機師傅是送人到白塔上山,下山時剛好遇到。
要是外出旅游認真和出租車師傅聊天,就能得到許許多多的信息。比如,這位師傅一路跟我透露地方領導腐敗被捕的小道消息,又勸我更改目的地,不要去巴巴寺。這是來閬中后,第三位勸阻我去巴巴寺的滴滴車師傅。
司機師傅說,他小時候常和伙伴去巴巴寺,主要是好奇,想看棺槨里到底有沒有東西。現在那里封閉無路,根本無法進入。之前一位滴滴師傅說,閬中本地人取笑別人,會說,你是巴巴寺下來的嘜?——因為巴巴寺與精神病院相鄰。最后勸阻住我的是正午的酷熱和已經走不動了的腿腳。
但我心中的巴巴寺,卻有如同《盜墓筆記》中一代一代張起靈守墓般的傳奇和溫情。康熙年間傳教的阿布杜·董拉希,歸真之后葬于閬中蟠龍山,弟子建造大殿為墓廬,以之為中心的建筑群即為巴巴寺,自此成為穆斯林的圣地。墓地的守護人,歷代來自河洲、漢中和松潘,三年一輪,每輪十數人,自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至今三百年間,輪守者千余人。
人哪有不朽?世世代代的普通人,都無法奢望留存些什么。這一段記錄的閬中之行,被恭敬供奉的是大佛和伊斯蘭教德高望重的巴巴,他們代表宗教超凡脫俗之力;被深深喜愛的是陳氏狀元三兄弟,他們代表的是民眾望子成龍,仰慕著一門兄弟出將入相的天花板。
廣元皇澤寺,尊崇、演繹和傳說
閬中到廣元很近,普通火車一個半小時車程。成人票價16.5元,小朋友票價8.5元。同樣在餐車上車,買些小食吃一下,就到站下車了。西安往返重慶要經過廣元,即便乘高鐵匆匆而過,也被鳳凰山頂的鳳凰樓抓住眼球。到底是女皇故里。

廣元鳳凰山上的鳳凰樓,建造于1988年。作為女皇故里,廣元流傳著許多女皇的傳說。傳說武則天出生時,一只彩鳳繞她家翱翔了一圈,便向東山飛去,鳳凰山因此得名,鳳凰樓也因此修建。
APP時代,訂車票酒店非常方便,滴滴打車也非常方便,出行順暢便捷。廣元是個中等城市,利州區是主城區,人口約60萬。南河在此匯入嘉陵江,又有鐵路過境,因此城區呈多組團分布。我們訂的住處,在市政府機構所在地,較為清靜。巧的是,酒店入住房間對著一間辦婚宴的婚房。同日有兩撥婚宴,真是個喜慶的日子。
下午在酒店稍事休息,傍晚去往萬達廣場覓食,吃牛排烤肉自助餐,還去優衣庫選了兩件衣服。二嘉對T恤圖案有自己的強烈喜好。他挑選了“我的世界”聯名款的“地獄”維度場景的短袖,我無法理解卻也欣然接受。隨后的行程里,這成為小朋友最愛的短袖。

小朋友穿著自己挑選的優衣庫我的世界“地獄”圖案短袖衫在游覽千佛崖。 相欣奕 攝
在廣元,我圈找出幾處目的地,考慮的是在城區且熱天旅行也舒適。劍閣不近且險峻,放棄;昭化古城葭萌關,路途費時,放棄。最近便的,莫過于千佛崖和皇澤寺。考慮到小朋友有一堆零錢想花掉,還打算逛圖騰廣場的夜市。百度發現一處“大華1939”的創意街區,也列為目的地,但后來發現只是黑漆漆一團。
清早打車去往千佛崖,天氣炎熱。千佛崖美不勝收,嘉陵江畔,金牛古道旁的崖壁上,7000多尊佛菩薩或端坐或佇立,靜看大江東去。我們攀爬陡峭狹窄的階梯,認真看每尊可供瞻仰的佛菩薩。年歲對待佛菩薩造像也并非無差別——有的笑容莞爾,眉目栩栩如生;有的則混沌模糊,歸于無相。



千佛崖的佛菩薩造像。 相欣奕 攝
千佛崖景區內一處博物館也頗為可觀,名為“川北地質博物館”。館中有無數寶石,這些寶石隨處擺放,俯身即可撿拾。我懷疑不免有人忍不住撿起一塊帶走。二嘉跑去問管理員,溪水步道中的礦石怎么出售。得到的答復是,太貴了,不出售。但寶石看多了也不過如此。我被墻角堆放的一堆磚瓦所吸引,它們曬著太陽,質樸端莊,每一條紋路都是歲月。隨意堆放的寶石和長條磚,讓我有強烈的“寶山而不自知”的驚嘆。


廣元川北地質博物館,位于千佛崖景區之內,堆放有許多礦石珍寶。 相欣奕 攝

廣元千佛崖景區內一處隨意堆放的長條磚。 相欣奕 攝
千佛崖已帶來巨大震撼,再去皇澤寺就成為畫蛇添足。寺廟供奉的是女皇,講的也是女皇的故事。一個小時,我們就結束游覽。返程時,與司機說起皇澤寺大不如千佛崖。司機卻有不同看法。他說,某年他去皇澤寺燒香,接下來就賺到40萬。他說,幾次洪水高漲,準備炸掉皇澤寺腳下的鐵橋,可正要點火炸橋時,洪水退去——全仗女皇保佑。看得出,這位司機是武則天的鐵粉。他甚至指著江邊,言之鑿鑿說,武則天的母親正是在此洗衣時生的女皇。我問:武則天的父親不是大官嗎,大官夫人還要端著衣服親自到江邊淘洗?司機有點頓住,堅持說:要不是洗衣,就是在江邊游玩。
要是成為空前絕后的名人,許多地方都會努力與之產生聯系,要永永遠遠演繹下去,敘述下去,流傳下去。武則天是千年之前的風云人物。她當然有永垂不朽的雄心——因為她造勢標榜自己是彌勒佛轉世。廣元的皇澤寺里有女皇像——女皇在此仍是女皇。與皇澤寺隔江相對,在千佛崖的崖壁上,女皇已成為彌勒佛。不限于此。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據說也以女皇為原型雕鑿。盧舍那大佛寓意“光明遍照”,與女皇自名“曌”的日月當空呼應。

廣元千佛崖蓮花洞,彌勒佛居中而坐,據說形態樣貌接近武則天真容。在武周時期改鑿而成,寓意武則天是彌勒佛轉世。 相欣奕 攝

廣元皇澤寺內武則天的真容坐像。 相欣奕 攝
女皇追求不朽的愿望,不知是否算是實現了。哪怕在清晨6點西安的出租車上,司機都提到了女皇的小道消息。他說,女皇的陵墓在高鐵施工時被發現了,氣派豪華不下于秦始皇陵,趕緊就地封閉。作為女皇故鄉的廣元,則為她修鳳凰樓,建造寺廟,甚至推行節日——歷史上,廣元民間有“正月二十三,婦女游河灣”的習俗,每年在武則天生日這天都舉行盛大的慶祝紀念活動;1988年,廣元市決定將每年9月1日定為“國際女兒節”,紀念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這個節日深受廣元及毗鄰地區婦女喜愛,因為武則天女皇憑一己之力為故鄉女性掙得了一天假期。

廣元街頭的廣告欄,許多門面出售信息。 相欣奕 攝

在圖騰廣場夜市外圍,夜間路上少有店鋪開門,人和車都不多。圖中可見鳳凰樓燈火通明。 相欣奕 攝
漢中古漢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廣元到漢中,高鐵不到一小時車程。成人票價55元,兒童票價28元。可謂方便快捷。暑期出行,處處炎熱。漢中出站,烈日當空。好在出口正對著一家蜜雪冰城,入內點檸檬水,等待時稍事休息,真是冰涼甜蜜。隨后走幾步到路邊打車去酒店。漢中如此端方氣派,讓久居重慶的我震撼并深深喜愛。酒店厚重豪華,進房間不多久,有服務員端來茶水、熱毛巾和果盤——難以想象,這是價位兩百多的客房。當然,閬中和廣元的酒店都優秀。二嘉表示在西安也要住有浴缸的房間——這是不可能的,西安暑期帶浴缸的酒店必定過千,遠超預算。


在漢中住的酒店客房和早餐,物超所值。 相欣奕 攝
住處與古漢臺相去不遠。傍晚散步朝古漢臺走去。濃陰匝地的一條路,兩側建筑新舊不等,卻非常和諧。路過漢中書城,豪華氣派。路過鹵菜小店,給小朋友買了雞腿啃吃。路過一條老街,走進逛逛。到達古漢臺,就是漢中博物館門口,已閉館,清靜。
次日早晨情景大不同,包括我們在內,許多帶著孩子等預約二維碼顯現的家庭排隊。我跟二嘉等待進入,特別熱。二嘉站在服務窗口外的位置,突然一陣清風——博物館服務處窗口的阿姨看他汗流浹背,從里面給他扇起扇子。啊哈,如果是我大概也要這樣做,誰讓我們都是好心的中年婦女呢。

漢中書城 相欣奕 攝

傍晚已閉館的古漢臺漢中博物館 相欣奕 攝

漢中古漢臺旁一條老街,未經開發,是真實的生活狀態。 相欣奕 攝

在漢中吃了幾餐肉夾饃 相欣奕 攝
我可是太喜歡漢中了。飯食可口,人也可親,入眼的房屋街巷無不可愛。當我真正成為自由的數字游民時,漢中肯定會被列入心儀之地。百度百科上,古漢臺注釋如下:古漢臺位于漢中市中心,楚漢相爭時期建起,面積約8000平方米。由三級臺地構成,臺高7米。劉邦駐漢中發跡而定鼎。故將國號定為漢。他駐過的高臺,就被后人尊稱為古漢臺。當我們終于排隊進入古漢臺,人太多又太熱,只顧尋個涼快些的展廳。奈何每個展廳都沒有空調,只有風扇降溫。


大部分游客是暑假帶孩子出行的家庭,這家人在認真讀漢臺遺址的文字說明。恰可對應張養浩的一句詞: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不知小朋友會不會心生感慨。 相欣奕 攝
漢中博物館古漢臺館區最吸引我的是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以及對褒斜道穿鑿過程的呈現。據百度百科資料:石門是褒斜棧道南端的一段隧道,系東漢永平年間所開,并將隧道開通過程以文字形式刻于山崖之上。石門是世界上人工開鑿的第一座隧道。東漢永平六年(66年)用火焚水激法修成。在中國古代交通史上有重要地位。石門的開通和摩崖先例,激發了過往文人和士民題刻的情懷。在東西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漢魏以來的大量題詠和記事。一條橫跨秦嶺天險、貫通南北的褒斜棧道,一處在世界交通史上享有盛名的石門隧道,一項由漢初丞相蕭何倡修的山河堰水利工程,皆匯集在褒谷。過往的仕官商賈、文人墨客,飽覽勝跡之余,記事詠物,抒懷為文,鐫刻于石門內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絕,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石門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在展,褒斜道繪畫詩詞及三維模型在側,深覺震撼和嘆服。蜀道難,但不如蜀道穿鑿施工難。修建褒斜道的人早已湮滅于歷史煙塵之中,在褒斜道上留下詩詞歌賦的文人卻有幸留名。



漢中博物館古漢臺館區石門十三品展廳展品 相欣奕 攝
因為漢中大暴雨,我們放棄了參觀點將臺。漢高祖劉邦是西漢開國皇帝。但我家小朋友偏愛韓信。離開古漢臺時,他按慣例購買一個紀念幣。有幾種選擇,小朋友毫不猶豫選擇了韓信頭像的紀念幣,而非漢高祖劉邦。

小朋友購買的景區紀念幣。在古漢臺他選擇的是韓信將軍頭像的紀念幣,而非漢高祖劉邦。 相欣奕 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