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天到底能吃幾個雞蛋?土雞蛋真的更有營養嗎?
土雞也被稱為柴雞、笨雞、走地雞,而洋雞也被稱為籠養雞。柴雞嚴格來講并不是一個品種,而是我國地方品種的統稱,特點是適應性強,適合散養,雞蛋品質優良,缺點是產蛋率低。而洋雞是指外國引進的育成品種雞,洋雞的優點是產蛋率高、遺傳疾病少,缺點是雞蛋品質較差。
相應地,它們下的蛋也就被稱為土雞蛋、柴雞蛋、笨雞蛋、走地雞蛋、洋雞蛋、籠養雞蛋。
關于土雞蛋的定義,并無統一的標準,約定俗成的認識應該包括三個基本概念,一是地方品種雞生產,二是自由放養,三是飼喂五谷雜糧、野草、昆蟲等,不飼喂含有添加劑的飼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土雞蛋更有營養嗎?
品種、養殖方式和生長期,對于雞肉和雞蛋的組成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土雞和土雞蛋本身并沒有一致的標準,也就很難進行可靠的比較。即使對土雞蛋和籠養雞蛋進行成分分析,雖然總能發現它們在某些指標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是,這種差異在不同的土雞蛋之間可能出現,在不同的籠養雞蛋之間也可能出現,并不足以用來判斷哪一種的“營養更好”。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土雞蛋和籠養雞蛋的檢測數據顯示:相比籠養雞蛋,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的含量略高一些,而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2、煙酸、硒等含量略低,其他營養素差別不是很大。
也就是說,土雞蛋和籠養雞蛋在整體營養上沒有顯著差異。
2.土雞蛋更安全嗎?
許多人認為,籠養雞在養殖中往往要使用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所以不如土雞蛋安全,這真的是天大的誤解。其實現代化養殖場對飼養環境、疫病防治和飼料衛生的要求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控制,籠養雞所用的雞飼料都是經過科學配比的,營養更全面均衡。而土雞由于是散養,各項指標不可控(包括吃食、飲水、生活環境),如果是沒有污染的山林還好,如果是農田附近、甚至工業污染源附近,那么雞蛋內重金屬、藥殘等難以控制,有毒物質或有害微生物含量可能更高,風險性較大。
3.蛋殼的顏色是否越深越好
蛋殼的顏色來自于雞蛋在母雞生殖道內的最后一個加工過程——子宮上皮分泌的色素均勻涂抹在白底的蛋殼上,如卵卟啉提供褐色,膽綠素提供綠色。具體分泌什么色素首先取決于母雞的基因型,它受常染色體上兩個基因位點控制;其次與母雞的飲食、健康等后天因素有關,個體差異也不小。可以確定的是,單憑殼色不能確定是否土雞所生。
由于蛋黃、蛋白形成于蛋殼之前,因此蛋殼顏色無法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成分。但它們可以同時受到母雞基因型和個體素質的影響,因此對于不同色系的蛋,其蛋重、組分可能會有所差異;對同一色系的蛋來說,也可能有一些雞蛋會出現蛋殼顏色較淺,蛋白也較少的現象。
不管是“籠養雞蛋”還是“土雞蛋”,最關鍵的是產品要安全健康,規范生產,合法宣傳,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選擇知名品牌生產的雞蛋。

4.雞蛋的適用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后病后調養;適宜嬰幼兒發育期補養。
2、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
3、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只,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4、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攝入5個左右雞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
5.如何挑選雞蛋
一看 :可用日光透射用左手握成圓形,右手將蛋放在圓形末端,對著日光透射,新鮮的雞蛋呈微紅色,半透明狀態,蛋黃輪廓清晰;如果昏暗不透明或有污斑,說明雞蛋已經變質。觀察蛋殼蛋殼上附著一層霜狀粉末,蛋殼顏色鮮明,氣孔明顯的是鮮蛋;陳蛋正好與此相反,并有油膩。
二搖:可用手輕搖無聲的是鮮蛋,有水聲的是陳蛋。
三試:可用冷水試如果蛋平躺在水里,說明很新鮮;如果它傾斜在水中,它至少已存放3-5天了;如果它筆直立在水中,可能存放10天之久,如果它浮在水面上,這種蛋有可能已經變質,建議不要購買。
END
編輯 / 肉叔
圖源 / pixabay
本文由食研所原創
中國肉類協會出品
加入食研所美食健康群(roushu2019)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