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振華:全球多地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氣候變化已變成現實危機

解振華 視覺中國 圖
8月28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2023年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年會開幕式致辭時說,全球多地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氣候變化已經變成現實的危機,各國都面臨著如何統籌當前的安全穩定增長和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很欣慰地看到,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之上,堅持長期的能源轉型,保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定力才是大勢所趨。
在氣候變化領域,已有148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覆蓋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2%的GDP和89%的人口。解振華說,我們已經選擇了正確的未來發展方向,要采取切實的轉型創新的行動,加強全球的合作,世界的未來才有希望。
解振華指出,有效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全球合作和落實行動。當前全球氣候治理已經從規則的制定轉向落實行動,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正在發生。分析很多國家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實際上大家的路徑大同小異,相關技術、產業、貿易、金融標準等客觀上存在著競爭,希望這種競爭應該是健康的良性的競爭。
距離COP28氣候大會還有90多天的時間,解振華提出,各方需繼續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的精神原則和要求,求同存異,相向而行,采取積極的建設性的態度,才能夠確保靠法律化取得成功。
解振華還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重大的國家戰略,納入了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建立了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8.4%,也就是說我們已經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的目標。”解振華說,中國的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當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2年的56.2%,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2012年的9.7%上升到2022年的17.5%。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6月,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地超過了煤電,約占中國總裝機的48.8%。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