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詩中有話|歐陽修:《生查子·元夕》的創作故事
公元1036年,大宋景祐三年,上元節。宋都汴梁大開宵禁,燈街花市,雕車滿路。
歐陽修正在花園石亭內望著夜色入神,司閽來報,范公來訪。
師友來訪,不可怠慢,歐陽修趕忙向前屋走去。見面禮畢,歐陽修問到:“范公元夕夜來訪,可是有何公事?”“你還知今夜元夕,我以為你只知公事。街上好不熱鬧,快隨我一同前去游賞,莫再推辭?!狈豆H邀,歐陽修只好應允。
賞玩許久,歐陽修實感困乏。眼前剛巧一間茶舍,于是向范公告辭,欲到茶舍休憩一番。范公也知歐陽修的心結,剛剛許多簡單的燈謎,歐陽修都答非所問,可見其心不在焉,也不再強求,約好半個時辰后前來同坐飲茗,禮畢別過。
進門上樓,窗前落座。品茗間隙,歐陽修對窗外閑看,忽見街角河邊,好生熟悉。原來是去年此時和夫人相依,共賞花燈之處,柳梢上依舊是去年那輪圓月,樹下卻空無一人。不然,樹下好像有人。歐陽修定睛一看,原來有一年輕女子在倚樹啜泣,時不時的還用衫袖拭淚。歐陽修暗想:今日團圓之夜,花燈如晝,那女子為何這般傷心,我去上前一問,若可相助,也算善事。于是,吩咐隨人前去關切。
少頃,隨人回報,原來那女子眼見滿街有情人同游,思念自己遠出而未歸的情郎,回憶起去年此時兩人相約同游之景,不禁愁上心頭,獨自躲在柳樹后拭淚。答人言畢,一股熱流涌上歐陽修眉下,半晌未有答語。原來那女子之情思觸及了歐陽修心中的往事。
公元1035年,大宋景祐二年,上元節,歐陽修與夫人胥氏同游花街。
那時的歐陽修剛外調回京不久,還沉浸在初登廟堂的喜悅之中,準備大有作為。再加上紅顏相伴,正值春風得意之時。兩人同觀花燈,共賞繁花,協力猜解燈謎,郎才女貌,羨煞旁人??烧l曾想,未了幾日,那胥氏卻紅顏薄命,病逝家中。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歐陽修茶飯無思,直到現在依舊不可自拔,要不是范公相邀,他斷不會來游這上元佳節,但也不會遇見這同病相憐之人。
歐陽修不禁想到:這女子之遭遇像極了自己,不過她還是有機會和情人再相聚的,而自己......白樂天失意時遇失意琵琶女,我失意時見這失意相思人,真應了白樂天詩中所言:“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蔽也蝗绶掳讟诽焖鶠椋矠檫@女子贈詩一首,“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生查子》?!币员硐嘀?,也算是一件美事。
想到此,一串煙火聲驚醒了呆思中的歐陽修?;剡^神來,吩咐隨人向店家借來筆墨,在紙上書下一首《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隨后,命隨人前去贈予那女子。歐陽修倚在窗邊,向柳樹下望去。片刻,隨人回答,那女子看后甚慰,也欲仿白樂天《琵琶行》中所寫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敝?,回詩一首,以表謝意。沒得筆墨,只好代為轉述: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攜妻同樂游。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
聽罷,歐陽修久立無言,再看樹下,那女子已然離去。
“永叔啊,我來晚啦,街上人實在太多了。來,你我同坐暢談?!痹瓉硎欠豆珌砹?。歐陽修答道:“無妨,無妨。走,你我同去家中,共品美酒?!闭f罷,揚長而去。范公雖不知發生了何事,但看到歐陽修恢復了往日快意的性情,由衷的感到欣慰?!翱磥砦医兴麃硗问墙袑α??!狈豆南??!暗鹊任野?,照顧下老年人的腿腳?!狈豆f罷,向前追去。
此時的窗外,獨有那花市的燈依舊如晝,柳上的月依然如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