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居民不知如何給老舊小區裝電梯,上海這個街道提供陪伴式輔導
老舊小區想要加裝電梯,居民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始建于1951年的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是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老齡化程度高,居民加裝電梯的需求日益高漲。雖然加裝電梯工程的審批流程已經從蓋46個章精簡為15個,但對部分普通居民來說,工程啟動前要做哪些工作仍然一無所知,這也并非由單一部門可以解答。
如何讓這一工程做起來更為便利,審批流程更為高效?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專門成立了一個“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辦公室采用“職能部門指導+社會組織輔導”的機制,為居民自治加裝電梯提供政策解釋、流程指導等,還協助居民辦理相關手續,為居民提供陪伴式輔導。

加裝電梯主要靠居民自治,具體操作仍存難點
曹楊新村是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老齡化程度高,截至2018年6月,曹楊新村街道60歲以上戶籍比重高達39.44%,超過上海平均老齡化水平33.2%。
社區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使得多層樓房加裝電梯成為了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需求之一。統計顯示,曹楊新村街道轄區62個小區中,有36個老舊住宅小區,在26個商品房小區中也有7個小區包含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需求在曹楊街道顯得尤為突出。
然而,曹楊街道相關人士方面指出,因為加裝電梯主要靠居民自治,盡管全市在早在兩年前就形成了統一的政策和流程,但具體操作層面也需要根據小區情況等求同存異。
花溪園居民區美源公寓是曹楊新村街道最早一批簽約加裝電梯工作的小區。早在2016年8月,咨詢加裝電梯意向的工作就已經開始,到2017年1月,3棟樓居民完成簽約工作,2017年11月正式開工。
美源公寓業委會主任王萍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加裝電梯工作看起來很美好,但對于沒有做過這一塊工作的居民來說,操作起來也是一件難事,“加裝電梯靠居民自治小組,但單靠居民自治力量根本不夠,我們要跑很多個部門咨詢政策和流程,準備相應的材料,還要跟一些居民溝通協調,畢竟加裝電梯總會影響部分居民家中或者走道的采光等,而對于底層用戶來說也有不同意見,加裝過程中,還可能涉及到設計方案的修改,需要再走一遍‘流程’,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源公寓加裝電梯的消息傳開后,引發了連鎖反應。曹楊新村街道陸續有3個小區提出了加裝電梯的意愿,老百姓的咨詢增多了,對政府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定期召開溝通會議,提供陪伴式輔導
隨著加裝電梯的呼聲逐漸強烈,曹楊新村街道推出加裝電梯指南,并設立專門的指導辦公室。
《曹楊新村街道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指南》對于整個安裝工作流程、歷年政策文件等諸多政策和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同時還提供市區加裝電梯相關部門聯系方式等,以及電梯投資與運行、維保等費用問題。

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設立在花溪路88號的曹楊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辦公室的設立,采用“職能部門指導+社會組織輔導”的“雙導”機制,職能部門包含街道自治辦、管理辦、房辦等牽頭部門,也包含黨群辦、平安辦、宣傳辦等協同部門,可以為居民自治加裝電梯提供政策解釋、流程指導等,還協助居民辦理相關手續,確保加裝電梯工程的推進與順利完工。
美源公寓成為指導辦公室成立后首個受益的小區。王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在加裝電梯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在挖地下管道時,不小心碰到了電纜,為了繞開電纜,不得不中途變更方案,不僅耽誤了工期,還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而加裝電梯辦公室成立后,召開多次協調會議,“每次都有設計師、建造師等專業人士出席和指導,基本是一周開一次會議,全程會議我們都會記錄下來,而在加裝電梯過程中,有些樓層采取玻璃外觀的電梯,有些則是鋁塑,也是經過專業人士的指導,而對于費用的分攤也需要指導和協商?!?/p>
曹楊新村街道相關人士指出:指導辦公室成立,街道也會協助業主與加裝公司進行對接,在整個加裝項目中給予的是陪伴式輔導,首先是為有加梯需求的居民搭建自治協商、經驗分享的溝通平臺,健全“征詢會、聽證會、懇談會、協調會、和議會、評議會”為主體的“3+3”居民協商會議制度。
同時,加裝電梯指導辦公室還負責相關政策的解釋,并與區相關委辦局協調溝通,優化居民辦理的程序,在居民發生糾紛矛盾時,他們也將協助調解。
目前,曹楊街道已經有四個小區正在加裝電梯過程中,共計7部電梯。除了美源公寓的3部電梯外,還有南梅園居民區蘭苑小區的2部電梯,以及北梅園居民區梅嶺北路23-25號小區內的2部電梯,此外,桂巷新村小區39號樓也剛完成簽約工作,預計在今年年底開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