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巡視“風暴”下的湖南汝城:天價廣場引爭議,整改之風勁吹
乘車從湖南郴州市汝城北收費站下高速,一座北宋思想家周敦頤的雕塑屹立在不遠處,周敦頤在汝城任縣令期間,寫下了千古名篇《愛蓮說》,而這個位于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的國家級貧困縣,也因為一座用天價修建的“愛蓮廣場”而深陷輿論漩渦。
今年8月5日,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稱,2月至5月,湖南省委第四巡視組對郴州市及其下轄汝城縣、桂東縣開展了常規巡視。汝城為了所謂的政績,罔顧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實際,不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反而大規模舉債修建大批“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負債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
“闊面子”被巡視利劍刺破后,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上,汝城又多次作為反面案例被點名。其中,“4800余萬修建廣場”的消息經網絡傳播后,令輿論嘩然。
汝城新老城區面貌差別明顯,老城區道路多狹窄,熱鬧卻擁擠,近十年大興修建的新城區道路雖明亮寬闊,卻由于入住率不高,看上去人煙稀少。
“這次巡視整改對大家的觸動很大,我們希望通過抓好巡視整改,抓好脫貧攻堅,以現實的效果及時回饋報道,縣委、縣政府有這個決心。” 汝城縣委一名相關負責人日前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說。

“出名”
近日,在百度貼吧里,一篇題為《汝城縣真的要出名了》的帖子被“汝城貼吧”的管理員置頂。只要有意在貼吧里搜索“汝城”,就能最先看到這篇貼子。
該貼是由一名網友發布,內容是一則關于汝城縣的視頻新聞,新聞標題為《國家級貧困縣4800萬元修廣場,村民靠煤油燈照明》,引起網絡社區里的一些當地網民關注和討論。
這則視頻新聞即源于前文所述的《中國紀檢監察報》的報道。報道發布后數日,李俊所在小區的居民微信群里頻繁彈出消息,不斷有人把相關新聞報道轉發到群里。這個微信群是小區的居民自發組建的,原本是用來維系鄰里關系,解決生活問題,現在已經成為李俊獲取當地新聞的重要途徑之一。
顯然,報道在汝城當地引起了極大反響,其中,最被輿論熱議的“形象工程”就是花費4800余萬元修筑的愛蓮廣場。

工作日午后的愛蓮廣場,人跡罕至。在廣場偏東的位置,8根圖騰石柱屹立于此。與廣場僅隔一條馬路的是汝城縣委、縣政府的辦公樓。辦公樓前,數棵粗壯高大的銀杏樹格外醒目,一兩人合力都難以將一棵樹的樹干圍抱。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尚未脫貧摘帽的汝城縣舉債修建的愛蓮廣場花了4800余萬元,僅6株銀杏樹就花了285萬元,8根圖騰石柱花了120萬元。

“我家就在那兒,那個最高的吊塔旁邊的一棟。”李俊站在愛蓮廣場上朝東北方向指去,那片小區仍有幾棟樓還在建設,據他介紹,小區整體入住率并不高,汝城新城相應的生活配套設施也尚未完備,他連日常買菜、購物還得開車往老城區跑。
澎湃新聞多方了解到,愛蓮廣場修建于2008年,銀杏樹也是建廣場時栽種的。以該廣場的修建為起點,汝城新區的建設已十年有余,但廣場附近仍有很多樓房的內部空空如也,隨處可見在建樓盤的吊塔,而有的項目工程已經停滯數月。

官方通報顯示,汝城縣長期以來沒有考慮可用財力的實際,盲目舉債,負債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中國紀檢監察報》上述報道稱,“汝城縣委、縣政府長期以來沒有考慮可用財力的實際,盲目舉債,致使2015年至2017年綜合債務率分別為274%、285.74%、336%,逐年攀升,負債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2008年以來,該縣修建廣場公園11個、市政道路項目26個,違規修建辦公樓10棟,幾乎一半的錢都用在大搞城市開發和城市建設,而培植財源、促進產業發展方面還不到6%!”為此,汝城縣已停建項目20個、暫緩項目9個、調減投資規模項目48個、撤銷項目2個,壓減投資金額21.15億元。
一個為縣城人民的生活增光添彩的地標廣場被媒體定義為貧困縣的“闊面子”,這讓家住汝城縣黎明村的吳偉感到五味雜陳。
吳偉告訴澎湃新聞,“愛蓮廣場本身還是很有用的,以前雖然不清楚修廣場花了多少錢,但我們村里的人有時候都會去那里游玩,一個星期總會去幾次,一到周末,廣場上總會有很多人。”
但得知天價的工程費后,他坦言,花幾百萬種銀杏樹沒有必要,柱子上的圖騰也沒有實際用處,花錢太多就真的沒必要了。

等待
9月初,連續數日突如其來的雷雨天讓吳偉煩心,因為一下大雨,自來水管里流出的水總是夾雜著黃泥。
“要用水就要拿桶先沉淀一下,自來水廠處理過,但總是處理不好。”為客人準備飯菜需要用到的水,日常生活要用的水,吳偉都是在水管前拿桶先接著,等待雜質自然沉淀后,再舀面上的水用。
澎湃新聞注意到,汝城縣的自來水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當地的民生痛點。《中國紀檢監察報》以此舉例時直指,“與政府高舉債大搞形象工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些基本民生問題,卻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長期得不到重視和解決。”
報道稱,本屬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汝城縣自來水廠,在2002年被民營企業絕對控股收購。老百姓反映,2016年以來,自來水管網年久失修,爆管停水、喝“黃泥巴水”是常態。2016年春節期間停水3天,2017年春節期間停水2天,群眾怨聲載道。
為此,該縣啟動了自來水公司改制工作,推進老城區管網改造和桂枝嶺水廠改擴建工程。
9月12日,汝城縣自來水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舊城區管網(文化路段)改造施工,供水管道出現斷裂,需停水搶修。顯然,汝城的用水問題還需時日化解。
而同樣被連日的雷雨天攪亂生活的還有家住汝城縣暖水鎮乾塘村的劉梅。
劉梅的丈夫前幾年在外打工時因一次意外事故傷了手指,落下了殘疾,現在除了能做一些用肩膀挑的活之外,已經干不了別的重活。劉梅的公婆年紀也大了,公公更是在一次做農活的過程中弄傷了腿,也落下了殘疾。
這樣一來,兩家人的勞作都壓在了一個女人身上。
“我幾乎一整天都要在山上采茶、種樹,兩家人的農作物都需要我去看著。”為此,劉梅也放棄在外打工相對豐厚的收入,重新被禁錮在了老家的田地里。
“趁著還年輕,能多做一點是一點。”對于回鄉,劉梅雖有無奈,但為了家庭也感到付出是值得的。只是對她來說,公婆家的房子漏雨,才是她多年的心病。
9月5日下午,汝城縣暴雨,劉梅公婆家的房子再次成為“水簾洞”,加上地勢低洼,雨水順流而下灌進屋里,導致屋內的積水都越過了腳脖子。房屋漏雨的問題,劉梅向村干部反映了多年,卻一直未得到解決。

劉梅的婆婆最近一次在村里開會時又提及了她家房屋漏雨的問題。據她介紹,此后,村干部到家里也來看了看,拍了照片,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比如砌磚抬高地板高度、在家里搭鐵皮棚子等,村干部已經承諾將給劉梅公婆家數千元的補貼,用于修繕房屋。
汝城縣暖水鎮鎮長楊渤9月13日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已經迅速安排下去,進一步調查乾塘村的房屋問題,如果屬實將會及時整改到位,杜絕類似情況再發生。
9月14日上午,楊渤親自到乾塘村排查情況,查明確有兩戶房屋漏雨,其中一家住著老人,已經納入危房改造范圍,另一戶房屋雖達不到危改的標準,但確實存在漏雨的情況,他們將想辦法去解決。

失信
吳偉和愛人在黎明村村口盤了個門店做著小本生意。由于離高速收費站不遠,來往車輛頻繁,一到中午,本就不大的店里還能坐滿在此路過休憩的旅客。
吳偉的孩子和許多農村青年一樣,去外地打工了。除了看店,吳偉還要看護寶貝孫女。據他介紹,村子前的馬路越修越寬,小店一個月的純利潤能有1000多塊錢,生活雖算不上富裕,但總是“過得去”。

汝城縣黎明村村前馬路嶄新且寬闊。
然而,一起“雁過拔毛”式的腐敗打破了村里原本寧靜的生活。
據吳偉介紹,黎明村一些農戶的田地之前集體承包給他人種西瓜,本來每家每戶應該得到一畝地650元的租金,但拿到手的卻只有400元。
澎湃新聞了解到,湖南省委第四巡視組在汝城縣開展巡視工作時,收到一起群眾關于該縣土橋鎮黎明村流轉土地存在貓膩的信訪件。信訪材料稱,村民在一起土地流轉中,被村主任等人設置的“陰陽合同”給坑了。
“大家的土地是第一次由村里集體組織成片流轉,每一畝地少給了每人200多元的租金,村里人肯定怨聲載道啊。”吳偉表示,要不是有人知道內幕,他都一直被蒙在鼓里。
官方查明,黎明村主任何鬧倫、村一組組長曾勝、二組組長曾洪亮等人,與大坪鎮村民宋金林等人暗箱操作,先從村民手中,以每年每畝400元的價格流轉出158.7畝土地,在不告知群眾的情況下,又以每年每畝650元的價格,轉包給某農業大戶。扣除勞務測量等開支,宋金林分得32200元,何鬧倫分得1000元,曾勝、曾洪亮分得2000元。
最終,村主任何鬧倫被進行黨紀立案,汝城縣紀委及時追繳違規資金40135元,并及時清退給126戶農戶。
然而,吳偉對于何鬧倫等人仍在村里當干部表示疑慮,他坦言,對涉事村干部失去的信任一時難找回。
重塑
汝城縣委原書記方南玲因涉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并在政治生態、政府債務、脫貧攻堅等問題上負有責任,2018年5月初,湖南省委給予其免職處理。
方南玲被免后,原任桂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的黃四平成為汝城縣委書記的繼任者。黃四平曾表示,全力支持配合省委巡視組工作,對巡視發現的問題照單全收、立行立改,以整改實效彰顯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另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郴州市、汝城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根據巡視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嚴肅查處了汝城縣3名黨政主要負責人、17名科級干部;34名縣處級領導干部清退了收受的紅包禮金,涉及資金達479萬余元。
一系列整改的具體措施也正在汝城逐步推進。
據汝城縣人民政府官網9月12日發布的消息,汝城縣以巡視整改為契機打響脫貧“決勝戰”,該縣共查出涉及貧困戶收入、住房、基礎設施建設、群眾滿意度等四類問題4000余個,清退識別不準對象4553人,新納入貧困人口667人。
值得注意的是,為完善汝城縣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資金管理,防范政府債務風險,8月30日,汝城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關于修改<汝城縣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
該決定在第七章“監督管理”部分增加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各單位責任條款,明確嚴格實行負債建設責任追究。對違反規定負債建設的行為按照 “誰審批、誰經辦、誰擔責”的原則實行責任追究。
汝城縣委一名相關負責人日前告訴澎湃新聞,巡視整改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還在做整改的掃尾工作,巡視整改驗收匯報材料馬上就會遞交到省巡視辦。
他介紹說,省一級的巡視領導小組確認巡視結果以后,會給兩個月的整改時間,兩個月之后巡視組還要回過頭來進行巡視整改驗收,根據整改要求,他們會對汝城整改的各個方面進行督查,進行反饋,根據督查的情況得出結論,評估巡視整改有沒有達到上級要求。
“這次巡視整改對大家的觸動很大,特別是其中所體現的政治嚴厲性,對大家的觸動最大。”他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抓好巡視整改,抓好脫貧攻堅,以現實的效果及時回饋報道,縣委、縣政府有這個決心。”
如今,汝城縣官方在回應民眾關切上正在提速,一副嶄新的汝城形象也正在重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楊渤切身感受到巡視整改帶來的影響。“巡視整改是件好事,一方面是對歷史負責,對個人負責,另一方面規范了我們的行為,在制度的軌道上辦事。”他說。
汝城縣委一名相關負責人透露,中紀委機關報的報道發布后,國務院扶貧辦派來了一個七人的專項檢查組,對報道里的內容全部進行了核查,并調取資料,與湖南省紀委進行了對接,扶貧辦希望汝城按照原計劃保質保量完成脫貧攻堅。
據紅網報道,5月16日下午,湖南省2018年脫貧摘帽縣脫貧攻堅工作調度推進會在長沙舉行,會議透露,汝城縣已經和其他17個縣市區一同被列入湖南省今年計劃脫貧摘帽的地區。
“違規操辦喜宴,汝城縣2人被處分”“汝城集中約談民生資金問題責任人”……李俊的微信群里每天依舊有人在轉發著這些訊息,他們是處在整改“風暴”中心的每個普通人,更是觀察員和見證者。
省委巡視組走后的汝城縣,依舊可見顏色鮮紅的巡察公告,它們分落在政府辦公樓、酒店等多個場所,時刻提醒著當地人,信訪通道仍暢通,整改之風仍在吹。
(文中吳偉、李俊、劉梅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