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世界大象日對話圓滿開展,嘉賓共話“讓自然保護與綠色發展協同增效”
【中國綠發會訊】8月11日,2023年世界大象日對話活動(World Elephant Day Dialogue)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讓自然保護與綠色發展協同增效”(Elephantine Challenge: Converging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本次活動設有三大環節,眾多專家相聚于云端,交流經驗與觀點。

現將精彩內容整理發布,供讀者參考:
1. 會議由熱帶野外生物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者,猿類聯盟主席伊恩·雷蒙德(Ian Redmond)先生主持,他表示:關于人類和大象如何和平相處,我們想傳遞的信息的是,大象對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其堅實的基石之一,它對森林生態系統尤其重要,許多物種依賴大象的守護,但其棲息地被人類侵占,為了尋找食物,造成了與人類的沖突。今天參與活動的許多嘉賓都是保護大象領域的專家,為大象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期待與會嘉賓們精彩的見解。

2. 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前秘書長、大象保護倡議基金會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坎倫(John Scanlon)先生帶來了一部影片,并分享了在非洲和亞洲的大象活動范圍內,正在導致人象沖突的增加的問題,包括:人口增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經濟發展(包括農業、基礎設施和定居點)以及氣候變化。他強調了把自然保護和綠色發展這兩個目標結合起來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并不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挑戰。

3.行動亞洲創辦人暨執行長蘇佩芬認為,保護大象需要意識、認知和觀念的改變,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若從大象遷移導致的人象沖突、大量保育資源投入和生物多樣性失衡現象來探究根本改善方案,則是務必保護象群的棲息地。如何培養保護野生動物和維護棲息地的意識、認知和觀念,當務之急,便是停止野生動物的圈養和娛樂表演,這是公眾教育中最容易有感知與理解的實際行動,同時也需要從系統教育落手,帶來一代一代的改變。而在本土的保育之外,也呼吁停止持續增長的野生動物貿易。并強調要達成所有正面成果,需要各界一起協同增效。

4.印度TERRE政策中心主席拉杰德拉·山地(Rajendra Madhavrao Shende)談到,在印度,有關于大象的神。大象可以幫助人類進行災難管理,它們非常聰明且能力出眾。關于保護大象的解決方案不應該局限于某個方面或某個地域,不應該對此設限,而應該形成數字網絡,去更多地研究大象的行為,并因此進一步加深對它們的理解。每個人都應參與到保護大象中來,每只大象都應受到保護。

5.華大基因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院士做了精彩的開幕致辭,他表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大象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做出貢獻。通過支持致力于大象保護的組織,加強傳播,進一步提升對它們所面臨問題的認識,并倡導制定更強有力的法律來反對偷獵和棲息地破壞,我們可以有所作為。讓我們承諾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可持續的做法,減少碳足跡。”

6.大象保護倡議基金會項目發展主任格里塔·羅麗(Greta Iori)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其主題為“非洲的人象沖突 —— 社會正義與保護”(Human-Elephant Conflict in Africa- social justice and conservation)。首先,她感謝中國生物多樣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在世界大象日提供了這么一個契機,將大家云聚集在一起,一起關注大象這一瀕危物種。在非洲,大象對生態系統非常重要。但是,今天由于人類活動,特別農業,大象的棲息地與人類活動范圍重疊,必然帶來人象沖突的問題。人類的發展遇上氣候變化等諸多問題,讓大象保護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她呼吁關注當地社區,采用更為靈活的保護策略,大家合力找出解決方案,解決人象沖突的問題。最后,她提出,亞洲和非洲人們可以相互支持來保護大象,并及時共享保護方面的知識。

7.斯里蘭卡的“生而自由”基金會曼諾里·古納瓦德娜(Manori Gunarwadena)介紹了斯里蘭卡的大象分布情況,她指出我們需要在大象和人類的相處中找到平衡。人類和大象要分享居住環境,大象非常具有學習能力,它們完全能夠學會如何與人類和平相處。但現在,人類與大象之間有一條無形的界限,使人象沖突更加嚴重,人類的許多活動如噪音、光線、無人機對大象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干擾。在斯里蘭卡,在人類和大象共處的環境中,我們有訓練大象的實踐,人類和大象可以互相幫助。

8.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胡麗詩(Alice Hughes)分享了“旗艦與傘種——我們如何做得更好?”。她表示旗艦物種可以帶來巨額資金,但需要建立機制,以確保這些資金有利于整個生態系統。以棲息地為基礎的方法、恢復和保護對整個生態系統都有好處,可以使其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監測投資。

9.非洲土壤解決方案創始人執行主任埃布里馬·賈拉(Ebrima JARRA)向大家分享了一個悲傷的故事:岡比亞是非洲大陸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但是今天,這個原本有大象繁衍生息的國家已經沒有存活的大象了。由于人類的狩獵、屠殺、非法貿易和農業擴張諸多原因,大象在岡比亞滅絕了。但是,岡比亞依然積極加入保護大象的隊伍,為打擊非法象牙貿易和過境岡比亞的象牙非法貿易做出貢獻。

10.安第斯路科學技術組織(ARCST)主席馬爾克·安東尼奧·卡貝羅·薩巴垃加(Marco Antonio Cabero Zabalaga)表示基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例如衛星技術、無人機、動物傳感器、聲學傳感器。這些在研究中可以連接到網絡的數字技術,可以讓研究人員從非洲和亞洲不同地區獲得信息,了解所有可能遠離我們的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所以衛星技術也能幫助我們追蹤并幫助我們,了解某些動物種群的情況。希望綠色技術在未來可以成為保護大象和地球上各種生命的一種探索和方式。

12. 國際電影人Karla Munguía飽含深情地分享了遠赴萬里之外的非洲大陸,與非洲野生大象的“親密接觸”的諸多經歷,點點滴滴,構成了她和大象的傳奇。她感動于大象這一美麗的物種以及它的社交和行為模式。最后,她呼吁:保護大象不僅是一代人的事,需要代際傳承。

13.英中電影合作研發中心創始人及總監陳曉雯以電影人的視角分享了大象保護的策略,并向與會者展示了2021年世界大象日位于昆明地鐵站的動畫。呼吁大家參與到大象的保護行動中來。

讓我們珍惜我們的大象朋友,共享我們的美麗地球。
【直播回放】
百家號:
微博:
https://m.weibo.cn/status/4932498469422379?s_channel=4&s_trans=5327744144_4932498469422379
文/YJ 審/Daisy 編/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