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桶油多方“求氣”冬季保供,業內人士稱氣荒將有望極大緩解
9月10日,西氣東輸三線中衛互聯互通工程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工藝管線鋪設工作,站場將新增3臺20兆瓦電驅壓縮機組,為今冬明春即將到來的冬季用氣高峰“保駕護航”,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而投產時間從原定的12月底提前到11月20日,讓一切顯得緊張起來。
這是隨著采暖季漸近,天然氣冬季保供戰全面提速沖刺的一個縮影。今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多方“求氣”,國內外供應大幅增加。同時,國家層面首提強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當前一批重點項目正在趕工。業內人士判斷,今冬天然氣供需或仍存缺口,但在一系列備戰下,“氣荒”將有望極大緩解。
去年入冬后,我國部分省份天然氣供應緊張,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斷氣現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今年以來,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在較快增長,前7月表觀消費量15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
近日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等部門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8》稱,2018年,中國天然氣預計表觀消費量在2710億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氣),同比增13.5%。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官方通知預計的天然氣需求量為28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供應量為25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缺口在240億立方米。中信建投羅婷團隊則判斷,2018年全年天然氣供給存在約150億立方米左右缺口。
要避免今冬重演去年的“氣荒”一幕,首先是從供應端“下功夫”。9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要任務就是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要求各油氣企業全面增加國內勘探開發資金和工作量投入,確保完成國家規劃部署的各項目標任務,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
據了解,近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繼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其中,中石化審議通過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行動計劃,今冬多個氣田都將增供氣量。中石油表示天然氣開發抓好主力氣區重點產能項目,加快新區建產節奏,提高老區穩產能力,推進頁巖氣效益規模綠色開發。其中,截至目前,西南油氣田公司已編制完成今冬明春保供方案,通過措施增氣近21億立方米。
同時,意見首次提出,建立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39%,今年上半年已達到43.4%。
9月10日,西氣東輸三線中衛互聯互通工程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工藝管線鋪設工作,站場將新增3臺20兆瓦電驅壓縮機組,為今冬明春即將到來的冬季用氣高峰“保駕護航”,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5%,而投產時間從原定的12月底提前到11月20日,讓一切顯得緊張起來。
這是隨著采暖季漸近,天然氣冬季保供戰全面提速沖刺的一個縮影。今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多方“求氣”,國內外供應大幅增加。同時,國家層面首提強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當前一批重點項目正在趕工。業內人士判斷,今冬天然氣供需或仍存缺口,但在一系列備戰下,“氣荒”將有望極大緩解。
去年入冬后,我國部分省份天然氣供應緊張,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斷氣現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今年以來,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在較快增長,前7月表觀消費量15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
近日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等部門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8》稱,2018年,中國天然氣預計表觀消費量在2710億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氣),同比增13.5%。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官方通知預計的天然氣需求量為28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供應量為25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缺口在240億立方米。中信建投羅婷團隊則判斷,2018年全年天然氣供給存在約150億立方米左右缺口。
要避免今冬重演去年的“氣荒”一幕,首先是從供應端“下功夫”。9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要任務就是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要求各油氣企業全面增加國內勘探開發資金和工作量投入,確保完成國家規劃部署的各項目標任務,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
據了解,近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繼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其中,中石化審議通過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行動計劃,今冬多個氣田都將增供氣量。中石油表示天然氣開發抓好主力氣區重點產能項目,加快新區建產節奏,提高老區穩產能力,推進頁巖氣效益規模綠色開發。其中,截至目前,西南油氣田公司已編制完成今冬明春保供方案,通過措施增氣近21億立方米。
同時,意見首次提出,建立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39%,今年上半年已達到43.4%。
(原標題:三桶油多方“求氣” 冬季保供沖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