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昏戀騙局:美國的孤獨老人被愛情騙子盯上了?
人到老年,還是逃不了愛情的騙子,而且是騙錢的那種。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2020年,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遭遇戀情騙局的受騙金額達1.39億美元(約人民幣10.13億元),高于前一年的8400萬美元(約人民幣6.13億元)。
戀情欺詐已成為針對美國老年人的欺詐行為中的一大主要類型,在諸多警示案例中,年初在紐約公布的一份聯邦起訴書顯示,有一名二戰(zhàn)大屠殺幸存者被騙走了近300萬美元(約人民幣2188萬元)的畢生積蓄。

01
黃昏戀騙局
2020年夏天,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獨自在家的凱特·克萊納特決定接受一位英俊的陌生人在Facebook上的好友請求。他自稱名叫托尼,是一名在伊拉克工作的挪威醫(yī)生。
經過幾個月在加密信息應用上的日常交流,托尼開始要錢了。到2020年12月,69歲的克萊納特已經給托尼和兩個自稱是他孩子的人送了約3.9萬美元(約人民幣28.4萬元)的禮品卡。這場騙局吞噬了克萊納特女士的積蓄、她已故丈夫的人壽保險、她的養(yǎng)老金和她從社會保險中獲得的收入,使她一貧如洗。
克萊納特女士當時住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郊外的格蘭諾德(她現在住在蘭開斯特縣),她去找了當地警察,然后又去找了州警察。她被告知他們對此無能為力。
她說:“整件事最傷人的是失去他的愛,失去我曾以為會擁有的家庭。”

專家說,欺騙克萊納特的人遵循了一個典型的套路:聲稱自己是在國外工作的專業(yè)人士;利用受害者的孤獨迅速建立聯系;同他們構建一個想象中的未來;然后計劃一次面對面的會面,讓最終能否相見取決于受害者是否愿意花錢。
“我見過老年人為此抵押他們的房子,從他們的鄰居那里借大量的錢,清空他們的退休賬戶。”芝加哥一位專門研究老年人法律的律師邁克爾·德萊尼說。
他說:“那數額簡直讓我大為震驚——在無人注意且出手阻止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從一個老人的賬戶里套走那么多錢。”
02
為什么愛情騙子容易盯上老年人?
年輕人更容易成為網絡騙局的受害者,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愛情騙局的影響。專家說,原因很簡單:他們通常更有錢。
在一宗涉及二戰(zhàn)大屠殺幸存者的聯邦案件中,皮馳斯·斯特戈被控電信欺詐,罪名是從受害者那里榨取了約280萬美元(約人民幣2043萬元)。受害者是一名87歲的曼哈頓男子,她是在一個約會網站上認識他的。聯邦檢察官表示,她用其中一部分錢購買了佛羅里達州的一套公寓套房、麗思·卡爾頓酒店的房間、金條、一輛科爾維特跑車,以及名貴手表和服裝。

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2021年,70歲及以上老年人因為愛情騙局而遭受的損失中位數為9000美元(約人民幣65674元),而所有年齡組的損失中位數為2400美元(約人民幣17512元)。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詐騙受害者支持中心主任艾米·諾夫齊格說:“當老年人被騙錢的時候,他們會被騙走更多錢,因為他們有更多的錢可以被騙。”
聯邦調查局已經拉響了愛情騙局的警報。該局表示,2021年,所有年齡段的美國人被騙子套走了超10億美元(約人民幣72億元),高于2018年的3.62億美元(約人民幣26億元)。
03
交友網站是否有責任?
通信規(guī)范法案第230條賦予在線平臺(包括約會網站和應用程序)對其用戶發(fā)布的內容免責的權利。
2019年,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了Match Group(Match.com、Tinder和Hinge等在線約會平臺就是由Match Group運營的),指控該公司允許欺詐者偽裝成普通約會者。而德克薩斯州的一家聯邦法院去年以法案第230條為由駁回了這一指控。
不過,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Match Group近期開展了一項提醒用戶注意危險信號的公共宣傳活動。

盡管第230條規(guī)定,很難就網絡平臺所發(fā)布的內容對其提起訴訟,但如果個人自愿參與共謀詐騙,他們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81歲的密蘇里州婦女格倫達·塞姆在承認兩項聯邦重罪后,于去年被判處5年緩刑。她承認自己曾經為一個網上情人充當“錢騾”(注:指通過因特網將用詐騙等不正當手段從一國得來的錢款和高價值貨物轉移到另一國的人),這個男人自稱是一個在尼日利亞工作的美國人,需要錢才能回家。她當掉了寄到家里的電子產品,開了一個虛假的銀行賬戶,而對聯邦探員告訴她她被騙了的話置之不理。
04
懷疑對面是愛情騙子,該怎么辦?
年長法律專家德萊尼先生說,塞姆女士不愿意接受她的網戀不是真的這一事實,在這種欺詐行為的老年受害者中這很常見。
他說:“盡管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他們自認為與之相愛的人并不是他們口中所描述的那個人,而且錢也沒有用在他們所說的用途上,但他們還是會不擇手段地為剝削者辯護。”
他補充說,通常情況下,受害者的成年子女必須出面制止這種行為。

這就是紐約那位大屠殺幸存者電信欺詐案的情況。等受害者向兒子吐露真相時,他四年來開出的62張支票已經兌現。
盡管如此,調查人員還是逮捕了斯特戈,這在網絡戀愛騙局中是一個不常見的結果。在網絡戀愛騙局中,騙子很少被找到,而損失幾乎永遠無法彌補。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追回已經花掉的資金的手段很少,但家庭成員插手的話往往可以阻止騙局進一步發(fā)展。在老年人拒絕承認自己是騙局受害者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可以提出臨時監(jiān)護的緊急申請,并要求法官下令立即凍結銀行賬戶。

正如克萊納特發(fā)現的那樣,執(zhí)法部門在追蹤網絡騙子方面幾乎無能為力,尤其是那些利用外國IP地址進行活動的騙子。
在損失了所有的錢之后,克萊納特請求周圍年輕人的幫助,收緊了她的在線隱私設置。但在一場大火燒毀了她的房子后,她的一個朋友建立了GoFundMe主頁來幫助她,她發(fā)現自己仍然很脆弱。
經過幾個月的沉默,她說,托尼回來聯系要更多的錢。“‘我知道你有錢。’”她稱那個人對她說:“‘我看了你的GoFundMe主頁。’這讓我脊背發(fā)涼。”

編譯/姜檸檬 排版/阿桃 監(jiān)制/April
原標題:《黃昏戀騙局:美國的孤獨老人被愛情騙子盯上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