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云接班人張勇:CFO出身創立雙11,最大優勢是睡得著覺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54歲生日這天,他宣布,“經董事會批準,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我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現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花名:逍遙子)將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職。
“我從今日起會全面配合張勇,為我們的組織過渡做好準備。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我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馬云在公開信中說。
張勇是誰?馬云為什么要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這一核心位置傳承給他?張勇將給阿里巴巴帶來什么?
“張勇,2015年5月出任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他同時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菜鳥網絡董事長、阿里巴巴合伙的創始合伙人之一,以及螞蟻金服投資委員會成員。”——來自阿里巴巴高管資料如此介紹張勇。
在澎湃新聞記者過去兩年與張勇的多次交流中,張勇表現出務實、邏輯清晰、善于投資管理、排兵布陣的形象。張勇是上海人,1972年出生,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擁有金融學學士學位,他周末常常往返滬杭兩地。
去年正好是張勇加入阿里巴巴的第10個年頭。張勇還跟澎湃新聞記者提起了當年往事。
2007年8月29日,張勇以首席財務官(CFO)身份在盛大出完當季財報后,與盛大董事會主席陳天橋告別,第二天一早趕到杭州入職阿里巴巴,擔任淘寶網首席財務官。
“從來沒有想過會發生今天這樣變化,這個變化也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阿里整個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我一直開玩笑說,我最大的幸運就是(馬云)沒有定義CFO該干嘛不該干嘛,如果定義好CFO只能干嘛,基本上很多機會你也沒法嘗試。當然也非常幸運,馬老師對我這個CFO給了一些特殊的容忍,盡管他對CFO有根深蒂固的觀點,大家都知道的觀點。”張勇說。
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前,張勇擔任在線游戲開發和運營商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在此之前,張勇于上海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和企業咨詢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
張勇是阿里委托獵頭打電話找到的。當年,阿里巴巴集團的B2B業務正在謀求于當年晚些時候在香港獨立上市,也還沒有在紐交所上市的故事。
據財經國家周刊報道,張勇剛從盛大跳槽到阿里時,有次開會,時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的馬云問一眾高管,誰是MBA,他舉手;又問,誰是職業經理人,他又舉手。后來他才知道,這是馬云最討厭的兩類人。
馬云問他為什么會來阿里,張勇答得直接,“我已經干過一個30億美金企業的CFO了,我想干個300億美金的。”如今,阿里巴巴市值已經突破4000億美元,張勇的理想早已超額達成。
就這樣,張勇這位一開始被視為“職業經理人”氣息濃厚的高管,開始了他的阿里之路。
2008年,張勇兼任淘寶網首席運營官兼淘寶商城總經理。當時的淘寶商城處于困境中,是不同于淘寶的B2C業務,張勇以內部創業的姿態帶領了淘寶商城高速發展。2011年淘寶商城成為獨立業務天貓后,張勇出任天貓總裁。2013年9月起,張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阿里巴巴集團國內和國際業務的運營,帶領集團完成移動互聯網轉型,建立綜合性全球物流網絡菜鳥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張勇領導創立了“雙11”購物狂歡節,從2009年至今,已經做了連續9年的“雙11”操盤手,并將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網購節。
2017年11月11日,張勇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感慨,“對于我個人來講,第九年了,這里面有些東西成為一種本能,因為確實要調度這么大的一個資源,進行一個大的協作,其實還是需要對于整個全局有一個高屋建瓴的了解。今天,數據驅動是最關鍵的,我通過一個手機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以實時掌握360度的情況,對不同緯度上資源要素配置,在24小時內達到價值最大化。”
不過,讓馬云看到張勇從職業經理人形象轉變的,可能是2014年的一則故事。
據報道,2014年春節剛過,3月份,阿里決定讓時任集團COO的張勇執掌無線事業部。“我們今天討論不清楚就都別回家了。”張勇在隨后的一次閉門會議中態度強硬。
張勇預判到移動電商的爆發,決定先把其他無線計劃暫時擱置,由手淘把即將從PC端導入的巨大流量承接住,成為一個超級App。為此,張勇抽調了手淘、PC淘寶、搜索三個部門的精兵強將,統一KPI和架構,無條件為手淘App的崛起讓路。
最終,“All in無線”讓手機淘寶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幫助阿里最終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張勇證明了自己不僅沒有成為馬云口中遇到危險就會“逃跑”的職業經理人,反而在不止一次的困難中成為“拔出柴刀跟野豬拼命的人”。
2015年5月10日,張勇接任陸兆禧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第三任CEO。
馬云說:“說來慚愧,我以前經常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理由是,財務官當CEO的問題在于,財務官的職業是檢查、控制,所以財務官出身的CEO可能會缺乏遠見。結果,張勇就是那個“倒霉”的CFO出身。當然,這都是曾經了。
這兩年,張勇主推“新零售”,嘗試線上線下融合的用戶體驗,主導投資了蘇寧、銀泰,打造新零售標桿盒馬,入股高鑫零售,收購餓了么,以及促成與星巴克等一系列國際品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使“新零售”成為2017年以來的全球商業重要趨勢。
張勇跟澎湃新聞記者談到,“說白了,新零售是什么?世上本沒有路,是靠人走出來的。當然我們愿意在前面去探索,不斷地去探索。我們也會走很多的彎路,但這是大家的共識。”
“當時設計盒馬的模式,跟老蔡(侯毅,盒馬創始人)一起,我們倆喝了無數杯咖啡,然后唾沫飛濺,然后碰撞那個原形的就大概定出來了,我定了很多剛性的標準,要做到這樣必須要實現這幾個東西。”張勇說。
像淘寶、天貓都是平臺級產品,但盒馬鮮生卻是阿里親力親為,張勇稱,“盒馬未來一定會走向平臺。”
張勇對于很多爭議話題的態度十分明確。
譬如關于平臺,張勇認為,需要重新定義。“什么叫平臺?平臺不是說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叫平臺,平臺更不是說搞個自由貿易市場叫平臺,平臺是有商業規則、行為規范的,這是參與這個平臺的各方共同約定共同遵循的東西……大家講平臺都講開放,我認為所有的商業場景,最終是一種在互利下的合作,不存在一種單方面的開放。如果只是說我為你,你不為我,我覺得很是虛偽的。”張勇說。
“確實阿里現在挺大,無論從市值、影響力、業務邊界來講,涉及很多領域。這一定會帶來正面的東西,但也會跟現在存在的東西發生一些摩擦。其實很多情況下,很多問題被解讀得復雜化了。阿里大了,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大網紅、大IP,把這個作為標題點擊率很高。總歸,阿里巴巴希望朋友越多越好,這是基本的道理。”張勇說。
“我一直是這句話,就像踢球一樣,把球踢進球門去,你怕裁判吹哨,當然會有,但也是小概率事件。我們還是要相信這個世道是公平的,如果所謂公平正義的想法都沒有,那很多事情就沒法做了。我的性格是不會跟你吵架的人,但我也是有脾氣的。冷靜下來要看很多問題,最終肯定不會靠炒嘴皮子贏,最終還是看你的服務、業務發展、價值所帶來的意義,這是最重要的。”
成為CEO之后,張勇坦言,自己每天都焦慮,每天都在修屋頂,“不是說4000億美金的時候要修屋頂,你股價60元、100元都要修屋頂,其實生活就是要這么繼續,跟股價沒有關系。”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做阿里巴巴集團的CEO,從來沒有想過。到今天更多的是一個責任,和一個歷史的機遇。怎么樣跑好這一棒,能夠不辜負于大家的信任,馬老師的信任,和我們前面的這些創業者,從最早的18個創始人到今天。盡管今天阿里巴巴的復雜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十年前、五年前相比,都已經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張勇而言,如今變化才剛開始。
“我最大的優勢是睡得著覺,不管發生天大的事情,到點我就睡覺。如果你沒有樂趣,只是扛個責任,這個事情也很難搞好,責任必須要有,也不能苦中作樂,苦中作樂前提還是苦的,還是要樂中作樂。”張勇在去年的訪談中告訴澎湃新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