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日將聯合研發攔截高超武器的導彈,反導“綁定”日益緊密
日本和美國將聯合開發用于攔截高超聲速武器的攔截彈。
據美國白宮8月15日發布的消息,美國總統拜登將于8月18日在戴維營接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并主持三方領導人峰會。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美兩國政府已基本決定共同開發新型導彈,用于攔截高超音速武器,兩國首腦將在岸田文雄訪美期間達成共識。

日本海上自衛隊試射最新型的“標準”-3 Block2A反導攔截彈,該彈由美日聯合研制。
如何攔截高超聲速導彈?
根據日本媒體此前報道,美日聯合研發的攔截彈能夠在高超聲速武器滑翔階段進行攔截,使其無法降至現有防御系統應對不了的飛行高度,攔截器需要以高速飛行很遠的距離,并且具備對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的軌跡變化作出反應的能力。
報道稱,如果這一研究項目得到落實,擁有“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海上自衛隊新型驅逐艦將會裝備這種能夠攔截高超聲速導彈的新型導彈。據悉,第一艘驅逐艦將于2027年春季進入海軍服役,第二艘將于2028年開春前列裝。
高超聲速武器是指飛行速度大于馬赫數5的作戰飛行器,包括高超聲速導彈、高超聲速飛機等。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繼螺旋槳、噴氣式推進器之后航空史上第三次技術革命,由于集成了高速、高毀傷、高突防等諸多優勢,其被認為對未來戰爭具有深遠影響。
目前,高超聲速武器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研制的“殺手锏”,部分高超聲速導彈甚至已經在實戰中使用,比如俄羅斯在2017年底列裝的“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在俄烏沖突中多次使用,在今年5月還上演了“愛國者”導彈和“匕首”導彈的攻防大戰。
武器發展有矛必有盾,高超聲速武器的出現也催生了高超聲速武器防御技術。2022年美國的《導彈防御評估報告》則對未來三年導彈防御能力進行考量,將高超聲速武器防御列為國防部的優先事項并作為2023財年國防預算法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高超聲速武器中投入使用的是技術相對低一些的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這也是為什么美日計劃聯合研制的高超聲速導彈攔截彈主要針對滑翔高超聲速導彈,美國正在研制的高超聲速導彈攔截彈也是針對滑翔高超聲速導彈。”導彈專家李文盛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介紹說。
根據美國軍方此前公布的信息,2018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宣布了“滑翔破壞者” 攔截器的研究計劃,旨在高超聲速武器的滑翔段進行攔截,由波音公司負責研制。

俄軍米格-31機腹下掛載的“匕首”導彈。
由于高超聲速武器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強,現有的反導系統很難進行攔截,需要研制專門的攔截彈。美國導彈防御局于2018年9月首次公布了“高超聲速防御武器系統”(HDWS)項目,并于2019年9月選取了5個較為可行的方案(包括4個動能攔截方案和1個定向能攔截系統方案)授予合同開展概念改進階段研發。
“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在飛行過程中不規則俯仰機動與橫向的不規則側滑機動,攔截彈的動力能量特性必須足夠,這對攔截彈動力、制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文盛表示。
除了研制新的攔截彈,還需要對現有的反導預警系統進行升級。4月2日, SpaceX公司使用“獵鷹”9火箭將太空發展局(SDA)的“分布式作戰人員太空架構”首批10顆衛星送入太空,美國“航天新聞網”2報道稱,首批次10顆衛星中包括8顆通信傳輸衛星與2顆導彈跟蹤衛星,主要用于傳輸數據和跟蹤敵方導彈。
“分布式作戰人員太空架構”衛星是太空發展局正在研發部署的低軌道衛星星座,衛星數量達數百顆,初期發射的衛星主要用于導彈預警和跟蹤,尤其是對高超聲速武器的跟蹤監視能力大幅提升,未來衛星星座還具備戰術通信、對地偵察等能力。
普通彈道導彈沿拋物線飛行,軌道容易預測,但高超聲速武器可在大氣層內滑行,難以被地面雷達發現和監測,現有的導彈預警衛星也無法有效進行跟蹤,航天專家黃志澄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低軌道單顆衛星的重返周期比較長,無法持續跟蹤導彈或高超聲速武器,但如果多顆衛星組網,就可以接力持續進行跟蹤,而且低軌道監視衛星分辨率高,滿足跟蹤紅外信號強烈的高超聲速武器。
日本也計劃構建用于高超聲速武器預警和監視的低軌道衛星網絡。日本政府計劃在2025年前后發射三顆小型衛星以構建衛星監測網。衛星網的用途除了防災救災和海洋監測以外,未來還可能被用于監控和追蹤中俄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等武器。

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在飛行過程中不規則俯仰機動與橫向的不規則側滑機動,現役反導攔截彈難以有效應對。
日美反導合作愈發緊密
美日兩國在反導領域有密切的技術合作,日本現有的反導系統大部分由美國提供或美日聯合研制,包括“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和“宙斯盾”系統組成的雙重攔截體系,中段反導任務主要由海基的“宙斯盾”系統和“標準”-3導彈,末段反導由“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負責。
根據公開資料,從沖繩到北海道的日本全境15個基地內一共部署了24套“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主要用于防御首都東京及其他大城市等重點目標。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4艘“金剛”級、2艘“愛宕”級和2艘“摩耶”級“宙斯盾”驅逐艦,這些驅逐艦都配備了“標準”-3導彈。“摩耶”級是日本自衛隊第一種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驅逐艦,首艦“摩耶”號在2020年3月服役。
日本防衛省曾在2017年決定引進陸基“宙斯盾”,但由于成本和技術等方面因素,在2020年宣布放棄引進該系統,轉而增購2艘裝有反導系統的“宙斯盾”戰艦。增購計劃完成后,日本將擁有10艘“宙斯盾”戰艦,規模僅次于美國。日本防衛省去年8月曾聲稱,這種新型“宙斯盾”艦的標準排水量將達到2萬噸,被外界稱為“令和時代的‘大和’號”。
根據日本公布的信息,用于攔截高超聲速武器的攔截彈將配備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戰艦。李文盛認為,日美聯合研制的導彈有可能基于現有“標準”-3導彈發展而來,針對攔截高超聲速武器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

日本現役的“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大部分采用攔截能力更強的PAC-3系列攔截彈。
此前,日美聯合研制了“標準”-3 Block 2A反導攔截彈,研制工作由美國雷神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共同承擔,日本公司主要參與導引頭、軌控和姿控發動機、二級火箭發動機和蚌式結構頭錐,研發總成本約為20億美元。2017年2月4日,標準-3 Block 2A導彈進行了首次導彈攔截試驗,試驗由美國導彈防御局(MDA)、日本防衛省、美國海軍聯合完成。
日美聯合研制新型導彈意味著兩國反導“綁定”愈加緊密。美國白宮8月15日發布消息稱,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將在18日抵達美國戴維營出席三方峰會。美方消息人士稱,三國將在會上啟動一系列科技和國防合作倡議,就區域責任達成相互諒解,并同意設立一條三方熱線,以便在危機時溝通。
根據共同社報道,在岸田文雄訪美期間,日美首腦將舉行會談,雙方目前就兩國首腦在會談上達成合作研制新型導彈共識進行協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