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字賦能 科技助力 生態振興 中國電信助力“天府糧倉”智慧農業發展 ?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全省數字農業暨設施農業現場推進會在成都市大邑縣召開。中國電信展出的“三農”大數據平臺、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大邑智慧農業示范區管理平臺、北斗智慧農機服務終端引起了參會代表們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

數字賦能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和西部唯一的糧食主產省。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作為信息化建設主力軍,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安全可信的數字化能力優勢,在全省通過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應用,助力打造“智慧農業”和現代化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成都大邑新福社區核心區占地7000余畝,通過中國電信打造“天府糧倉”數字農業萬畝示范片,輻射帶動周邊9個村(社區)糧油種植3萬余畝,建設數字農場12個。通過“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有效提升鄉村數字治理能力的同時,數字賦能智慧農業生產。平臺通過一張圖呈現農業生產數據,為農業生產提供數據支持和農業指導,實現對農作物的精細化管理,形成“數智糧油”應用示范場景。該平臺目前已在大邑、新津等地落地應用。
成都大邑縣沙渠街道,中國電信在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5G+智慧農業實驗基地,通過數字監測點位,綜合多光譜、近地遙感、作物模型等技術,構建形成園區農田資源環境數據“天空地”物聯網采集網絡。農業生產環境智能監測系統讓智慧農業實現數字化管理,已建設應用的可視化系統、環境智能傳感系統、智慧殺蟲系統、智慧病蟲害防治系統、氣象系統建設,實現了植保100%無人機化,播種30%無人機化。同時提供平臺化的農情監測管理與預警服務,提升園區生產精準化、智慧化。

涼山州鹽源縣農村地區信息化、數字化相對建設較為滯后,為充分發揮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根據鹽源實際情況,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選取瀘沽湖、沃底鄉大灣子村、梅雨鎮龍家灣社區為示范,推進鹽源數字鄉村建設。
梅雨鎮龍家灣社區是鹽源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社區624戶3047人全是建檔立卡脫貧人口。為提升社區治理能力,2022,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投入20萬元建設梅雨鎮龍家灣社區智慧社區項目,通過建立數字鄉村綜合服務體系,強化基層黨建管理,實現一張圖掌握社區基本情況、脫貧戶基本情況及幫扶措施實現“一碼掌握”,提升上傳下達效率,為老百姓辦事、就業、生產、生活打通“最后一公里”,通過防疫模塊強化社區疫情精準防控能力,使社區實現智慧化管理。
科技助力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
民以食為天,倉廩實則天下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科技要先行,保護好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才能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積極推動智慧農業,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
在崇州,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與成都市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資源,開展5G智慧農業試點,共同推進天府糧倉核心示范區建設。建設了無線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站、土壤三合一設備、遠程視頻監控、蟲情捕捉等先進的前端物聯網感知設備,采集攝像頭監控范圍內的實時視頻流、音頻以及土壤、空氣、溫度、濕度等數據,測試土壤氮、磷、鉀,酸堿度、有機質、含鹽量等。

通過建成的“數商興農”平臺,借助中國電信四川公司魔鏡監控預警能力,對地塊信息、種植信息和后期產量預測,實現對耕地的監控,提升糧食產量,助力非糧化監督。針對農戶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農業專家結合農大、農科院作物模型數據,進行遠程指導和解答,對農戶進行種植過程精準指導。

“以前我們收成基本就是看天看運氣,雖然我們每天晚上也看天氣預報,但跟本地部署一個專業的氣象站,隨時可以看數據和預警,這個差別還是很大的。還有病蟲害也是影響我們收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有了專業的蟲情設備,相比傳統的定時噴藥方式,大大提升了我們(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村民王大爺干了一輩子農活,對于這個“新科技”的應用贊不絕口。
數字新生態讓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數字助農是鄉村振興重要發展方向,直播、電商、網上渠道等新型數字技術,拓寬了農產品上行通道,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具”,為數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
中國電信智慧農業示范區管理平臺的農事過程記錄,為農產品溯源做好數據支撐,后期通過5G直播帶貨、天虎云商平臺、益農服務一體機、益農社服務、冷鏈信息化服務等方式,助力村民將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
初夏時節,瓜果飄香。巴中市南江縣沙河鎮紅旗村,西瓜陸續成熟,瓜農們迎來一個喜悅的豐收季。村集體產業園種植西瓜80畝,預計產量160000斤,西瓜個大飽滿,脆嫩多汁。通過中國電信建設的農村地區千兆光寬、5G網絡,以“直播帶貨”的形式,助力瓜農搭上電商“快車”,發往千家萬戶。
成都市大邑縣稻鄉漁歌自有基地的優質農產品:稻鴨魚共生米、辣椒醬、土雞蛋、菜籽油,通過入駐中國電信“翼支付”商城;涼山木里的耳子、花椒通過入駐電信的“天府云商”平臺,讓再偏僻、再遙遠的大山里的農產品,通過新的“傳統+電商+新媒體”的綜合營銷手段,線上和線下營銷并舉,銷往全國,更好地“助農慧農”。數字新生態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發展動力進一步激活。
數字賦能,科技助力,生態振興。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將繼續推進農村信息數字化服務,在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建設上積極探索,以數字化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打造現代化高水平“天府糧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