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論北京各地群眾的姿勢水平
2018-09-10 1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眾所周知,北京被劃分成了16個城區:
我們經常(不懷好意地)把上面這張地圖拿給朋友看,并請他們指出每一個區的名字。如果你現在有時間,也不妨試試看。不過根據我們的既往經驗,這并沒有聽起來那么簡單,而另一個可能會更讓人感到陌生的問題則是:這些區可以被繼續細分嗎?

必須可以。
在帝都繪的舊文《誰是朝陽群眾?》中,已經呈現了朝陽區是如何被進一步劃分為街道、鄉鎮的:

當然,我們更喜歡把它們畫成朝陽群眾的樣子:

所以我們又花了點時間,把北京所有的街道、鄉鎮都畫了出來:

圖中有著優雅姿態的每一個人都是北京的一個鄉級行政區——也就是“區”下一級的行政單位。只是,盡管屬于同一行政級別,在北京它們卻有四種不同的稱謂——街道、地區、鎮和鄉。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很可能住在“街道”里,因為“街道”是集聚的高度城市化的區域。至于“鎮”和“鄉”,簡單地說,“鎮”是以小城鎮為中心的區域,“鄉”是以農村為主的區域?!暗貐^”則比較特殊,它可以被理解為從鄉鎮到街道的過渡,因此,“地區”常常存在于城鄉結合部地區。
北京最小的鄉級行政區卻有些令人意外,它并不在北京緊湊的中心城區,而是位于房山區的星城街道,面積只有0.8平方公里:
以上這段文字可能已經讓你產生了閱讀困難癥狀,但至少有一點是很明顯的:這些小人的尺寸非常懸殊。比如,全北京鄉鎮街道里最大的一個——齋堂鎮,是整個東城區面積的9倍多:


事實上,北京還有很多鑲嵌在鄉鎮中的街道,它們的形態可以直觀地呈現出城市化的過程——當鄉鎮日益發展,有時就會從它們的內部劃出一些高度城市化的區域,設立街道。如今,這種形態幾乎在北京的每一個遠郊區都可以見到:

這一現象當然不只存在于郊區,北京很多如今已經高度發達的城區,在不久的過去也是鄉、鎮,從鄉鎮轉化為街道的種種痕跡在中心城區并不難發現。比如在海淀區的東部,我們可以看到西三旗街道和東升地區相互分割的態勢,這背后就是在世紀之交的十年間,海淀區轟轟烈烈的行政區變遷史:
那么,當今北京最年輕的街道在哪里呢?其實并不難猜到——它在通州區的城市副中心。今年7月31日,潞源街道正式成立,而這片區域原來屬于潞城鎮:


把北京的地圖細分到三百多個鄉鎮街道的最大好處,就是它會迫使你“發現”很多之前并未關注過的區域。比如,你會看見最離群索居的四個小人——也就是北京最北、最南、最東、最西的四個鄉鎮,這可能是你頭一體聽說他們的名字:
面對這樣一張地圖,你可能會有很多新發現。而你現在也可以通過帝都繪公眾號找到這篇文章來購買這張圖:


在繪制此圖的過程中,我們驚訝地發現,關于北京市鄉鎮街道的轄區圖少之又少,而將全部16個區的信息完整呈現的圖紙就更罕見了。所以,這三百多個小人很可能是你第一次有機會遍覽北京最基層的行政分區。希望你喜歡,并找到這張圖的最佳使用方式 ?
策劃、設計:宋壯壯
信息:李明揚
繪制:張琎、段嘉潤、李瑞、陳梓瑜、姚淵、宋壯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