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色智慧城市怎么建?專家:用生態環保、人工智能新技術打造
未來的城市長什么樣?清潔能源?綠色低碳?或是人工智能應用于城市治理?近日在浙江寧波舉辦的一場峰會告訴人們:未來人類居住的城市,綠色而智慧。
9月7日,由歐盟委員會指導,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辦的2018“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峰會”在寧波舉辦。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了解到,在此次峰會上與會的中外學者、政府官員充分交流了城市治理和發展經驗,并以中國和歐洲30多個城市的綠色智慧發展之路為主題,舉辦了“目標愿景”、“路徑創新”、“發展展望”三場對話,還發布了《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寧波共識》(以下簡稱《寧波共識》)。
綠色和智慧融入城市發展
何謂綠色智慧城市?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看來,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綠色智慧城市所包含的意義不但囊括了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而且運用了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技術。
趙白鴿認為,在現今的科技浪潮中,人們把綠色和智慧考慮進城市發展,已經成為可能。
“我曾經插隊落戶當過一個村的支部書記、婦女主任,那時候開會,可能要整整一天,翻山越嶺,騎著自行車到那個地方以后開一天會。可是現在大家想想,我們用手機可以在幾分鐘內和全世界進行通話,而且還有人在創新和挑戰高速公路和高鐵的新速度。在綠色發展當中,數據和信息是特別重要的基礎,而正是科技浪潮,推進了我們綠色文明的產生和發展。”趙白鴿說。
趙白鴿表示,進入21世紀以后,把數據、信息作為資源的新歷史時期已經到來。特別是對擁有全世界20%的世界人口,只有7%的土地中國,數據和信息資源在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中顯得尤其緊迫和重要。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如何?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的眼中,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之路非常迅速,但又面臨挑戰。
李鐵表示,一些人在談及歐洲的城市化進程時總會提起英國、德國等國家的城鎮化率達到了80%。但是這些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城鎮化發展已經進行了300余年。但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初17%的城鎮化率,發展到如今的接近60%,而且涉及戶籍城鎮人口5.2億,如此成就僅用了40年。
李鐵并未回避中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由于我們的發展沒有好的經驗來借鑒,所以在過去的四十年中走了很多彎路,也造成了城市的粗放型發展,城市生活也變的不那么方便。四十年讓很多城市變成了鋼筋和混凝土,但無法推倒重來。通過改革來推進綠色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進程需要時間,通過技術路線我們正在解決一些問題,正在減少能源消耗。”李鐵說。
中國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并非一直“盲人過河”。李鐵表示,目前我們已經有了城鎮化發展的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即在技術變革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市場解決了城市如何低碳發展的問題,這種經驗就包括共享經濟。
在談及共享經濟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作用時,李鐵表示,共享經濟是一種創新方式,但也存在著技術問題。互聯網公司、大數據公司正在不斷完善,將來也會解決創新中所遇到的問題。
李鐵認為,“中國在低碳化、綠色、生態的發展道路上也有它的創新模式,而這種創新模式是基于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龐大人口需求支撐,也包括中國城市化發展進程。”
《寧波共識》:重視生態環保、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交流合作
此次峰會的一大重要成果,就是中歐聯手發布的《寧波共識》。


在此次峰會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馮奎、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先生辦公室主任奧利維·沙爾提埃共同宣讀了《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寧波共識》。
馮奎在接受記者們采訪時說道,“中國推進綠色智慧城市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面臨的問題就是綠色智慧城市的質量建設還不高。下一步,中國一方面要探索自己的綠色智慧城市發展之路,特別是借鑒像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綠色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并在努力以后達成共識,這為中歐綠色智慧城市描繪了一個共同的愿景,提出了發展的一些路徑。”
馮奎還表示,《寧波共識》對于國際合作,對于未來更好地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提供了一些切實有效的辦法,而且《寧波共識》的內容都有助于綠色智慧城市發展。
歐盟駐華使團副團長、公使胡克定也對中歐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報以期望。胡可定表示,2018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造成的自然災害非常多,許多大的城市受到很嚴重的損失。這提醒著我們應當快速行動起來,發展要做出相應的變化。
“我們希望能做到更好的垃圾分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土地填埋,實現更多的廢水利用。這些都是大有可為,非常有前途的領域,也是中歐雙方能夠進行合作的,能夠在綠色和智慧城市峰會這一框架下更進一步合作的領域。”胡克定說。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方面告訴澎湃新聞,此次《寧波共識》在總結了前幾次峰會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展望了未來中歐的合作前景,形成的共識包括:將針對歐盟各有關參與城市、中國各類型城市與園區、小鎮,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與合作模式,為參與城市與企業帶來效率提升和綠色低碳效應,為當地市民帶來生活品質的改進。
此外,雙方未來將吸引更多的伙伴機構共同參與,協同建設創新的平臺、開放的平臺、共享的平臺。合作各方將創造條件,探索建設中歐綠色和智慧示范城市、示范小鎮、示范社區,不斷推廣優秀實踐和成功經驗,擴大合作成果。合作各方將以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為平臺,積極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智慧技術的合作交流。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寧波共識》提出特別重視新型生態環保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