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華每日電訊:位高權重、醫術高明絕不是貪腐的理由和借口
醫療系統反腐風暴仍在繼續。湘雅三醫院被舉報的科主任停診,揭陽市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在懺悔中自述收受供應商大量黃金和現金,白大褂被染成金黃色……一條接一條熱搜引人深思,這些白衣天使何以陷入貪腐的“黑色漩渦”?這給整個醫療行業敲響警鐘:既要以疾風之力徹底切斷貪腐利益鏈條,更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真正推動行業風氣發生系統性轉變。
自古以來,醫者就是懸壺濟世的生命救治者。白衣天使是隧道盡頭的光,驅散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為患者點亮溫暖與希望。醫術高明的醫生更能妙手回春,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然而,在這次醫療行業反腐風暴中,“落馬”的不少是醫院領導、科室主任、著名專家,令人扼腕。
有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公開通報被查的醫院院長、書記多達160余位。僅在8月10日一天,就有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民醫院原院長王群,廣東揭陽市婦幼保健院原黨支部書記、院長劉建志兩人涉嫌違紀違法被通報。
能力越大理應責任越大,而非手伸得越長。位高權重、醫術高明絕不是貪腐的理由和借口。他們本應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為更多患者祛除病痛,攻克更多醫學難題,培育更多優秀新人。然而在利益的誘惑面前,這些“高水平選手”依然迷失自我,墜入深淵。
醫療領域反腐暴露出的嚴峻問題,使外界深刻地認識到,面對群眾迫切期盼、社會高度關注,醫療領域反腐等不得、緩不得,必須以雷霆萬鈞之勢,重拳出擊,做到“秋風掃落葉”,盡快還醫療行業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治標更要治本,要持之以恒,從根本上扭轉歪風邪氣,還醫療行業清朗空間。當務之急,要徹底打破所謂行業“潛規則”堅冰,進一步明確醫藥行業須在法律法規的制度框架內運行,劃清“紅線”“底線”“高壓線”。堅決杜絕將職務權力、醫術,超越法律框架變現。
從通報的案件細節看,有藥企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存在以會議贊助費、專家講課費、培訓費等方式為行賄披上“合法外衣”的情形;還有部分藥企賬目中存在明顯過高的“公關費”。對這些變種行賄行為更要保持高度警惕,通過織牢制度大網,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嚴格加強對醫藥企業藥品銷售方式的規范,使醫療行業的貪腐行為無處遁形。
形成持久、有力的綜合監督機制不可或缺。這段時間,醫療領域反腐風暴下,多地醫療機構迅速開啟自查自糾,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效果明顯。可見反腐在醫療系統已經形成廣泛共識,得到廣大基層醫務人員的支持。著眼長遠,還要努力推動形成綜合監督機制,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蔚然成風。
醫德的培育也不應被忽視。醫療不同于其他行業,一旦失德,將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要借這次反腐風暴之機,積極傳承和發揚優良的醫德醫風,恪守服務宗旨,倡導廉潔自律,提高服務質量,真正將患者放在心上。對于醫療機構來說,還需積極探索讓醫務人員有陽光體面的收入,保障好醫務人員的基本權利,真正與勞動付出成正比。
持之以恒反腐,多舉措形成合力,推動醫療改革不斷走向縱深,徹底斬斷吸附在行業上的灰色利益鏈條,讓醫療資源得到更公正、更合理的配置,讓普通人不因腐敗“加價”吃不起藥、看不起病,這是全社會需要攜手努力的方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