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河入海口天津迎泄洪大考:洪水四方襲來,已完成八萬人大轉移
海河流域一場60年以來最大的洪水,正向天津涌來。
水利部8月3日的消息顯示,受7月28日以來強降雨影響,海河流域曾有5大水系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6條河流超保、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
天津市是海河流域五大河系的入海口。當前,有來自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新河、薊運河四個方向的洪水奔向天津。如何平穩泄洪,天津正在面臨一場大考。
官方信息顯示,各方救援力量連日來通過加固河堤、轉移人員等防洪舉措,全力備戰“迎考”。截至目前,為保證生命安全,天津全市已轉移安置人員逾8萬。
8月5日,一位正在天津靜海區臺頭鎮備戰的救援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我們接到指令是要求不出現一人傷亡,壓力很大。”
據新華社報道,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于5日中午率有關部門緊急趕赴天津指導防汛抗洪救災工作。他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強總理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搶抓時間窗口,動員各方力量,抓緊做好堤防除險加固、暢通行洪通道等工作,堅決打贏當前防汛抗洪救災這場遭遇戰。

靜海區民生村革命橋上的抗洪橫幅,橋面上可明顯感受到洪水上漲情況。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戴越 攝
啟用東淀蓄滯洪區,轉移安置八萬余人
天津靜海區獨流鎮六堡村的68歲老人李榮芬記得,在她8歲時(1963年)村里曾遇到過一次洪災,“當時我沒在家里,聽老人講村里全被淹了,村民們都爬到大堤上打地鋪睡覺”,洪水差一點就沒過了河堤。
8月3日,澎湃新聞見到李榮芬時,她已被安全轉移到離家四十里地的政府安置點,老人所在的村莊處在東淀蓄滯洪區范圍內,涉洪風險較高。
澎湃新聞注意到,7月29日開始,京津冀多地出現極端性強降雨天氣。海河流域大清河上游新蓋房樞紐流量加大,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國家防總于7月31日宣布:8月1日凌晨2點起啟用東淀蓄滯洪區。有水利部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東淀蓄滯洪區上一次啟用,還要追溯到1996年。
蓄滯洪區是指河堤背水面以外臨時貯存洪水和分泄洪峰的湖泊洼地,歷史上大多為江河洪水天然的滯蓄場所,與水庫、河道及堤防等共同防控洪水,被認為是確保流域防洪安全的“底牌”。從流域防洪全局考慮,有計劃地將洪水臨時分泄到洪災損失相對較小的區域,以確保重要防洪保護區、重要城市等的防洪安全,減少災害總損失。
東淀蓄滯洪區位于河北省與天津交界處大清河南北兩岸,主要涉及河北省和天津市靜海區、西青區兩區,總面積379平方公里,其中天津市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
就此,西青區和靜海區兩地開始了人員大轉移。澎湃新聞了解到,相對于靜海區,西青區所需轉移的群眾較少,多為臨時居住在田地里種植大棚的人員。
靜海區需要轉移的百姓更多。據靜海區防汛抗旱指揮部8月2日發布的《關于東淀蓄滯洪區全體人員轉移的通告》要求,區內臺頭鎮、獨流鎮、王口鎮轄區內東淀蓄滯洪區全體人員務必于2023年8月3日12時前全部轉移完畢。

靜海區臺頭鎮民生村沿街橫幅,人員撤離工作早前已完成。
“村里通過廣播通知動員,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靜海區獨流鎮六堡村村民劉印蘭向澎湃新聞回憶,8月1日夜里11點多她就得到村里通知說4日中午必須撤離,次日早上起來又被提前通知3日9點前一定要離開,“我們村民好說話、也聽話,撤離的速度最快。”
此次被迫撤離村莊,劉印蘭有點不舍,但必須要走,“如果洪水真的來了,地里種的玉米和花生肯定就沒有了。”她更不愿意想象洪水淹沒村莊的后果,但也早有了心理準備,“希望一切只是虛驚一場,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官方消息顯示,截至8月3日中午12點,臺頭鎮、獨流鎮、王口鎮23個村街30000余人的安置轉移工作全部完成。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前述兩區相關人員轉移前,因永定河泛區的啟動,天津武清、北辰兩地的相關人員已先行完成轉移。

因防洪需要,靜海區臺頭鎮多個村莊已清空,只留下工作人員巡查村況。
8月5日,武清藍天救援隊一名隊員告訴澎湃新聞,這幾天他們一直在永定河泛區武清區域備勤,“巡查,防止老百姓擅自回去,還有就是巡堤。”據該隊員介紹,因處在泛區,目前武清區黃花店鎮有的村莊已經進水,“但人已經都撤離了,沒啥事兒。”
天津市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為抗擊汛情,天津全市已轉移安置80085人。
現場:水位肉眼可見地上漲
天津市水務局8月5日晚消息稱,天津行洪工作仍在持續,永定河、大清河河水已先后進入永定河泛區和東淀蓄滯洪區,全市各級防汛部門正加緊開展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河系洪水防御工作。

靜海區臺頭鎮民生村,沿街店鋪、村戶都被貼上封條。
8月4日中午,大清河洪水開始浸入天津靜海區臺頭鎮。澎湃新聞在臺頭鎮看到,鎮上的居民和住戶都已被轉移,門上都被貼上了封條。大清河邊,上千名武警官兵已經在此連續奮戰多時,連續對大清河堤壩進行加固加高,以此減少洪水對周邊村莊的沖擊。當天傍晚,臺頭鎮蓄泄洪區內部分已有農田出現積水。
次日,澎湃新聞再次前往臺頭鎮探訪,發現大清河光明支渠的洪水幾乎淹沒了鎮上的多處農田,水位較4日有明顯提升,有通往田間的水泥路面已經被淹,水流速度不斷加快。14時許,澎湃新聞現場觀察,一段田間路面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里,便快速被洪水蔓延,積水隨之沒過腳踝、漲至小腿,有大量河魚被洪水帶上路面。

靜海區臺頭鎮民生村,通往田間的村路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被洪水覆蓋。
大清河臺頭斷面的上游3公里處,就是大清河從河北入天津的交界處。“目前大清河臺頭斷面流量在緩慢增大。”天津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蔡奇5日15時許向澎湃新聞介紹,目前大清河上游洪水水頭已經到達天津市,該中心應急監測斷面流量,加密測流頻次,采用ADCP(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每小時實測斷面流量,“今天流量達到500立方米每秒上下,昨天只是400出頭,開始漲上來了。”

8月5日15時,靜海區民生村革命橋,天津水文工作人員實時監測橋下水流強度,已達500立方米/秒。
靜海區藍天救援隊隊員王能輝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從8月2日起一共派出70名救援隊員參與此次備洪工作,主要幫忙轉移群眾、巡查堤壩、用無人機巡查村莊等,“主要是查看田里的情況,擔心有百姓因為舍不得,跑回來看田里的情況,地被淹了沒什么,人命才最要緊。”
“我們也想不到會是什么情況,只能嚴陣以待。”他直言,救援人員接到的指令是要保證絕對安全,不能出現一個人傷亡的情況,“壓力很大,我們每天晚上都安排巡查,特別是觀察水位高的地方,還有50名隊員在后方值守待命。”
天津市水文局的消息顯示,受大清河行洪影響,東淀蓄滯洪區臺頭地區水位還將持續上漲,預計8月8日前后與大清河水位持平,獨流減河進洪閘下泄流量將持續加大。

天津靜海區藍天救援隊派出70名隊員提前進入臺頭鎮開展前期救援準備工作。
至少10億立方洪水進入蓄滯洪區
這是1963年以來天津遭遇的最大一次洪水,被定性為海河流域性大洪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情報預報處副處長楊邦表示,從雨量來講,海河年平均降雨量是525毫米,此次全流域降水過程是135毫米,水量432億立方米,相當于海河流域全年降雨的1/4,集中在了這幾天,容易形成這種大的洪水。
據他介紹,8月4日中午水頭進入天津境內,真正大量來水至少還得2到3天,從天津境內到入海,還需要12到15個小時,“如果不再降雨的話,大清河東淀洪水需要2個月以上才能消退。”
楊邦預測說,現在進入東淀蓄滯洪區的水量已經達到了5.13億立方米,后續至少還有5億,加起來總共至少10億立方米的水將進入東淀蓄滯洪區。

8月4日午后,臺頭鎮勝利村,河水即將淹沒玉米地,大清河洪水將經此流過。
行經臺頭鎮的大清河洪水正是天津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現在盯防的關鍵是海河水系支脈之一的大清河的洪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楊志剛表示,東淀蓄滯洪區位于大清河中下游,上接大清河北支的新蓋房樞紐——新蓋房分洪道,下連獨流減河進洪閘—獨流減河—獨流減河防潮閘,是一個狹長的蓄滯洪區,既有行洪的功能,也有蓄洪的功能,后續將有大量洪水經過進入獨流減河,最終排入大海。
洪水是否會溢流到海河或天津市區?楊志剛認為,目前洪水主要走獨流減河,守衛天津城區防洪安全的西河閘非特殊情況不輕易開啟,所以洪水不會進入海河流過中心城區。
“當初,為了分擔海河干流的泄洪負擔,在天津市區的南北兩個方向,擴挖了兩條大河,南邊叫獨流減河、北邊叫永定新河,當然還有潮白新河、子牙新河等等,下了很大功夫,現在這些河流都發揮了作用,總體來說,洪水可以繞城而走,天津防洪形勢是比較安全的。”楊志剛說。

靜海區臺頭鎮民生村,村民避洪離家鎖門,這里大多數人家的門戶上都貼著“家和萬事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