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海安揭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廣“燎原式宣講”
傳播黨的政策和好聲音,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往往是基層理論宣講時常面臨的的實際問題。

9月4日,江蘇海安市揭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7月6日中央深改委研究通過《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后,全國率先作出行動的地區之一。
海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劉萬春介紹稱,海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獨創“一中心、六基地、百家講堂、三百傳習點”系統分布,覆蓋市、鎮、村(居)三級。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和大部分地區點狀分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同,海安的探索更具層次性和系統性,也被形象地稱作“燎原式宣講”。
其中,“一中心”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總部,目前已特聘13名高水平導師,承擔培訓“百姓名嘴”、宣講、展示等功能。
“百姓名嘴”堪稱宣講核心。無論是以南莫鎮“板凳講習所”為首的“六基地”,還是遍布全市各村(社區)、統一掛牌的“三百傳習點”,都將高度依賴于“百姓名嘴”的發揮。
劉萬春告訴澎湃新聞,海安早在兩年前就已組織實施“百姓名嘴”培育工程。
所謂“百姓名嘴”,旨在用群眾易于理解的語言,把“普通話”翻譯成“地方話”,變“文件語”為“家常話”,把“抽象的理論”具象成有趣的“理論故事”。
在海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體系中,“百姓名嘴”將繼續深入田間地頭、居民小區等生產生活一線,傳理論、傳文明、傳德法、傳文化、傳文藝、傳社科。
海安此次揭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海安此前推廣的“板凳講習所”、“百姓名嘴”等工程,可謂一脈相承的升級版。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并非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整合現有基層陣地,城鄉統籌推進,逐步建立起縱向涵蓋市、鎮、村(居),橫向輻射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海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嚴長江表示。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正是憑借基層宣講模式的率先探索和積淀,奠定了海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系統化創新。
比如在2017年底,海安在全國首創“板凳講習所”模式,即用豐富的表達形式走到田間地頭,生動宣講十九大精神,獲廣泛關注和推廣。
“板凳講習所”原型為“板凳課堂”,由海安大學生村官錢進首創。錢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早一次開展“板凳課堂”是在2016年6月。“當時正值農忙,很多人無法到村部參加黨員活動日”,錢進說,他便帶著本子和板凳到田邊,在一家黨員中心戶的門口,召集大家帶著板凳過來聽課。
錢進介紹稱,這種形式后來備受好評。他便每個月都至少開展一次“板凳課堂”,帶著報紙,帶著黨的最新政策文件等等給大家宣講。
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表示,“板凳講習所”以“講身邊的事,說愛聽的理”為切入口,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培養出了一批草根宣講骨干。
顧國標認為,宣講員們腳上沾著泥土,心中裝著民情,讓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及時落了地,真正打通了向群眾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最后一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