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新華醫院發布兩部微電影
害羞又情緒化的4歲萌寶、“擠眉弄眼”做怪樣的小男孩、不想上學甚至自傷的青春期女孩……當兒童青少年遭遇心理問題怎么辦?最新出品的兩部微電影給大家補上“心理課”。

張勁松教授講述“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和應激應對”心理健康培訓課程。上海新華醫院 供圖
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健委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分別完成了兩部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微電影《知情解意》和《如何不為情所困》,并于8月2日正式向社會發布。
在《知情解意》中,一名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小莉不想上學,一度情緒失控、出現幻覺、自傷,從而出現了一個經常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情緒癥狀——解離性障礙,這是一種喪失完整主觀認知的癥狀。而另一名小學生黃新是一名容易對家長發脾氣、學習馬虎、愛打游戲、經常“擠眉弄眼”做怪樣的男孩,被診斷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對立違抗障礙。此外,還有一名4歲的孩子萌萌是在外害羞、不會分享,在家則情緒化、依賴強的孩子。
據該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勁松介紹,《知情解意》呈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青少年的常見心理問題或障礙,通過人物故事,展現了心理問題背后的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介紹了這些心理問題或障礙的主要原因及評估、干預、治療的常用方法,還闡釋了心理障礙背后的腦科學機制。
另一部短片《如何不為情所困》則以紀錄片形式介紹了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與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開展的“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和應激應對”醫教結合項目,該項目是上海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重點學科建設計劃項目心理和精神衛生-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中一個重要部分。
張勁松進一步解釋,心理問題的出現受到生物學、生理性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等,“當前從臨床上來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對立違抗障礙的患病率很高,值得引起關注。對立違抗障礙的患兒,是一種以持久的違抗、敵意、對立、挑釁和破壞行為為基本特征的兒童行為障礙,在很多家長看來,這常常被當作是性格問題,以為孩子就是頂撞家長、在學校不守紀律,從而沒有得到及時而有效的診療。”
“社會情緒與兒童本人的腦功能有關,也與家庭環境、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密切相關,但兒童及很多照養人和教育工作者還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具體技能。”張勁松進一步表示,從今年暑期就診情況來看,兒童青少年的就診比例較往年有所提高,不少是來自外地的患兒,很多患兒是在學校教師的建議下由家長陪同來就診,“當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地得到了社會的重視,家長能及時送孩子前來診斷治療,這對于心理健康的引導是極為重要的,同時,及時的干預和治療能阻止極端心理問題的發生。”
目前,上海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在上海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研發了一套從學齡前到中學生的“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和應激應對”心理健康培訓課程,這套課程在重點學科項目結題時受到上海市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片中展現了課程的主要內容,培訓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學會識別情緒、管理情緒還有在應激事件發生時沉著應對的策略,以及學生和教師在經過培訓后的收獲與感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