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西國博大火背后:一場并不意外的悲劇?
今年七月剛剛歡度成立200周年慶典的巴西國家博物館,9月2日夜晚突發火災,持續整晚的大火使館藏2000萬件藏品遭受了無可估量的損失,堪稱浩劫。
按理說南半球現在正由冬轉春,天氣逐步轉為溫暖濕潤,氣候因素應不至于對火災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巴西警方也已經介入,就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取證。綜合來看,救災低效,博物館建筑年久失修,館內存有易燃化學物品但缺乏消防系統,以及巴西國博的經費局促等因素對這場火災產生了尤為重大的影響。而在這些因素背后,是近年來巴西政治動蕩、經濟弱勢的宏觀圖景。

第一救援時間低效
救災搶險,第一救援時間的效率尤為重要。據報道,巴西國家博物館火情發生于當天16:00參觀時間結束后,而消防員則在接警后隨即于19:30出動,迅速抵達現場。但是,消防員們卻發現現場的兩個消防栓損壞,只得與里約州供水公司聯系,用水車來回取水。隨至21:00,火勢已經失去控制。可以估算出,在近1個多小時的最佳救援時間里,面對無水可用的情況,消防員實際上能做的極為有限,并未有助于火情的控制。因此,就這一短期行動因素來看,無法在第一救援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巴西國家博物館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
博物館的內部狀況
作為一棟老建筑,博物館的外立面相當堅固,而與之相反的是其脆弱的內部結構。巴西就建筑消防安全的立法出臺于1976年,而此時這座昔日的皇宮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內部并無安裝應有的消防系統。
另一方面,除了木地板等建筑結構因素以外,致力于考古學、人類學研究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本身館藏有大量紙質文獻等可燃物。尤為嚴重的是,由于制作處理標本的需要,館內存有乙醇、甲醛等易燃化學藥品,隨著建筑內部結構、房頂坍塌,進一步讓火勢難以控制。
博物館的經費局促
巴西國家博物館近年來經費資源短缺,使其建筑得不到應有的維修保養。該博物館具備教學科研功能,隸屬于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由巴西教育部劃撥經費。巴西教育部每年下撥給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經費為30億雷亞爾(約49.6億人民幣)。據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迪亞士·杜阿爾特(Dias Duarte)稱,該館從中應得的經費本該是55萬雷亞爾(約90.8萬人民幣),但近三年來只有33萬雷亞爾到賬(約54.5萬人民幣)。
近年來的經費不足,使該館在2015年的時候曾一度處于閉關狀態,場館設施得不到應有的維修,造成建筑墻面剝落、電線裸露。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近期,博物館終于獲得了來自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的2000萬雷亞爾(約3303.4萬人民幣)資助款,原本可以獲得較大改善的博物館卻意外發生大火,這不禁讓人扼腕痛惜。
因此,就長期來看,正因為對文化設施缺乏應有重視,使得這一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承受難以恢復的傷害。

巴西國家博物館不僅是巴西最古老的科學機構,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和人類學博物館。同時,該博物館館址毗鄰2016巴西奧運會的主會場——馬拉卡納體育場,本身也是一棟極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它曾作為巴西帝國時期的皇宮使用,也是巴西共和國制定首部共和國憲法的誕生地。自1892年起,巴西國家博物館及其所有藏品均遷至此地后,雖曾多次更換主管機構,但并未再有搬遷記錄。
9月2日的這場大火,不僅是巴西文化遺產的浩劫,更是對全人類共同文化傳承的巨大損害。而無論后期再怎么補救,大量具備研究價值的文獻資料、藏品已變為一片瓦礫,損失無法挽回。
2018年巴西的政治經濟形勢正處于十字路口。巴西政壇自2016年彈劾前總統以來,一度處于動蕩搖擺之中。不穩定的上層建筑對經濟的反作用明顯,巴西政治上的動蕩使得其經濟難有較大建樹,即便從去年以來曾出現過微弱的良性發展趨勢,但在4月底以來地區經濟不利的影響下,又再次呈現轉弱的態勢。
而在當前的巴西,不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民眾,最為關心專注的就是即將在下個月舉行的巴西大選。這將是一道分水嶺,決定其未來走向,這不僅將影響這個拉美第一大國本身,還將左右整個拉丁美洲今后的發展。從一定意義上看,完全可以用舉棋不定、難以抉擇,又有些焦躁不安來描述當下的巴西。
大火剛剛撲滅,200多年以來精心收集的藏品究竟能有多少幸存還不得而知。對于以此為專業的研究者來說,火災無疑是致命的,他們的研究生涯可能將會因此而終結。而對于巴西、對于拉丁美洲地區,乃至對于全世界來說,這樣的損失都是令人痛心的。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說出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把工作做到細致的究竟能有多少?一系列看似不經意的巧合,造成的損失卻難以估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