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觀察|俄考慮在遠東首次部署圖-160轟炸機,想威懾誰?

圖-160戰略轟炸機可攜帶多種巡航導彈,具備很強的遠程打擊能力。
俄羅斯國防部正考慮在遠東部署圖-160戰略轟炸機,若最后落實,這將是俄首次在遠東部署這種戰略轟炸機。
據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正考慮在遠東地區部署一個由圖-160戰略轟炸機組成的航空團,但尚未作出最終決定。如果最終決定獲得通過,那么這一新組建的圖-160航空團將成為駐阿穆爾州烏克蘭卡空軍基地,阿穆爾州位于俄羅斯聯邦的東南部,其南部、西南部與中國黑龍江省相鄰。
俄可能在遠東部署最新型圖-160M2
有“白天鵝”之稱的圖-160轟炸機可以說是大眾比較熟悉的一款戰略轟炸機,在這次俄烏沖突中雖然出鏡比較少,但也是俄空天軍遠程打擊的主力之一,主要任務是在俄境內發射Kh-101空射巡航導彈打擊烏境內的目標。
作為目前世界上現役的重量最重的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285噸,轉場航程15000千米,為了讓轟炸機具備超聲速突防能力,圖-160采用變后掠翼設計,并配備了4臺推力高達25噸的NK-32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2.05馬赫,作戰半徑7300千米,最大載彈量40噸,彈倉內的旋轉式掛架可以掛載12枚KH-55系列或Kh-101/102巡航導彈,可在距離目標3000千米外發動常規打擊或核打擊。
圖-160轟炸機從1987年開始交付蘇聯空軍,原計劃生產100架,但因為蘇聯解體打斷了生產,到2000年前,包括三架原型機在內,蘇聯/俄羅斯實際生產35架圖-160轟炸機。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擁有19架圖-160,俄羅斯分到了16架,俄羅斯用以資源換取的方式從烏克蘭獲得了8架圖-160轟炸機,烏克蘭留下來的圖-160最終被拆毀。
目前俄羅斯空天軍擁有兩個遠程航空兵師,分別是近衛重型轟炸航空兵第22師和重型轟炸航空兵第326師。在近衛22師隸屬有三個團,分別是駐薩拉托夫恩格斯的近衛第121團、近衛第184團以及駐沙伊科夫卡的近衛第52團,其中近衛第121團是俄軍唯一一支列裝圖-160轟炸機的單位,數量為16架。
目前俄空基擁有68架戰略轟炸機,其中包括42架圖-95系列和16架圖-160,在68架轟炸機中,有50架具備核打擊能力。隨著圖-160漸入佳境,俄羅斯也更多向外界展示其實力。2019年10月,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南非沃特克魯夫空軍基地降落,這是該機首次出現在非洲。2018年12月,該機長途飛行1萬余公里降落在委內瑞拉,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

新制造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
為了增強戰略打擊能力,目前俄羅斯一方面對現役的圖-160轟炸機升級為圖-160M,另一方面生產改進型圖-160M2轟炸機。圖-160M2是圖-160轟炸機的最新改進型,換裝了改進型NK-32-2發動機、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由于采用全新的玻璃化座艙,大幅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經過升級,圖-160M2在作戰半徑、防護水平和打擊能力等戰技指標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提高,核打擊和常規打擊能力都有增強。
2018年初,俄國防部與圖波列夫設計局簽署了首批10架現代化圖-160M2戰略轟炸機的供應合同。2020年2月2日,圖波列夫公共股份公司宣布首架完全現代化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首飛成功(采用之前遺留下來的圖-160轟炸機配件)。2022年,俄首架全新制造的圖-160M在喀山航空工廠的機場成功首飛。按計劃,圖-160M2轟炸機將在2023年開始量產。俄國防部副部長鮑里索夫此前表示,未來空天軍將每年裝備3-4架該型飛機,計劃總共生產50架圖-160M2。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新一代轟炸機PAK-DA的研制進度大概率會進一步推遲,服役更是遙遙無期,圖-160M系列轟炸機將是俄未來空基和力量的核心。
考慮到早期生產的圖-160轟炸機可能在未來10年后逐漸退役,因此未來俄空軍擁有的圖-160M系列的數量為50多架,大概能裝備兩個轟炸機團,除了替換近衛第121團的老式圖-160M,剩下的還可以裝備一個團,駐地會選在前文提到的在阿穆爾州烏克蘭卡空軍基地。
俄為何在遠東部署圖-160
俄羅斯考慮在遠東部署圖-160轟炸機并非一時興起,背后是受俄烏沖突溢出效應、美俄戰略博弈升級和全球核態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不斷追加制裁,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越來越多,重型武器、遠程導彈和戰斗機等進攻性武器不斷增加到軍援清單中,沖突長期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系未來幾年內基本上處于惡化狀態。在這種背景下,資源豐富的遠東地區戰略地位將提升,這兩年俄加大了遠東地區開放和資源開發,這表明俄將加大開發遠東地區的力度。為遠東地區開發保駕護航就需要提升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在這一地區部署圖-160戰略轟炸機則是增強這一地區軍事實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圖-160M2換裝了改進型發動機和電子設備,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
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后,進一步增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比如提出了“太平洋威懾倡議”,針對性提升印太地區的美軍實力,由拜登提出的2024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用于加強“太平洋威懾倡議”(PDI)達到9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40%。雖然美國的“印太戰略”針對的首要國家不是俄羅斯,但在美俄關系惡化的當下,俄羅斯沒有顧慮是不可能的。其實,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后,俄羅斯就已經開始重視加強遠東軍事部署,以應對美國對俄羅斯的新一輪戰略壓縮。
除了威懾美國,還有威懾日本和韓國的考慮。日本借美國重返亞太和推進“印太戰略”,積極提升美日同盟的深化和擴展,與美國的軍事捆綁越來越緊,不僅調整軍事部署,還積極提升軍力,準備大規模裝備遠程導彈,構建導彈防御系統,組建太空作戰部隊,擴充陸海空力量。俄烏沖突后,日本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制裁,還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兩國關系直線下降,在遠東部署圖-160可增強對日本的戰略威懾。韓國方面,雖然俄韓關系沒有惡化到日俄關系的程度,但尹錫悅上臺后,美日韓軍事合作日益緊密,加上韓國近年來也加強戰略力量的建設,不再是俄羅斯可以無視的國家。
最后的一個原因依然有俄烏沖突的溢出效應,即沖突之后,俄羅斯和西方的核對抗更加激烈,核演習、核訓練針鋒相對,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言論也是此起彼伏,核武器部署也有出現了重大變化,俄羅斯已經決定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美國也對歐洲部署的戰術核武器進行了升級,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對核武器的依賴程度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其實,俄羅斯提升遠東核力量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比如加緊建造新一代“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替換太平洋現役的“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
除了戰略導彈核潛艇,俄羅斯海軍還計劃在遠東部署有“末日潛艇”之稱的特種核潛艇。今年2月,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俄羅斯海軍正在遠東為“別爾哥羅德” 號核潛艇建設基礎設施。報道稱,俄正在堪察加半島為能夠搭載“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修建基礎設施。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在堪察加半島組建新核潛艇師的問題“正在研究中”。關于這一問題尚未作出最后決定。按照計劃,該編隊不僅將包括潛艇,還將包括輔助水面艦艇。
“別爾哥羅德”號是在949A型“安泰”級巡航導彈核潛艇12號艇基礎上建造的特種核潛艇,可搭載6枚“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波塞冬”能夠將核彈頭運送到潛在敵人的海岸,一旦在海岸線引爆,引發的海嘯將給附近沿海城市毀滅性打擊,因此攜帶該無人潛航器的特種潛艇被外界稱為“末日潛艇”。2022年7月8日,“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加入俄羅斯海軍。除了“別爾哥羅德”號,俄羅斯海軍另一艘特種核潛艇“哈巴羅夫斯克”號已在2020年下水,據俄媒報道,該潛艇也可以搭載“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該潛艇將與“別爾哥羅德”號一道部署在遠東。
上述核潛艇主要是增強海基核力量,而部署圖-160戰略轟炸機則是增強空基核力量,預計陸基核力量未來也會得到增強,這樣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三位一體”核力量都將得到增強,深刻影響太平洋地區的核態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