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黃金協會:上半年全球央行購金量創歷史新高,預計整年都將保持強勁

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購金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8月1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最新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簡稱《報告》)顯示,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購金量創歷史同期新高,以及全球黃金投資和金飾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全球黃金市場勢頭良好。
《報告》顯示,二季度黃金需求(不含場外交易)為921噸,同比略降2%;不過,包含場外交易的黃金需求總量卻同比增長7%,表明全球黃金市場依舊穩健。上半年全球黃金總需求(不含場外交易)為2062噸,同比下降6%;而包含場外交易的上半年黃金需求總量則達到了2460噸,同比增長5%。
購金需求方面,二季度央行購金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至103噸,主要由于土耳其央行大量出售黃金。即便如此,全球的央行購金需求依舊在整個上半年達到了創紀錄的387噸,二季度的需求從長期來看也表現出明顯的積極態勢,這預示著官方購金需求很有可能在2023年整年都將保持強勁。
全球黃金投資方面,得益于包括美國和土耳其在內的關鍵市場的增長,二季度金條和金幣需求達277噸,同比增長6%;上半年金條與金幣需求總量達582噸。二季度全球黃金ETF流出21噸,顯著低于2022年同期的47噸;整個上半年累計凈流出量為50噸。
具體到中國市場來看,今年二季度中國國內的金飾需求和黃金投資需求環比均出現了明顯下跌。但受去年低基數因素影響,2023年二季度中國國內金飾需求同比仍增長了28%至132噸。
據世界黃金協會分析,與去年較低的基數相比,2023年二季度中國國內金飾需求同比實現反彈;但由于季節性因素、國內金價上漲等因素,二季度金飾需求較一季度環比出現下降。但總的來看,上半年中國國內金飾需求同比增長17%至328噸。
不過,世界黃金協會也表示,中國國內金飾需求尚未恢復至2021年或10年來的平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創歷史新高的金價影響了金飾需求;另一方面,消費者在旅游和其他娛樂方式上的支出增加也搶占了金飾的消費空間。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市場黃金ETF再次流出,資產管理規模(AUM)降至220億元人民幣(50.2噸);上半年共流出約合5.21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持倉減少1.3噸。
“金價上漲2%引發的投資者獲利了結可能推動了本季度的黃金ETF的流出。”世界黃金協會認為,但幅度有限,因為黃金避險需求和人民幣金價的出色表現仍令大部分投資者持有其黃金ETF份額。
此外,在央行購金方面,6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連續第八個月增加。截至6月底,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2113噸,二季度增量為45噸;上半年,中國央行累計報告購金103噸,而在最近的八個月期間累計增儲165噸。
展望后市,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表示,季節性因素預示二季度后黃金需求或將回升。鑒于2022年的基數較低,2023年的年同比增幅有望達到兩位數。金飾方面,各類消費刺激政策或將有助于金飾需求增長,但國內金價的高企等因素可能會對金飾需求的增長造成阻礙。黃金投資方面,市場避險情緒或將為黃金零售投資提供助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