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實施近兩月,各區的落實情況如何?
上海公辦初中實施“強校工程”近兩個月來,各區的落實情況如何?
9月3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教委獲悉,16個區均研制了區域“強校工程”實施方案,為“強校工程”實驗校配備名校長名師或優先把實驗校校長教師納入名校長名師培養對象,積極構建優質資源帶動的緊密型學區集團。
截至8月31日,在名校長配備方面,116所“強校工程”實驗校都配備(常駐)1名前三期市級名校長(含培養對象、特級校長或特級教師)或已申報第四期“雙名工程”領銜人或學員。名師(含培養對象)配備也在加緊進行,其中25所學校已擁有特級教師或前三期“雙名工程”成員。
位于崇明的馬橋中學就是“強校工程”的受益者,2018年出現了5名學生從市區轉回學校的現象。有家長表示:“現在馬橋中學是重點打造的強校工程學校,會越辦越好,我們何必舍近求遠,現在把孩子送回崇明,我們也放心。”
點面結合,各區研制實施方案
“強校工程”已呈現穩步推進的良好開局。
7月2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了關于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的實施意見。近2個月來,各區堅持聚焦“強校工程”實驗校提質增效與面上公辦初中整體提升相結合,整合區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在針對性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區域點面結合的“強校工程”實施方案。
比如,靜安區結合“強校工程”實驗校辦學需求,采用緊密型學區集團辦學、初高中辦學聯合體等多種形式,全面提升5所“強校工程”實驗校辦學水平。該區還把“強校工程”實驗校作為第四期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高峰計劃”實踐校、“攻關計劃”基地結對校,通過專家結對指導、名師帶教、名校長名師培養對象流動等舉措,幫助學校明確發展目標,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水平提升。對于面上公辦初中,該區將加強分類指導,聚焦各校不同的發展重點與提升領域,采取“一校一策”策略,補齊短板、彰顯特色。
又比如,閔行區以“點面結合、區校聯動,項目整合、集約管理,內培外引,分階提升”為實施策略,結合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中考改革建設,確定了一系列重點任務。該區確定由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優質品牌初中學校領銜,探索緊密型、協作型、混合型等多種辦學模式,統籌教育教學、后勤資源,共享師資,共享課程、共享硬件,堅持外部支持與激發學校自主辦學活力相結合,集中優勢資源全方位推進“強校工程”建設。
該區還在對“強校工程”實驗校教育資源調研的基礎上,設計資源配置“一校一清單”三年改善計劃,做到一年有改進、兩年有改善、三年內軟硬件配置明顯提升。針對面上公辦初中,閔行區將通過實施區域“加強初中建設”項目,優化資源布局,做強做優內涵特色,推動區域公辦初中整體辦學質量提升。
再比如,嘉定區將8所“強校工程”實驗校列入區“雙名工程”“種子計劃”基地校,加快名校長、名師和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并成立加強初中建設學術委員會,加強區域層面初中建設項目的學術指導。為滿足中考改革需要,該區將從“強校工程”實驗校開始,分年度逐步完成校舍改造、聽說測試教室、創新實驗室、理科實驗室建設、設施設備更新及特色建設等所需要的資源。針對初中教育短板,嘉定區還確定“四大重點項目”,包括基于中考改革的“學科融合”研究和實踐、基于課程標準的“學生學習”探索和變革、基于大數據的“學業質量”分析與評價、基于共享互惠的“學區資源”配置與優化,提升全區公辦初中整體辦學水平。
目前,上海市教委已依托市教科院組織有關專家,根據“綠色指標”開展增值評估,關注學生學業質量、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家長的滿意度,體現學校原有基礎上的成長性,以“評估-反饋-改進-提高”的方式,支撐每一所學校的長足發展。
下一步,上海市教委將進一步推動落實“強校工程”,依托市級專家指導團隊開展各區實施方案和實驗校三年行動計劃論證,進一步保障實驗校專業力量配備,加強優質資源支持帶動,推進實驗校課程教學改革,將其逐步打造成辦學水平更高的“家門口好初中”。
配置“雙名”,教師家長紛紛點贊
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與“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緊密結合。通過配備和培養,讓每一所“強校工程”實驗校都擁有1名市級名校長(含培養對象、特級校長)、2名名師(含培養對象、特級教師)。各區通過調配校長和骨干教師資源,加強有潛力校長和教師的培育,加緊配齊或申報名校長名師(含培養對象)。
截至8月31日,在名校長配備方面,116所“強校工程”實驗校都配備(常駐)1名前三期市級名校長(含培養對象、特級校長或特級教師)或已申報第四期“雙名工程”領銜人或學員,其中19所學校的校長是前三期“雙名工程”的主持人或學員。
在名師配備上,116所“強校工程”實驗校的名師(含培養對象)配備也在加緊進行,包括配置特級教師、前三期“雙名工程”成員、申報第四期“雙名工程”領銜人或學員,每一所學校的配置和申報量都不少于2人,其中25所學校擁已擁有了特級教師或前三期“雙名工程”成員。不少區教育局表示,還將在第四期“雙名工程”評選完成后,通過區域內跨校調配,進一步保障“強校工程”實驗?!半p名工程”資源的配備。
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與緊密型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緊密結合,由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優質品牌初中學校領銜組建緊密型集團或學區,集中優勢資源全方位支持“強校工程”實驗校建設。
據初步統計,已有23所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含分校)、4所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49所優質品牌公辦初中、14所優質民辦學校、2所區教師進修學院、1所國家改革發展示范中職校參與到“強校工程”實驗校的支持帶動之中。
比如,上海市興隴中學是曹楊二中教育集團成員校,利用集團內部名師的專業優勢,建立專業供需關系,與曹楊二中6名特級教師、4名正高級教師的工作室緊密對接,聚焦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等學科,請專家教師“坐堂問診”,指導教師進行專業診斷,發現優勢,尋找問題,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促使一批有潛力的教師脫穎而出。今年學校將和曹楊二中聯合開設意大利語課程和STEM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和培養科學探究品質的需要。
“強校工程”給位于崇明島中部港沿鎮的馬橋中學帶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馬橋中學將由滬上品牌學校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帶動,后“茶館式”教學等先進教育方法也將在學校生根。在“雙名工程”的強力支持下,馬橋中學推薦了6位教師申報第四期“雙名工程”培養對象,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5%,極大地激活了教師發展的內驅力。崇明區還優先考慮在該校建設英語聽說測試標準化試場、創新實驗室、理化實驗操作標準化試場等與中考改革配套的硬件資源。
教師、校友、家長對學校成為“強校工程”實驗校紛紛點贊和留言,對學校未來有了美好憧憬和新的期許,尤其是家長對學校辦學更有了信心,2018年出現了5名學生從市區轉回學校的現象,有家長表示:“現在馬橋中學是重點打造的強校工程學校,會越辦越好,我們何必舍近求遠,現在把孩子送回崇明,我們也放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