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推動消費引擎再發力

7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但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來自國際國內新的困難挑戰,總需求不足尤其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此次公布的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就是為了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暢通經濟循環,釋放消費潛力。
具體來看,二十條措施突出體現了大眾化、普惠性,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不斷提升群眾消費的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為明確導向。比如,“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落實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減少了老百姓購車時的后顧之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支持了老百姓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范創新發展,引導博物館、文化館、游樂園等延長開放時間”,針對的則是近年來老百姓越來越高漲的文旅消費需求。
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性得以凸顯。無論是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還是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都是為了通過消費拉動需求,依靠內需促進發展。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隨著二十條措施的逐步落地,下半年投資和消費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強。
當然,恢復和擴大消費的前提,還是要讓老百姓兜里有錢。因此,既要穩住市場主體,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積極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也要穩就業,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幫助重點群體解決就業問題。一言以蔽之,唯有優化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促進機制,才能更好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如果說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帶來的是信心和動力,那么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才能把富有含金量的好政策轉化為讓老百姓富有獲得感的好未來。總之,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引擎再發力,才能更好滿足老百姓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