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乎利弊和道德?一文讀懂臨床研究中的安慰劑組
·雙盲試驗是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每個病人分在哪一組,也不知道哪組接受了試驗治療,這也是為了避免來自受試者與研究者的偏倚,所以入組安慰劑真的是隨機的,并不會因患者或者醫(yī)生的主觀意愿而改變。
·入了安慰劑組也不要慌,入了試驗組也不要過于興奮,利弊皆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什么是安慰劑?指在臨床試驗中,不含有效成分或真正治療效果的藥物或治療方法。
中國是腫瘤大國,每年腫瘤新發(fā)病例占了全球的一半左右。
近日,百時美施貴寶(BMY.US)在2023年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大會上公布了PD-1藥物納武利尤單抗(Opdivo,簡稱O藥)聯合化療作為中晚期(III期)胃或胃食管交界處(G/GEJ)腫瘤術后輔助治療的研究結果,即ATTRACTION-5研究,評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化療聯合輔助治療III期胃癌的III期研究。
這是一項在日本和中國內地進行的多中心、雙盲、隨機研究。研究人員為每例患者選擇了合適的輔助化療(替加氟/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療法或卡培他濱+奧沙利鉑),然后將患者完全隨機(1:1)分配到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N+C)組或安慰劑聯合化療(P+C)組,結果入組的755例患者中,377例患者分配到N+C組,378例患者分配到P+C組,但是在D2(胃癌外科治療的標準術式)或更大范圍胃切除術后的患者中,研究未達到無復發(fā)生存期的主要終點,即沒有想象中的獲益。
幾年的臨床試驗以失敗告終,這樣的案例不少,在現實中,醫(yī)生除了被問及這些臨床試驗失敗的原因,還經常被患者或其家屬問到:這些被分到安慰劑組的患者真的都是隨機的嗎?安慰劑組真的只是個安慰嗎?患者是否會被分到安慰劑組而耽誤治療?臨床研究失敗或許比成功多,是不是入了安慰劑組也可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臨床試驗里到處可見的“安慰劑組”。
安慰劑組真是隨機分配的嗎?
臨床研究是一種通過對人類進行實驗或觀察,評估新藥、治療方法或醫(y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學方法。這些研究的目的是提高醫(yī)學知識,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在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通常將參與者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接受新藥、治療方法或醫(yī)療器械的實際治療,而對照組則接受安慰劑或已有的標準治療。
目前的臨床試驗通常采取的是完全隨機雙盲的方式,即將研究對象按隨機化的方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雙盲試驗是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每個病人分在哪一組,也不知道哪組接受了試驗治療,這也是為了避免來自受試者與研究者的偏倚,所以入組安慰劑真的是隨機的,并不會因患者或者醫(yī)生的主觀意愿而改變。入了安慰劑組也不要慌,入了試驗組也不要過于興奮,利弊皆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臨床研究能給患者帶來什么?
先來說說好處在哪里:
1. 有可能得到最適合的治療。試驗用藥經常用最先進的藥物和方案,說不好就真的治愈了。
2. 花費低。入組臨床試驗后治療藥物和檢驗檢查基本都免費,可以幫助一些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3. 通常醫(yī)院都是一床難求,臨床試驗入組患者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試驗有相關的規(guī)定。
也需要同時做好心理準備承擔一定風險:
1. 入組后療效沒有提高或者是無效。入組臨床試驗只代表著有一定概率會得到好的療效,但腫瘤領域很多臨床試驗,并不一定每個都有效,無效的數據也是很常見,所以不可希望過高。
2. 試驗的新藥出現不可預測的毒副作用。這種情況通常見于I期新藥臨床試驗,入組的一般是已經治無可治的腫瘤晚期患者,但整體來說,風險較小。
3. 臨床試驗的中心一般都是大城市的三甲醫(yī)院,小城市的醫(yī)院一般沒有能力開展,所以找對醫(yī)院是關鍵。
4. 入組臨床試驗篩選要求很嚴格,需要收集資料并完善檢查,有時還是要有點運氣,很可能就是沒達到入組標準,最終檢查完發(fā)現不符合標準,耽誤治療時間。
說到底,臨床研究會吸引一部分患者,但當你真正符合入組條件時,又被分入了安慰劑組,有些家屬就會開始產生疑問。
入安慰劑組會帶來哪些問題?
什么是安慰劑?指在臨床試驗中,不含有效成分或真正治療效果的藥物或治療方法。使用安慰劑的目的是研究新藥或治療方法的真實療效,通過與安慰劑進行比較來確定治療效果的真實性。安慰劑在臨床研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評估新藥或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參與者可能會面臨治療延遲的風險。在臨床研究中,新藥或治療方法通常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和批準才能在市場上使用。作為安慰劑組的參與者,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真正的治療,這可能會延誤某些疾病的控制和治療。
其次,安慰劑組的參與者可能會經歷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患者對治療抱有期望,但如果意識到自己并沒有真正接受到治療。這種心理落差可能引發(fā)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治療。
此外,安慰劑組的參與者還需要面對更頻繁的醫(yī)學檢查和監(jiān)測。為了評估治療效果,研究人員通常要求參與者定期接受各種檢查、測量和問卷調查。這可能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負擔。雖然安慰劑很少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安慰劑可能會導致一些輕微的不適癥狀,如頭痛、惡心或乏力等。盡管這些不良反應通常是短暫且輕微的,但參與者仍然需要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并及時向研究人員報告任何不適情況。
入安慰劑組就毫無用處嗎?
加入安慰劑組可能存在一些不便和風險,但也有一些潛在的益處和優(yōu)勢。
為了科學研究和醫(yī)學進步做出貢獻。臨床研究是發(fā)展新藥物、治療方法和醫(yī)療技術的重要步驟。通過參與安慰劑組,為評估新治療方法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幫助醫(yī)學界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治療方式。這種參與可以促進醫(yī)學的發(fā)展,為將來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可以獲得額外的醫(yī)學監(jiān)測和關注。在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會密切關注參與者的健康狀況,并進行定期的醫(yī)學檢查和監(jiān)測。這種額外的監(jiān)測和關注有助于確保您的健康狀況得到全面關注,并可能提前發(fā)現其他潛在疾病。
提供了一種更深入了解自己疾病和治療的機會。在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會向參與者提供關于研究目的、設計和進展的詳細信息。這使參與者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面臨的疾病,并可能學到一些有關治療的知識。
獲得額外的醫(yī)療資源和支持。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通常會為參與者提供相關的醫(yī)療咨詢、指導和支持。患者可以與專業(yè)的醫(yī)療團隊進行交流,并獲得他們的專業(yè)意見和建議。這提供了額外的資源和支持網絡,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處理自己的疾病。
我們有答案了嗎?
參與臨床研究并進入安慰劑組是否虧待參與者,并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參與臨床研究是一種對個人和社會都有潛在影響的決定,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充分了解相關信息,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就可以了。
(作者唐東方,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胸外科主治醫(yī)師,杜克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課題。)
參考文獻:
[1] 史宇. 安慰劑鎮(zhèn)痛與反安慰劑致痛的神經腦網絡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9.
[2] 張文彩.基于負性情緒安慰劑效應對“信則靈”的實證闡明[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
[3] 張文彩,袁立壯,陸運青,羅勁.安慰劑效應研究實驗設計的歷史和發(fā)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08)
[4] 張友春,葉婉萍,梁震野.反安慰劑效應與醫(yī)院藥學服務的探索[J].中國藥師,2010,13(09)
[5] 張瑩,黃希庭.關于安慰劑效應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8(01)
[6] 王敏駿,《安慰劑是否真的有效》.2009.06
[7] 英國《焦點》月刊9月號文章:《安慰劑效應之謎》(作者:羅伯特馬修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