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調查|哪些關于友情的書曾經感動你
7月30日是國際友誼日。如《老友記》中彼此依靠、互相愛護的友情經常被人羨慕,漫長而孤獨的人生里,友情總會不期而至,在一些時候將人拯救。你讀過哪些關于友情的書,曾經十分打動你?
兔兔:
我想推薦一本比較特別的關于友情的書,就是石黑一雄的《克拉拉與太陽》,它特別的地方在于這本書描寫的并非是人與人的友誼,而是人與機器人的友誼。

《克拉拉與太陽》,【英】石黑一雄/著 宋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年3月版
許多關于模擬人類的科幻小說都熱衷于描寫由冰冷的機械所造就的物體怎樣擁有并發揮無限接近于人類的感情。克拉拉是父母為病重的女兒喬西購買的智能仿生人,既是陪伴,也是取代:他們對失去女兒這件事充滿恐懼,于是希望能夠購入一個智能機器人,一旦女兒死去,便讓機器人模仿女兒生活,作為女兒生命的延續。
克拉拉在此時被選中。她是一個太陽能機器人,太陽給予了她“生命”,而她的生命的使命便是陪伴喬西。無論快樂還是悲傷,她始終是喬西最忠實的伙伴。書中最打動我的情節是克拉拉獨自前往麥克貝恩先生的谷倉向太陽祈禱,即使那條路上充滿著未知和艱險:她要去為喬西祈禱,用她的信念和真摯的感情換回喬西的生命。
喬西奇跡般痊愈,而最終克拉拉也離開了這個家庭,被送往了回收的地方。很難說機器人與程序是否最終懂得了愛與友情,但當她對太陽兩次祈禱時,她的存在便是愛本身。“謝謝你選擇了我。”克拉拉對感情的忠貞、通過付出所產生的巨大能量,都在字里行間里透出太陽般金黃色的光芒。
猴人王:
關于友情的書,我要推薦的是《那不勒斯四部曲》。這部小說講述了兩位女主人公——萊農和莉拉——從童年到青年時期、一直到老年的人生。小說是以萊農為第一人稱所寫,寫了她的成長過程和心理活動,以及她記憶中她的天才女友莉拉的人生。

《那不勒斯四部曲》,【意】埃萊娜·費蘭特/著 陳英/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一人稱是這本小說很巧妙的一點,因為主人公實際上是萊農和莉拉二人。這使得萊農的形象是豐富的、復雜的,她的情感是讀者可以直接讀到的,因而更有代入感。但莉拉好像始終是萊農眼睛里的莉拉,所以她的形象既清晰又模糊:她好像很清晰,在萊農眼里她一直很堅定,很有行動力;但同時又模糊,當萊農困惑的時候,當萊農覺得她離莉拉遙遠的時候,讀者也這樣覺得。
這部小說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兩個性格差異極大,又各自都非常豐滿的女性形象。萊農讓我們更有代入感,她會有很多脆弱的、復雜的一面,但莉拉好像始終勇敢、一往無前、知道自己要什么,既具有攻擊性又具有自毀性。萊農更接近普通人,有不足、有缺陷,而莉拉有時就像一個女英雄。但作者也會在許多細節里暗示,莉拉并不是萊農眼中的那個非常清晰、完整的形象,“界限消失”的斷裂感是她人生的一個重要主題。她有自己的游移和掙扎,但這些都處在一個故事中相對模糊的后景,而不是前景。前景是萊農的心理活動。
這部書里描寫的友情非常動人,比書里寫到的其他任何一種情感都要更加真摯動人。她們分別戀愛、結婚,但她們對彼此而言始終是最獨一無二的。同時,作者描寫友情時又能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友情的復雜性。她沒有描寫一段完美無缺的女性友誼,她沒有避諱友誼中那些真實的嫉妒、猜忌、不信任甚至惡意。
我們從萊農的視角下會覺得莉拉是她的天才女友,但事實上她們互相認為對方是自己的天才女友。她們會時刻把對方作為自己人生的一個坐標,這種坐標既是攀比的,也是激勵的。通過這個人生的坐標,或者說人生的鏡子,她們從對方身上折射到了“我是誰”,確立自我,然后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她們既從對方身上獲得力量,同時又在不斷地掠奪對方的力量。她們對于對方而言是這樣特殊而復雜的存在。這也是這部書最打動我的地方。這是我讀到描寫友情最好的一部書,它豐富、細膩而且深刻。
嗷嗚嗷嗚的miumiu:
我想推薦《絕代雙驕》。二位主人公的感情并不能算是典型的“友情”,因為他們是血脈相連的孿生兄弟——然而出生后即在陰謀下被分離、成長環境的極大不同使二者天差地別,與陌生人無二。聰明伶俐、邪性十足的“小魔星”小魚兒面對翩翩如玉的“無雙公子”花無缺總是束手無策,在后者被賦予殺死自己的使命下也經常只能落荒而逃。

《絕代雙驕》(全三冊),古龍/著,珠海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在這種悲劇式的命運安排下,二者卻逐漸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在惡人谷長大的小魚兒,自小接觸的就是惡毒陰險、復雜多變的江湖社會,因此對品質高潔、氣質優雅的花無缺內心既是羨慕、嫉妒,也有著純粹的敬佩和向往;而花無缺也逐漸開始迷惘,一個自由瀟灑、無拘無束、有趣又有勇氣的朋友,為何一定要是自己生來就必須殺死的人?二人在最終決戰前共同做了三個月的無戰約定:在這期間,他們只做朋友,不做對手。畢竟他們都認為,如果不是宿敵,那他們將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武俠小說中,朋友與美酒構成了一些浪漫化的江湖本色。謎底的揭開,自詡為天下第一聰明人的小魚兒最終成功破局,和失散多年的親兄弟相認。這本書打動我的正是在必將針鋒相對、你死我活的命定敘事中,截然不同的二人如何在不斷的交鋒中彼此認可、成為摯友,而這種真切的友情又是如何突破多年來個人接受的固化的認知、自上而下的權力的威壓,最終力挽狂瀾、與命運抗爭成功。
JY:
我推薦關于友情的讀物是波伏娃的小說《形影不離》。這本小說取自波伏娃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小說中的兩位主角希爾維和安德蕊正是波伏娃與她少時最好的朋友扎扎的縮影。

《形影不離》,【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 曹冬雪/譯,浙江教育出版社·磨鐵/大魚讀品,2022年2月版
少時的安德蕊聰明、叛逆、不按常理出牌,這些特質深深地吸引著“乖孩子”希爾維,她們成為了形影不離的朋友。而后來,隨著年歲漸長,希爾維逐漸有資格“成為”安德蕊,而安德蕊卻在不斷地被馴化中逐漸磨平了棱角,最終以病死的方式達成了與這個世界的“和解”。安德蕊和希爾維的故事容易讓人想起另外一部小說《我的天才女友》,是否在許多女孩的記憶中,都曾經有過這樣一位讓自己羨慕和想靠近成為的好友?當夏天的風終于吹過,當少女們都已長成大人,當世界在她們的眼中早已祛魅,那些共同成長的經歷卻仍會歷歷在目,因為“我”的成長中有“你”的影子,正如扎扎雖然早已去世于波伏娃21歲那年,但扎扎的生活態度和扎扎的死亡帶給波伏娃對世界看法的改變卻影響了她的一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