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叮!你有一份“中韓交流季活動日歷”等待查收



活動日歷
隔海相望的中韓兩國,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一直以來有著密切的聯系與往來。早在高麗王朝時期,中韓繪畫便有著深刻的交流,中國的文人畫思想、建立畫院的意識也逐步在韓國流傳開來。本次“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將作為中國民間繪畫的代表之一蘇州桃花塢年畫與韓國民畫匯聚一堂,共同展出六十一幅中韓民間繪畫藝術作品,供大家近距離欣賞兩國民間繪畫的獨特魅力。除中韓民畫外,本次交流展還將展出服飾、手工藝等多種展品及展覽相關的課程活動體驗,歡迎各位觀眾走進吳博,一起感受中韓文化交流和諧與合作的藝術之美!
韓紙盤制作體驗課程

韓紙(??)質地堅韌 、光潔,受墨微滲有韻,宜書宜畫。看似柔軟輕薄,卻“韌如絲”的韓紙需經過數道復雜的工序制造而成,精湛的工藝凝聚著造紙匠的精誠用心,無論是創始之初的古代還是現代在很多領域發揮著作用。在現代,韓紙不僅可以用來制作盤子,書簽,紙燈、人偶等各式各樣精致典雅的工藝品。本次課程,將通過韓紙盤的手工工藝體驗,帶您了解韓紙的制造過程和使用途徑,快來參與吧!
主講人:王凱齊 孫瑤 吳文化博物館
時間:
7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0:30)
7月30日周日下午(2:00-2:30)
9月3日周日下午(2:00-2:30)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一樓教育中心彩虹教室
人數:10組親子(一大一小/家長與小朋友均需預約)
報名活動:第一場可直接點擊小程序卡片預約
文心印記——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體驗課程
中國蘇州的桃花塢木版年畫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由繡像圖演變而來,是一種發源于民間、成長于專業、趨向雅俗共賞的美術形式,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它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正在重新得以煥發。本次體驗課程,將著重關注繪畫、刻制、印刷年畫《一團和氣》與兔年生肖年畫《嗨皮兔友》,更直觀地讓大家欣賞并了解桃花塢年畫的作品,以及運用傳統的雕版印刷術制作年畫的工藝過程。
第一場

授課時間:
8月5日周六下午(15:00-16:30)
主講人:杜洋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博物館副院長 副研究員
人數:20人(青少年及成人)
地點:吳中博物館一樓教育中心
報名活動:詳情請見官微后續推文
第二場

授課時間:
8月20日周日下午(15:00-16:30)
主講人:喬蘭蓉 桃花塢木版年畫非遺技藝蘇州市代表性傳承人
人數:20人(青少年及成人)
地點:吳中博物館一樓教育中心
報名活動:詳情請見官微后續推文
時間旅行燈

時間旅行燈的創意源自于韓國的傳統燈籠——青紗燈籠。從朝鮮后期開始,多在民間婚禮上出現,具有祈愿宇宙萬物和諧、全新出發的寓意。時間旅行燈上的圖案是韓國全羅北道省會“全州”的地標韓屋村的“慶基殿”,慶基殿中保存著朝鮮時期第一代王的畫像,圖案上建筑物的窗戶被做成了一個個小孔,燈光將從這些小孔透射出來,別有一番風味。
授課時間:
8月12日周六下午(15:00-16:30)
8月13日周日下午(15:00-16:30)
9月2日周六下午(15:00-16:30)
主講人:孫瑤、王凱齊 吳文化博物館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一樓教育中心大教室
人數:20人(青少年及成人)
報名活動:詳情請見官微后續推文
中韓服飾文化體驗

韓國的傳統服裝稱為“韓服”。以前韓國人平時特別愛穿白衣服,故而有“白農民族”之稱,但是韓國人也會在不同的時間、場合綜各式各樣、色彩華麗的韓服,并戴上相應的帽子?;旧?,男式韓服分為韓服褲與韓服上衣,而女式韓服則分為韓服裙與韓服上衣,并根據不同的季節縫制不同的式物,發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服飾文化,不同季節的衣物布料材質也不相同。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萌生于江南水鄉,孕育于稻作文化,是吳地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積淀,是漢民族服飾的杰出代表。因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常被贊譽為“蘇州少數民族服飾”。千百年來,一代代農村婦女在勞動中,創造發展了包頭、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襠褲、卷膀、百衲繡花鞋等獨特的水鄉婦女服飾。隨年齡和季節的不同,產生豐富的變化,色彩對比鮮明、艷而不俗,服裝剪裁得體,裝飾性很強,具有強烈的風格特征。
當蘇州甪直水箱婦女服飾遇上韓國傳統韓服,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小吳為大家準備了中韓兩國的傳統服飾,邀請大家來到博物館體驗變裝打卡的樂趣!
時間:9月3日周日上午10:00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二樓公區
人數:10人
報名活動:詳情請見官微后續推文
韓國民畫體驗課程

主講人:秋善馨sonhyoung choo ,2023 韓國民畫協會上海支部 支部長
時間:
8月26日周六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8月27日周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30)
9月9日周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9月10日周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一樓教育中心大教室
人數:25人
報名活動:詳情請見官微后續推文
17-19世紀,韓國民畫作為老百姓享受的大眾美術在民間廣泛流行,由于不需要專門的技術或才能,所以普通老百姓們也可以親自繪畫,并從中享受藝術帶來的快樂,其藝術風格和繪畫樣式都各有不同,蘊含著通俗性和現代性。本次課程由來自韓國的秋善馨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感受韓國民畫的魅力,體會充滿獨特與個性的抽象藝術。
特展信息

展覽名稱: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
展覽時間:2023年7月25日-2023年9月10日
展覽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二樓吳頌展廳
本次“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展期自2023年7月25日至2023年9月10日,歡迎觀眾前往吳文化博物館二樓吳頌展廳觀展。展期內,吳文化博物館將策劃舉辦更多豐富的中韓文化活動,為觀眾帶來多彩的文化交流體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