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0后旅行博主告訴你,最“人文”的上海在這里
晚上8點30分,Kyle才剛剛下班,我們的采訪在搖搖晃晃的電車里,在斷斷續續的電流聲中進行。
我忍不住說,Kyle,你真是個大忙人。他無奈解釋,這就是“大廠人”的常態。
2010年,Kyle從天津來到上海,就讀于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后,他留在上海工作,成為了一名“新上海人”。 同時,和很多愛打拼的年輕人一樣,他進入了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工作。
工作雖然繁忙,但在屬于自己的時間里,Kyle仍然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嗨,我是你們的復旦學長Kyle。上海人新年的一份驚喜,應屬于元旦新開業的徐家匯書院,新館外如方盒,內有乾坤,滿載著徐家匯的過去和未來……”“嗨,我是你們的復旦學長Kyle。菜場是一座城市最有煙火氣的地方,一把小蔥,一塊豆腐,平淡的煙火日常中,蘊藏著生活的本味和驚喜……”“嗨,我是你們的復旦學長Kyle。和我一起穿行在洋房里弄的煙火氣里,發現那個字里行間道不盡的魔都上海”……
在社交媒體蓬勃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因為一個視頻、一篇文章,甚至一張照片而愛上某個地方,而Kyle就是一個旅行博主、“種草”達人,他走遍上海的各個角落,用鏡頭捕捉這座城市動人的紋理。在他的作品中,上海這座城市總有讓人心頭一暖的瞬間,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驚喜,總有讓人忘不了的味道和情緒,總有道不盡的精彩人文故事。
所以不要對生活失去好奇心,就像他給自己取的昵稱一樣——“Kyle腳步不停”,用雙腳丈量世界,步履不停,才能發掘身邊遺落的美好。

Kyle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喜歡探索城市,尋找值得“種草”的角落。(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Kyle提供)
以下為采訪內容:
IP SHANGHAI:是因什么樣的機緣來到上海工作和生活的?
Kyle:我是2010年到復旦大學讀書,2018年畢業之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現在是新上海人。上學的話其實沒有刻意去選讀什么專業,所以考上社會學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社會學可以干啥,但學著學著,我還挺喜歡的,畢業的時候,這門學科已經被很多人認識了。
IP SHANGHAI:從什么時候開始愛上攝影?平時喜歡拍哪一類的作品,愛用什么設備?
Kyle:讀大學的時候愛上了攝影,那個時候其實也沒有真正研究過什么參數、系數的,所以我算不上是“技術流”,只是久而久之拍得越來越多,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一直比較習慣用佳能的單反。



Kyle從大學時代起就開始了自己的攝影之旅。
IP SHANGHAI:探索上海這座城市的時候,有沒有某一個地方是你經常喜歡去的?
Kyle: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是步高里,舊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就在田子坊后面的一條街上,那里沒有很商業化,還可以看到本地人生活的痕跡。我去的時候,那里正在開展社區治理和改造,比如把以前亂停車的地方改成了居民可以晾曬的空間。我喜歡把這些有趣的細節記錄下來,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作品。


Kyle最喜歡步高里,那是上海舊式石庫門里弄住宅的代表之一。
IP SHANGHAI:您的“人文上海”系列很受網友的喜歡,照片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為什么會想做這個系列?
Kyle: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值得去發現的地方,像上海就有很多特色街道和民居,比如安福路、武康路,它們之所以被很多人追捧,是因為那里雖然是上海很有代表性的時髦街區,但你抬頭一看,又能看到陽臺上的居民們保持著另外一種充滿煙火氣的生活狀態,這種對比感令人感慨,所以很多人覺得我拍的照片更像視頻,會讓人靜下來去感受城市的另一面。



上海有現代化的一面,也有很多煙火氣的角落。
IP SHANGHAI:探索這些老街坊的時候,是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Kyle:在這種老街坊拍照,最重要的是不要打擾別人,當別人覺得你影響到他的時候,一定要立刻停止。如果想要去拍一些很細節的東西,一定要征得別人的同意。



拍攝老街坊最重要的是不要打擾別人
IP SHANGHAI:您的“上海寧”系列也很有意思,除了照片外還會配上一段采訪故事,可否介紹下制作這個系列的初衷?為什么把鏡頭對準了小攤主?
Kyle: “人文上海”是一個宏觀的敘事場景,與之不同,“上海寧”這個系列是去年開始拍的,關注的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普通人,在一個更微觀的場景中去展現,比如延慶路上的隨意飲食店、老周雜貨鋪、舊物市場等等,所有這照片都是在征求店主同意后拍攝的。拍的時候我還會和他們聊天,其實不太像新聞采訪,更像朋友之間的交流和對話。我覺得上海的底色還是城市里的普通人,職業身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自己的熱愛,努力在這個城市里生活。






城市里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
IP SHANGHAI:拍攝過程中,需要什么技巧嗎?
Kyle:我的習慣是,先觀察店主的狀態,如果這時候正好不忙,可以跟他搭話。一般來說,店主們都挺配合的,我也會給他們看我以往拍的照片,介紹我的拍攝目的。我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在這座城市里生活的感受。其實還挺有意思的,比如有一次我拍一家二手書,店主帶我參觀了他的藏書閣,他會跟我介紹這些書是怎么一本本被發掘,怎么賣出去,他還跟我分享為什么要做一個“舊書節”等等。在這些故事里,我能感受到一個愛書之人的情懷和熱愛。它不是宏大敘事和媒體視角的事件,是活生生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藏在街頭角落里的舊書攤、二手書店,上海還有許多愛書之人。
IP SHANGHAI:和這些“上海寧”打交道,您覺得小攤主身上比較可貴的地方是什么?
Kyle:他們有很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在這個城市里的生活方向和追求,甚至有些時候會讓我這樣的打工人羨慕他們能有這樣一份自己的小事業。比如前面提到的二手書店的攤主,他們祖祖輩輩都是讀書人,二手書事業對他的家族來說已經延續了好幾代,但賣舊書其實不賺錢,之所以堅持去做,完全是因為店主有自己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桿和維度。后來老房拆遷,街道給他搞了一個小辦公室,讓他把書搬過去了,家族事業得以延續。
拍攝這個系列后,我覺得生活中多了更多的朋友,在城市里有了更多的落腳點。未來某一天再走到這些地方,我還可以跟身邊人分享這些有意思的故事。




小攤主們有很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在這個城市里的生活方向和追求。
IP SHANGHAI:在您的眼中,上海是一座怎樣的城市?有什么與眾不同的魅力嗎?
Kyle:多元和包容,是我一直以來對上海的深刻印象。這里有很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座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也是為什么我選擇來上海的原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