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坂直美恢復網球訓練,她能否再創“媽媽選手”的傳奇?
4屆大滿貫冠軍大坂直美,現在成了新手媽媽。
今年1月,她在澳網開賽前低調退賽。幾天后,她在社交網站宣布,自己即將迎來第一個孩子的降生,6個月后她誕下女兒,并給其取名:Shai。
小姑娘剛出生就被打上了網球的印記,大坂直美不僅為她繡了網球拍和網球主題的嬰兒服,更是在生產半個月后就開始恢復訓練。“我真的很想念打球的感覺。”她在接受《Vogue》采訪時表示。
如果能夠如愿,那么大坂直美將成為又一位“媽媽級選手”。越來越多產子后復出的案例,也證明了女子網球選手的選擇正在變得多元化,她們可以更加自由地決定自己的人生。

大坂直美
眾多網球名將都已成為母親
“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我離開了網球,結果,卻對這項我從事的運動找到了新的熱愛和感激。”
在個人社交媒體上,1997年10月16日出生的大坂直美吐露心聲,并配上了一張超聲波拍攝的腹中嬰兒圖像。
她說自己意識到了人生的短暫,不應該把任何時刻都看作理所當然,每一天都值得感恩,每一天也都是冒險。
“對于未來我是如此充滿渴望,其中之一就是我的孩子來看我的比賽,然后告訴別人:那是我的媽媽。”
作為2019和2021年兩屆澳網女單冠軍,大坂直美的“英年早育”并不是特例。過去15年里,細數12位在墨爾本公園球場捧杯的女單冠軍,除了2020年的肯寧和今年的薩巴倫卡,其他10位都已經成為了母親。
2008年的冠軍莎拉波娃在3年前退役,去年夏天生下兒子西奧多。作為莎娃的“一生之敵”,四屆澳網女單冠軍小威廉姆斯在2017年9月迎來女兒奧林匹婭。甚至在懷孕兩個月的時候,她還參加了澳網,并以不失一盤的成績舉起了獎杯。

小威廉姆斯
當2011年賽會冠軍克里斯特爾斯在羅德·拉沃爾球場高舉獎杯時,她的女兒杰達已經3歲半了。2012和2013年的冠軍阿扎倫卡則是在2016年底生下兒子里奧。
而2014年冠軍李娜,則分別在2015年6月和2016年12月迎來了女兒和兒子的降生。
2016年冠軍得主科貝爾在2022年美網開賽之前宣布退賽,理由和大坂直美一樣也是懷孕。在退賽聲明中,她幽默地表示自己非常想要參加美網,但覺得2打1“不太公平”。
2018年賽會冠軍沃茲尼亞奇在2020年退役,2021年生下女兒奧利維亞,去年10月和丈夫大衛·李迎來了第二個孩子詹姆斯。2022年,巴蒂在澳網奪冠后不到兩個月就宣布退役。今年年初,26歲的她宣布懷孕,7月初生下了兒子海登。

阿扎倫卡
產后復出也需要面對諸多問題
許多網球選手為了懷孕生產而告別了網球生涯,但在巡回賽中,還有很多“媽媽球員”依然沒有放棄征戰。
33歲的阿扎倫卡、35歲的T·瑪利亞、35歲的皮隆科娃、38歲的茲沃娜列娃、33歲的葉弗吉尼亞·羅迪娜、36歲的米爾扎、36歲的斯特里科娃、28歲的斯維托麗娜、26歲的泰勒·湯森德……如今,做出這一選擇的人已經越來越多。
但和數量更為龐大的“奶爸選手”們相比,毫無疑問,女性球員在面對生育問題時的困難和復出時的挑戰,必然要更大也更加難以克服。
從懷孕之初,她們就要細心地照顧身體,生產過程也具有極大的危險系數。生產后,新母親的身心各方面都需要調整,同時還要承擔起照顧嬰兒、喂奶、換尿布等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拿起球拍重回球場,就像湯森德所說的那樣,“比經歷一次重大傷病回歸還要麻煩和艱難。”

泰勒·湯森德(左)
孕期加上產后恢復,即便是對于身體素質上佳的球員來說,也至少需要10個月到1年的時間。想要重新拿起球拍,媽媽們不但需要找回當初的球感,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健身房里,去找回曾經擁有的耐力、爆發力和柔韌性。
與此同時,在心理層面,她們還要面臨可能出現“產后抑郁”——激素分泌的波動會帶來情緒上的不穩定。而在訓練當中,她們也可能因為水平的難以恢復,而產生巨大的挫敗感。
這是一個無比煎熬的過程,1996年出生的湯森德就對此深有感觸。
相對于其他在“30+”年齡上懷孕生子的女性球員,她懷孕生子的年紀相對年輕——2020年10月宣布懷孕,2021年春天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之后,她用了13個月的時間來調整自己,一直到2022年4月才重回賽場。
“你需要做很多身體上的工作,還要不斷鼓勵自己‘你可以’。這種折磨不是一下子涌上來的,而是一浪又一浪的,有的時候你會充滿自信,有的時候卻像是被打入水底。”

沃茲尼亞奇(左)
她說,自己需要在一天24小時內努力回應一個嬰兒的所有需求。這種身體、精力和心理上的消耗讓很多女性球員望而卻步。不過,當她們完成了成為母親的心愿之后,那顆仍然屬于網球的心又開始激動起來。
前澳網冠軍和世界第一沃茲尼亞奇,就在闊別賽場3年并擁有了兩個孩子后,于今年6月宣布重回賽場,“我想告訴我的孩子們,無論你的年齡或角色如何,你都可以追求你的夢想。”
已經有“媽媽球員”做出榜樣
每個“媽媽球員”都對未來抱有巨大的期待,她們不只想要證明自己,更是想要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2017年,小威在懷孕的情況下獲得澳網冠軍,2016年,阿扎倫卡也曾在懷孕一個多月的情況下連續斬獲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兩站大賽的冠軍。生下孩子之后,她們也都沒有停下腳步。
作為女子網壇的傳奇選手,去年在美網退役的小威在過去幾年中,一直領銜著女子網球界的“媽媽團”。2018年復出之后,她一共拿到了兩個溫網亞軍和兩個美網亞軍。

皮隆科娃
2020年的紐約,共有9名“媽媽球員”參加美網女單正賽,小威和阿扎倫卡、皮隆科娃闖入女單八強,創下了公開賽時代以來的一項紀錄。
贏下女單1/4決賽后,39歲的小威在全場1萬5000名觀眾面前說道:“這場比賽向我們展示了媽媽們到底有多么堅強。當你生下一個孩子,老實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么事還能難得倒你。”
而在小威之前,克里斯特爾斯也曾提供過很好的榜樣。
由于傷病原因,1983年6月出生的比利時人在2007年5月宣布退役,9個月后她生下大女兒杰達。2009年,離開賽場兩年后的她在春天宣布復出,并在美網奪冠,成為美網歷史上第一位以非種子身份捧杯的球員。
同時,她也成為了自1980年的埃文·古拉貢·考利以來,第一位贏得大滿貫的“媽媽球員”。頒獎儀式上,她一手抱著獎杯一手抱著女兒的場景,也成為了賽事歷史上的經典畫面。

克里斯特爾斯
在成為媽媽之前,克里斯特爾斯只在2005年拿到過美網冠軍,但成為母親后,她在2009和2010年兩度在紐約奪冠,并于2011年在澳網捧起了女單冠軍獎杯。
2020年,已經有了3個孩子的她在迪拜再次復出。盡管這次復出從成績上來說算不上成功,但她依然充滿動力,“網球更像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驅動器,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打出一些很棒的比賽,這就夠了”。
在這些前輩們的引領下,湯森德在2022年9月的美網闖入女雙決賽,2023年1月搭檔穆罕默德捧起阿德萊德公開賽女雙冠軍。今年法網,她搭檔2021年美網女單亞軍費爾南德斯收獲了法網女雙亞軍。
賽后,她說要把這份榮耀送給女兒,“我想告訴她,媽媽到底有多么努力才走到這里。”

大坂直美
WTA新規幫助更多女性重回賽場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女性球員開始將人生的選擇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成功榜樣所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擁有澳網、溫網、美網3座大滿貫冠軍的科貝爾,就曾經在尚未懷孕時和阿扎倫卡、克里斯特爾斯討論過相關問題,她們的回復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們都看見了媽媽選手能夠回歸并且贏得大滿貫,希望我也能成為其中一員,以激勵更多的新媽媽回歸,來做她們熱愛的事”。
而在個體不斷追尋自我的過程中,組織機構也在對規則進行相應的改進。
按照之前WTA的規定,球員在受傷、重病或懷孕時可以凍結其世界排名,但要求其至少6個月內不能參賽,同時要在3年內回歸。復出的球員可以在一年內用保護排名參加8站比賽,但這個排名不能被用于種子席位的定奪。

大坂直美
然而當2018年,擁有23座大滿貫冠軍的小威復出之后,2017年夏天排名世界第一的她是否應該被列為種子球員,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
隨后在2019賽季,巡回賽引入了一套特別排名保護規定。
在這個新規定當中,球員在離開球場超過6個月但少于12個月的情況下,一年內可以憑特別排名參加8站比賽,12個月以上未參加比賽的球員,可在一年內使用特別排名參加12站比賽。
如果球員因懷孕或者身體原因離開球場,則特別排名的有效期為3年。對于懷孕的球員,起始日期從孩子出生后計算,因領養、代孕或是監護人責任而無法參加比賽的球員,其特別排名使用期限為2年。
回歸球場后,球員可在參加的前8站比賽中使用特別排名參與種子排位;如果使用特別排名獲得種子席位,她將作為“額外種子”在首輪對陣一位非種子選手,“額外種子”并不影響其余種子球員的簽位。

WTA的新規為“媽媽球員”的復出降低了難度。
不難看出,這一政策給了“媽媽球員”們更多的保護,讓她們有足夠的時間度過孕期,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到更加合適的狀態之后再復出,同時也降低了她們復出后一段時間內的比賽難度。
“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回到巡回賽,這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想繼續打球,我覺得沒什么可以阻止你去做這件事情。”皮隆科娃表示。
她說自己原本沒有回歸球場的打算,但是特別排名保護規定讓她重新燃起了熱情,這讓她得以在33歲“0世界排名”的狀態下參加美網正賽。
至于大坂直美,她也能夠利用到這一規定。本周她排名WTA積分榜第441位,只要恢復狀態正常,明年的澳網,她絕不會爽約。
“能夠有機會重新上場,我真的非常激動。我從3歲就開始打網球,后退一步,你會發現這項運動更加的美好。現在我非常想要看到球迷,無比期待一個新的旅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