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內蒙古填志愿,“拼的就是心跳”
7月15日,18歲的王明琛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賭局”,“感覺一輩子心跳最快的幾十秒都留在了那天”。
王明琛用“賭博”來形容自己填報高考志愿時的驚險與刺激。北京科技大學在內蒙古計劃招生103人,在填報志愿的數個小時內,王明琛的分數始終排到85名上下。原本以為穩穩上線的他,在志愿填報系統關閉前的1分鐘慌了神,他的排名已經被擠出百名外。
緊急時刻,他決定將目標換到更為穩妥的東華大學,在系統關閉前的1秒鐘提交了信息,發抖的手哆嗦著不斷點擊著刷新鍵,然而,學校的頁面并沒有顯示他被錄取。“完了,沒報上。”王明琛徹底懵了,他只記得那一刻自己極度缺氧,呼吸都上不來。
“快換回北京科技大學頁面。”報考老師也顯得很緊張。
“進去了!進去了!”媽媽激動的聲音穩住了他的思緒,他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成功錄取。驚魂未定的他出了一身冷汗,與開心相比,王明琛更后怕,“如果那1秒鐘提交失敗,北京科技大學的排名還是掉到百名外,我真的要崩潰了”。

王明琛的錄取頁面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自2006年起,內蒙古開始實行“動態排名、精準定位”的網報志愿模式。考生在填報志愿的同時可以看到在填報院校中的動態排名,根據院校既定名額和自身所在的區間選擇“保留”或者“更換”,在整個過程中,名次也是不斷變化的,有人退出,有人進入。填報時間截止時,若排名在院校錄取計劃內,就能即刻看到錄取信息,反之,則意味填報失敗,只能參加更低批次的填報,或者復讀。
這種網報模式更像是“心理上的博弈”,透明公開的不斷變更著的排名信息無時不挑戰著考生心理素質的極限,不到最后時刻,誰也不知道最終結局。
2025年,內蒙古全區將采取平行志愿模式,全國獨一份的高考志愿填報模式也將被封印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撿漏”成功
在內蒙古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高考結束后,王明琛便已經開始聯系當地口碑較好的高考志愿報考機構。
在他看來,機構能最大化利用分數,為考生圈定出最精確的院校范圍。同時,報考老師能根據多年經驗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并快速給出調整方案,這也避免了保底院校都沖不進去的尷尬局面。
最終,王明琛花費3000多元選擇了市里最大的報考機構,從出分后學校、專業的挑選,再到報考當天的操作指導,全程由老師一對一進行對接負責。此外,在報考當天,機構還會額外增派一位助理,來幫助報考老師收集信息、讀報編號。
王明琛的分數是569分,超過內蒙古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135分,報考機構為他制定的方案是“沖985,穩211”,先后提供了3版報考方案,最終確定了19所院校作為報考目標。但王明琛也深知,不到“真槍實彈”的戰場上,一切都是未知數,臨時換學校都有可能。
7月15日,內蒙古高考第一批次志愿填報正式開始,王明琛找的機構包下一間大網吧,全天為考生服務。
當天早上,他和父母不到7時就到了網吧,此時里邊已經擠滿了人,焦慮、不安、緊張等情緒都在等待中被無限放大。很多家長甚至準備好了午餐。“大家一刻都不肯離開電腦旁,怕發生意外。”王明琛說。

王明琛報考志愿的網吧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發布的公告,早上8時高考志愿填報系統正式開啟,從高分到低分,每30分為一個分段,每隔一個小時關閉一檔的報考通道,王明琛填報截止時間是15時。
系統開啟后,王明琛按照既定方案,首先輸入了用來保底的深圳大學,結果出乎了王明琛的預期,他的排名已經超出招生計劃。原本放松的他開始緊張起來,隨后王明琛將剩余18所院校以及選定的專業都試了很多遍,整個上午都在密碼、驗證碼、回車鍵……之間來回切換。
12時44分,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發布通知稱,因為網絡線路問題,原定610分-639分考生13:00結束填報志愿,現延遲1小時結束,即14:00結束,其他各段同樣順延1小時結束。王明琛的關網時間由15時延長到16時,這也為他爭取了更多的時間,但也多了一份焦慮,不確定的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13時30分,王明琛再次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報考院校名單,他要在15時前依次重新再進行一輪篩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院校第一時間劃掉,“還是要211、985的高校,雙非專業再好也不想去。”他直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想沖的4所985高校: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要么已經招滿,要么自己的排名掉出招考區間。“太危險了,沖了肯定就是死。”他果斷放棄。
15時整,王明琛為最后時刻做好了準備,他留下了兩所學校,“一個沖、一個保”。北京科技大學是王明琛最想去的學校,在內蒙古的計劃招生人數是103人,王明琛的排名持續穩定在80多名上下,他想沖一沖,所以決定放棄對專業的執著,直接服從調劑。東華大學則是王明琛保底學校,這所大學在內蒙古計劃招生50人,王明琛排名一直前5,這意味著他能進入理科實驗班,之后還可以擁有自主選擇專業的權利。
15時30分。離截止時間越來越近,報考老師起身站在王明琛的正后方,報考助手將另一臺電腦切換成北京時間倒計時界面,王明琛的呼吸開始急促,已經進入“戰斗”狀態的他甚至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此時,網吧里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王明琛電腦不遠處的位置,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他是網吧里分數最高的考生,這也意味著,他的順利與否多少會影響其他考生的報考士氣。
15時55分,王明琛進入東華大學頁面,排名第4,他滿意地繼續換回北京科技大學頁面。3分鐘后,王明琛發現自己的排名跌到了90名開外,他感受到自己的反應速度已經有些遲緩,并伴隨著不受控制的手抖。然而,排名還在下跌,最后1分鐘,已經跌到92名。
報考老師目睹了他的狀態,問他“還沖嗎?”王明琛停頓了數秒,他還想試一試,在僅剩28秒的時候,他慌了,已經百名外了,“沖不了了!保!保!保!”王明琛一邊喊一邊迅速敲擊鍵盤,手抖著輸入了東華大學的編碼,在秒針歸零的瞬間點擊了確認鍵。
刷新。東華大學頁面仍是提交之時的界面。“完了,沒報上。”他覺得自己已經窒息了。
“快換回北京科技大學”,報考老師也顯得很緊張。
“進去了進去了!”媽媽激動的聲音穩住了他的思緒,王明琛定睛一看,他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成功錄取,院校排名98,院校平行分數3(含自己)。

王明琛填報志愿現場
“98+3,我足足算了好幾遍,有點不敢相信是真的,感覺有點撿漏吧,這輩子都不想經歷了。”最終確定了自己被錄取后,王明琛拳頭握緊,狠狠地錘在電腦桌上。他太壓抑了,此刻只想釋放掉這種復雜的情緒。
意外滑檔
大部分考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從本科滑檔到專科,和王明琛就讀于同一所中學的劉妍卻相反。
外貌清秀、性格靦腆的劉妍從小就是周圍人眼中的乖乖女。她在學習上從不用父母操心,優秀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她的標簽,在大多數人眼中,報考師范院校是她最適合的選擇。
然而,早在很小的時候,劉妍就定下了上警校的目標。劉妍的姨父是一名人民警察,在她的印象中,姨父頭頂莊嚴警徽,舉手投足間無不正氣凜然,一言一行都心系百姓,這是她向往的人生狀態。高一的時候,劉妍甚至已經研究過國內公安院校的錄取條件以及提前批的報名流程。
今年超文科一本線32分的高考成績,并沒有讓劉妍興奮,她的分數在警察類本科院校的招錄中并不占優勢。在查詢相關信息后,劉妍將目標鎖定在內蒙古的一所專科警察學校。2022年,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文科女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70分,超出了當年文科一本線11分。劉妍覺得今年形勢應該也差不多,自己的分數穩上。
“其實,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選擇,覺得這么好的分數說不定還能進211,為什么要選擇專科去讀,白白浪費了分數,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劉妍看來,這所學校除了能圓她的警察夢外,更重要的是畢業后的就業率高,“畢竟讀書出來也都是為了找工作,這很現實”。
因為學校的特殊性,按照要求,6月27日,劉妍就已經遞交了個人考察資料。通過審批后,7月4日分別進行了面試、體檢和體測,都輕松通過。這更增加了她的自信心,“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臨門一腳吧”。
7月7日,內蒙古進行本科提前批A、專科提前批網報志愿,共分為十個分數段,從當天11時開始,每小時截止一批。
9時整,劉妍從學校的機房內接入系統,勝券在握的她并沒有找機構報考,或者找個環境好點的網吧,她覺得學校機房更踏實。
2023年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一共招收31名文科女生,直到關網前的半小時,她的排名在其中一直處于20名上下。劉妍的心情很放松,看著屏幕上穩定的排名,還和父母聊了一會兒天。
時間又過去了20分鐘。
13時50分,劉妍的排名開始跌落,但她還是很快調整了心態,安慰自己,“不急不急,我的分數這么高,報個專科學校還是綽綽有余的”。
13時57分,劉妍的排名已經掉到33名。一瞬間,劉妍感覺自己身體開始發麻僵硬,她不斷刷新著頁面,大腦空白,耳朵只能聽到和心跳同步的鼠標聲。
每刷新一次,排名都有著細微的變化。30、32、33、31,這幾個數字在一次次刷新中反復跳轉。
最后一分鐘,劉妍排名基本穩定在33名,直至填報時間截止。失望遺憾之余,劉妍更多的是不甘心,“我連高考志愿填報書都沒怎么看,其他學校和專業想都沒想過,哎,那種看著自己一點點被踢出局的絕望感,就像被刀割,冷暖自知吧”。
7月9日,劉妍參加了補錄,最后的錄取名額只有2個,和她同一分數共有4人。由于數學成績的弱勢,她徹底出局。
柳暗花明
經歷過“滑鐵盧”后,劉妍開始認真準備7月15日的本科一批次志愿填報。
接連5天,她都在家中抱著厚厚的《高考志愿報名指南》仔細研究,和父母認真討論著未來的學校和專業。被滑檔后,劉妍感覺自己有點佛了,“突然喪失了具體目標,有點茫然。但知道這次只能成功,如果沖有風險,我寧愿放棄”。
本著穩妥的心態,劉妍將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三所區內一本高校作為保底院校。她形容自己的分數“很尷尬”,在區內的一本院校可能選到好專業,如果去其他地方,她沒有自信。

劉妍的保底院校名單
7月15日9時,她和父母去到了網吧。整個上午她都在不斷查詢著內蒙古三所院校的報考情況,和自己意料中一樣,排名都較靠前。
劉妍當天填報志愿的截止時間也被延遲,直至18時。
14時,劉妍的朋友告訴她可以嘗試一下齊魯工業大學,這所位于山東的高校今年是第一年在內蒙古實行本科一批招生,很多人沒有關注。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齊魯工業大學的頁面下“遛了一圈”,令劉妍驚喜的是,她的排名在金融學專業中為第一名。她立刻在紙上將這所院校的號碼抄寫下來,以備萬一。
最后一小時,劉妍在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三個院校的界面里反復切換刷新。她記得,大約反復切換了30余次。
17時57分,劉妍在內蒙古財經大學的排名意外跌出計劃外。她慌張地將齊魯工業大學的編碼填進去,刷新、確認,她在齊魯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下的排名仍然是第一名。
最終,劉妍以明顯的優勢被錄取,在經歷了期望、激動、失望之后,她迎來了新的收獲,“真是柳暗花明啊,學校和專業我都是滿意的”。
劉妍和王明琛有類似的感慨。經歷了緊張刺激的填報過程,他們覺得自己更強大了,“感覺自己做成了一件挺牛的事,無法想也不敢想還有比這更有壓迫感的時刻了”。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王明琛、劉妍均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