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展預告丨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澹臺湖邊,碧水風動夏日長長。在這個草木蔥郁清和,萬物生機合舒的七月,吳文化博物館迎來了又一個中外合作新展: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
一衣帶水的中國與韓國,地緣相近,文緣相通,文化交流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高麗王朝時期,忠宣王就多次派使臣前來中國,與畫家趙孟頫、朱德潤等學習交流繪畫技巧,并將中國的文人畫思想帶回韓國,廣泛流傳。睿宗時期更是效仿北宋徽宗建立畫院,培養專業繪畫人才。宋人郭若虛曾在《圖畫見聞志·高麗國》中寫道:“皇朝之勝,遐荒九澤來庭者相屬于路。惟高麗國敦尚文雅,漸染華風,技巧之精他國罕比,固有丹青之妙。”足可見兩國繪畫交流之深。
本次“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所展出的民間繪畫,又與宮廷畫、文人畫等繪畫類型不同。民間繪畫往往深植于自己的土壤,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傳統;它們飽含樸素真摯的情感,是普通民眾精神世界和社會心理的視覺化體現。它強烈的美感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繪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次展覽由蘇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大韓民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駐上海韓國文化院)主辦,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版畫院)協辦,共展出61幅桃花塢木刻年畫及韓國民畫作品,它們或傳承經典,表達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愿;或打破界限,探索傳統藝術形式發展的新路徑。以畫為媒,“繪”聚友誼,中韓民間繪畫對話于此,亦開啟中韓兩國友好互鑒新篇章。
蘇州桃花塢年畫:線條勁健的古藝之花
中國蘇州的桃花塢木版年畫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桃花塢木版年畫取材廣泛,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等中國民間傳統審美內容。
1. 蘇州水什緞錦之虎丘
喬蘭蓉
宣紙
2021年
45cm x 31cm

“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乃是蘇州的必打卡之地,畫面中的這件五代越窯秘色釉蓮花碗出土自虎丘塔第三層,“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的秘色釉配上“亭亭凈植”的蓮花造型,如冰似玉、無水若水,將虎丘塔、千人石等景觀一一納入碗中,營造出吳中第一名山仙境之感,恰如其分地展現了蘇州人間天堂的景象。
2. 蘇州水什緞錦之滸墅關
喬蘭蓉
宣紙
2021年
45cm x 31cm

“物華天寶黃金地,人杰地靈滸墅關”,滸墅關自然資源豐富,蠶桑文化已有兩千年歷史。自古以來,蠶桑就是江南地區的重要農業支柱,畫面中以蠶框做底,桑葉環繞,襯托著江南水鄉的富饒。畫面主體文昌閣倚陽山、臨運河、四面環水,真山真水中包含著山川靈氣,殿旁的古銀杏樹已有400年樹齡,如今依舊蒼勁挺拔,且歷久長青。
3. 蘇州水什緞錦之寶帶橋
喬蘭蓉
宣紙
2021年
45cm x 31cm

“金閶清曉放舟行,寶帶春風波漾輕。孔五十三易疏泄,漲痕猶見與橋平。”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覽寶帶橋后寫下的《過寶帶橋有詠》詩篇,來贊頌寶帶橋的優美和重要功能。橋是體現水城風情的重要景觀,又是古城的歷史見證,寶帶橋的建造因大運河的漕運而生,畫面中遠處青山幾重黛,近處運河船只忙,體現了江南的秀美與富庶。
4. 小園即事之立夏
杜洋
宣紙
2021年
90cm × 70cm

結合蘇州古典園林元素和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吉祥寓意,作者創作了《小園即事》系列水印版畫。立夏,是萬物由“生”到“長”的轉折,春去夏來。畫面主要表現蘇州園林一角,呈現傳統蓮瓣式之窗,窗內一棵芭蕉樹,芭蕉枝繁葉茂,有團結和富貴的寓意,有著齊心協力和富貴吉祥的象征意義。
5. 中國屏風系列-曲橋通幽
杜洋
宣紙
2015年
90cm × 70cm

運用傳統年畫中代表吉祥寓意的圖案元素,畫面呈現蘇式園林里圈門的形狀,即如意式,代表事事如意。畫面表現了室內書房的景色,和屏風形成呼應,體現一種安靜的讀書意境,以及小家的書香和大家的書香世界。
6. 見山
杜洋
宣紙
2020年
100cm x 70cm

向傳統藝術致敬。運用中國傳統木版水印技法來呈現意象內容,并結合蘇州古典園林元素和蘇州桃花塢年畫傳統寓意,如漏窗、花窗、太湖石、云紋等。
畫面取蘇州園林一角,園內見山見水,寓意傳統的回歸,新時代的開放,從漏窗角度呈現城市現代化的風貌,傳統與現代的畫面融合,傳達出傳統文化回歸的同時,繼續向往開放世界的愿望。
7. 金桂月寶
杜洋
宣紙
2023年
35cm × 35cm

今年正逢兔年,可愛的兔子在韓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著一席之地,關于“兔子”的文獻記載可溯及高麗時代《三國史記》。
畫面運用傳統木版水印技法制作,月寶為兔子的雅稱。兔子是活潑、可愛、善良、和平、剛柔并兼、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前途似錦、大展宏圖、交財運、大富大貴、長壽、人丁興旺的寓意。
金桂象征美好、吉祥,寓意著美好的友誼,亦象征中韓世世代代友好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韓國民畫:鮮妍活潑的民俗寫真
韓國民畫作為韓國傳統藝術的一個范疇,在李氏朝鮮后期創作最為活躍。韓國民畫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部分包含幸運象征、福壽安康等美好意愿,飽含普通民眾的希望、思想與審美等元素。雖然在主題和畫法上受到宮廷畫的影響,但在不斷發展與融合中,民畫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魅力和取向。
8. 一起花鳥文字圖
洪景姬 HONG KYUNGHEE
韓紙,粉彩,鏡面朱砂,真金
2023年
1套2件 每件69 cm x 39 cm

花鳥圖描繪了兩只鳥,象征著和諧和愛情。用“一起”的字形象化地畫出了花鳥圖和文字圖,它們望著同一個地方,該作品表達了期待中韓兩國并肩前行共發展的美好祝愿。
9. LOVE LOVE LOVE
金英植 KIM YOUNGSHIK
韓紙,粉彩
2016年
1套3件 130 cm x 63 cm

文字圖使用了漢語、韓語、英語等不同語言中的“愛”, 用“愛”傳達友愛之情,表達了希望中韓兩國之間友誼長存、人民友好合作的美好心愿。
10. 喜鵲虎
李圭琓
LEE KYUWAN
韓紙, 粉彩
2023年
95cm x 95cm

朝鮮時代的喜鵲老虎圖是除邪的象征。作品用當代的視覺和方法重新闡釋具有歷史意義的老虎畫,在韓紙上使用粉體、石彩描繪了一個詼諧的老虎形象,希望它能給人們,特別是中韓兩國人民帶來快樂和安慰。
11. 有葡萄的風景
彭秀真
PENG SUJING
韓紙,粉彩,油墨
2021年
58 cm x 82 cm

在韓國的民畫中,葡萄是象征繁榮昌盛的吉祥水果。在向天空伸展的樹枝和茂盛的葉子之間,有很多令人垂涎的水墨葡萄,作品從李陸史詩人的《青葡萄》中獲得靈感,淡淡的水墨和絢麗的紅色組合蘊含著長生和繁榮的寓意。
12. 炤炤
樸銀河
PARK EUNHA
粉彩,緋緞
(綢緞上的墨色)
2019年
1套2件
31 cm x 95 cm

近代畫家李絅承的《蝴蝶圖》包含10幅屏風,以盛開的花朵為背景,描繪了蝴蝶紛飛的情景。蝴蝶象征著美麗、吉祥、幸福、長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素材之一。在這件作品中,花和蝴蝶融合在一起,美妙和諧,飽含了藝術家對幸福生活的祈愿。
13. 在石頭柵欄的一天
孫有瑩
SON YUYOENG
紙張顏色
2020年
93cm x 74cm

景福宮子慶殿周圍的柵欄上裝飾有美麗的圖案和花墻,形成了街門。作品中,在宮殿里,作者試著在圍欄旁種下蜀葵,并讓心愛的貓朋友坐下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桃花塢木刻年畫和韓國民畫,同為兩國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歷史發展環境與進程雖不同,卻呈現出共通的價值取向與藝術表征,是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友好交往的最佳載體。
首夏猶清和,澹臺湖畔綠樹蔭濃,大運河上波濤如瀾;這蓬勃的生命力,亦如展出民畫中鮮妍明媚的色彩。這場盛夏光年里別具意義的繪畫交流展,你,要來嗎?
特展信息

展覽名稱: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
展覽時間:2023.07.25-2023.09.10
展覽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二樓 吳頌展廳
統籌:吳文化博物館
技術支持:蘇州多棱鏡網絡科技
原標題:《特展預告丨和·合——中韓民間繪畫交流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