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依托“星云”平臺?上汽再回應與奧迪合作:達成共識加快電動汽車開發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上汽集團再度公開回應奧迪洽購其電動平臺事宜。
7月20日,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在一場溝通會上就與奧迪合作模式表示,一直以來,上汽集團與奧迪的合作很強,在新的情況下,今后會有不同的合作方式,每一個項目的合作方式都會不一樣,例如許可、共同開發等都是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式。
隨后上汽集團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上汽和奧迪達成共識,雙方將通過合作加快電動車開發。大家一致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巨大轉型,因此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開啟合作新篇章,為實現雙贏提供保障。”
此前有消息稱,奧迪將與上汽集團就純電平臺達成新的合作,或將購買上汽旗下智己汽車的電動汽車平臺。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主要品牌之一,智己的電動汽車其實也是構建在上汽集團的純電平臺“星云”之上。
祖似杰表示,“星云”是上汽集團的基礎技術底座之一,集合了電動車基礎共性技術,目的是以可控的投入,打造多個不同品牌,包括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覆蓋“高中低、國內外”。
之所以一個純電平臺就可以支撐多個品牌的需求,上汽創新研發總院常務副院長蘆勇解釋說,“星云”具有可拓展、可升級、梯度化的特點,其內涵是一個梯度化的模塊庫,所有的品牌都可以從中選擇,也可以按要求去組合模塊,甚至添加一些自己的模塊形成競爭力。
“平臺化”其實是近年來新能源車企發力的主要方向。在電動汽車賽道上,使用一個平臺開發多款車型,已經成為了提升效率、節約成本的最優解。祖似杰介紹,以上汽集團旗下車型為例,在平臺化之后的開發流程從過去的48個月縮短一半時間至24個月。
平臺化之后,電動車的車身、電池系統、電子電氣架構、電驅動系統都變成了“積木”,不必再像以往一樣進行重新設計組裝,從研發周期到開發成本、制造成本都能大幅降低。有意思的是,因為同一平臺生產出來的車型基本架構相同、零部件通用率極高,平臺化一度被稱作“套娃”。
蔚來汽車使用的ET2.0平臺、小鵬汽車使用的SEPA平臺都做到了全部車型全覆蓋,在老牌車企中,走得比較靠前的是吉利和比亞迪,吉利SEA浩瀚純電平臺、比亞迪E3.0純電平臺等也都對旗下純電車型做到了全覆蓋,并且具備對外授權的能力。
在目前主流純電平臺中,上汽的星云純電平臺有著較為突出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不僅要支撐智己、飛凡、榮威、名爵四大新能源品牌,覆蓋從大眾車型到豪華車型、從跑車到大型SUV,跨度之大,還要整合上汽集團旗下整車、零部件、移動出行和服務、金融、國際業務板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