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55歲鄉干部每天跑個“全馬”再上班(醫生不建議效仿)

每天3點前起床,洗漱、做完準備運動后出門,花4個多小時至少跑完一個馬拉松(42.195公里),回家換衣服上班——1月16日至今,浙江松陽縣赤壽鄉55歲的鄉鎮干部顏宇慧已經堅持了226天,一天都沒間斷。
“一是因為喜歡跑步,二是想用這種方式鼓勵更多人參與跑步這項運動——我年紀這么大也能跑,你們當然也可以。”8月29日,顏宇慧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顏宇慧從小喜歡體育,中學時練過短跑、跳遠,一度想報考體育學院,但最后還是選擇了文化專業。做了20多年中學語文老師后,他為方便照顧父母回到家鄉,在鄉政府工作。
“工作后缺乏運動,2015年查出高血脂、高血壓,體重170斤,就開始跑步。”他說,起初只能跑一兩公里,慢慢加量,四個多月后跑出第一個全馬距離,之后習慣了每天跑步,目前全馬最好成績是3小時13分。
1月16日起,他給自己定下每天至少跑43公里的目標,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打卡。
226天來,遇到過下雪、雷雨、大熱天,有過兩次受傷,但他沒有一天暫停跑步,周末不上班時會跑更長距離。“上周六跑了100公里,用了10小時不到。”他告訴澎湃新聞,226天以來累計里程達到1.2萬公里。
“下雨天,我就穿著雨靴、雨披跑——防雨的跑鞋、襪子要七八百塊,太貴了。受傷時就跑得慢一點,走走停停,但都堅持跑完全程,既然決定開始了就不能停。”顏宇慧說,自己從小性格就很“拼”。
他告訴澎湃新聞,現在自己體重130斤,高血脂、高血壓沒了,還有腹肌,“自己親身經歷過,所以想把跑步這項運動傳播出去,讓更多人受益。大家不用追求速度,就用自己舒服的速度跑,避免受傷。”
“每個人合適的跑步距離都不同,跑完應該覺得精神好、身體不疼痛,否則就要減量。”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骨科主任王昌興告訴澎湃新聞,顏宇慧每天跑43公里可能是他能承受的,但不適于普通大眾,“從骨科角度,更提倡休閑式運動,而不是像運動員那樣的高強度運動。”
他表示,醫學上有“中遠期運動傷害”的說法,每天高強度跑步容易引發的骨科疾病有骨性關節炎、軟組織損傷,多發于膝關節、踝關節,普通大眾需量力而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