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是“資源有限”還是職業歧視?仍有云南旅行社表示記者和律師“接待不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云南部分旅行社“勸退”記者、律師等職業人士參團,引起網絡熱議。
那么,這種現象是否普遍呢?澎湃新聞(www.kxwhcb.com)7月19日隨機詢問了10家經營云南游的旅行社,其中7家表示記者律師可以參團,一家客服明確表示“接待不了”,另有兩家并沒有明確拒絕,但表示公司“團期已滿”或者“資源有限”。
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部分旅行社確實存在設置隱性條件,拒絕記者和律師參團,上述行為涉及職業歧視,侵犯了記者、律師等職業群體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仍有旅行社表示記者和律師“接待不了”
7月19日,澎湃新聞隨機向10家旅行社詢問“記者和律師能否參團”,其中一家旅行社明確表示無法接待。
該名為云南滇港國旅專營店的客服回復稱“接待不了”。當澎湃新聞問及原因時,該客服表示不清楚規定,建議去其他家看看。
此外,有一家旅行社在詢問時并沒有直接回應,但表示,8月團期已滿,而“9月的計劃還沒出來”,得到的結果就是無法參團。
另一家旅行社則換了一種說法,表示“旅行社資源有限,接待不了”。客服表示,近期沒有團位,而當記者進一步追問何時有團位時,回復是待定。
而記者詢問的其他旅行社都表示記者和律師可以參團。
涉事旅行社:未發現相關情況
據上游新聞報道,7月17日上午向昆明康輝旅游和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詢問參團事宜遭到勸退。報道稱,昆明康輝旅游客服人員在聽到記者詢問后,直接表示:“我們沒辦法接待記者,也沒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記者。”而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一位客服經理則表示:公司有規定,記者這些職業擺在這里,導游可能不接。
截至發稿,澎湃新聞撥打云南省文旅廳宣傳推廣處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7月19日傍晚,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通過官方抖音號發布聲明稱,公司第一時間對報道內容進行了全面核查,尚未發現公司業務涉及以上報道內容。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還表示:“歡迎各方面人士,包括記者和法律方面的人士來云南旅游……”
康輝旅游方面于當日晚間發布聲明稱:“經昆明康輝旅行社有限公司排查,暫未發現上述反映情況。網傳中提及昆明康輝永恒旅行社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3月19日被昆明市文旅局撤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康輝旅游還表示,本公司一貫執行對所有消費群體無差別對待。只要報名參團的游客均提供同等服務,符合優惠政策的所有游客本公司均會協助辦理。
律師:拒絕行為涉及職業歧視
“就服務業來說不應該有任何職業的歧視,從我們的職業操守來說是不可以的。”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唯一能說的就是他(旅行社)心虛了,他覺得記者可能對他的產品(進行)曝光,那就說明他的產品本身就不過關了,那不過關的產品為什么要拿出來呢?”
周衛紅指出,記者和律師都屬于對自身權益比較關注、法律意識相對較強、容易報道不合規的過程的。如果這些人被旅行社拒絕,那旅行社本身的操作是不是合法合規的就值得商榷了。
對此,北京國楓(西安)律師事務所趙律師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則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部分旅行社設置隱性條件,拒絕記者和律師參團,上述行為涉及職業歧視,侵犯了記者、律師等職業群體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趙律師提到,旅行社拒絕個別職業的人群報名參團與此前網絡熱議的“青旅拒絕35歲以上人群”不同。
“目前我國對旅行社的監管日益嚴格,旅行社設置歧視性條款,是出于擔心違規行為被曝光,目的不純。青旅則是出于安全或者是行業習慣考慮。”趙律師進一步指出,“旅行社監管法律法規很細致,處罰也比較重,所以旅行社有顧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