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博古代佛像展重新開放,新增石窟寺等內容
澎湃新聞獲悉,中國國家博物館常設專題展——“中國古代佛造像”展經改陳后,于7月18日向公眾重新開放。煥新亮相的展陳增加了中國石窟寺的內容,選取國博館藏的新疆焉耆佛像、云岡石窟佛像、天龍山石窟佛像作為展示重點,通過這些源于石窟寺的展品,以點帶面地勾畫出中國石窟寺分布區域、藝術風格與發展脈絡。

展覽現場
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中,佛造像是一個特殊的藝術門類,體現了中國古代雕塑技藝與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隨著佛教傳播,在華夏文明的浸潤下,中國佛造像逐漸發展成為包含中國文化藝術內涵,同時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地域風格的藝術瑰寶。從文明交流史上看,在佛教東漸二千年的歷程中,佛像是文明交流的有力物證,是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

展覽現場
“中國古代佛造像”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常設專題展之一,集中陳列了館藏佛造像精品,通過館藏造像詮釋了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與傳統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歷程,展現了多姿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藝術。
煥新亮相的“中國古代佛造像”展通過236件藏品,完整勾勒出中國古代佛造像的發展歷程,系統呈現了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豐富內涵,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源遠流長、開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展覽現場
展覽以專題方式展示,從“傳播之路——石窟寺擷珍”“神采華韻——漢傳佛造像”“交相輝映——藏傳佛造像”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形成、發展歷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展覽改陳后,增加了中國石窟寺的內容,“傳播之路——石窟寺擷珍”選取了國博館藏的新疆焉耆佛像、云岡石窟佛像、天龍山石窟佛像作為展示重點,通過這些源于石窟寺的展品,以點帶面地勾畫出中國石窟寺分布區域、藝術風格與發展脈絡,讓觀眾了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為了給觀眾營造更加舒適的參觀環境,改陳后,展覽空間設計更簡潔,重點突出,展線流暢。此外,新展廳的大部分展柜采用了抗彎低反玻璃,并更換、調整了展柜照明,提升了展陳效果。同時,重點展品使用了中心展柜和三面展柜的形式,盡可能全方位展現展品各方面的細節。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3展廳。

展覽海報
(本文據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