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析|上半年GDP增長5.5%的“含金量”在哪里?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0.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416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0682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331937億元,增長6.4%。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113億元,同比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

“上半年5.5%的經濟增速是含金量比較高的速度。”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道。5.5%的增速明顯快于上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經濟運行逐步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總的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整體上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澎湃新聞表示,上半年經濟保持修復態勢,兩個季度的實際經濟修復力度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其中,二季度受外需放緩,樓市轉弱,以及疫情疤痕效應顯現、國內消費修復溫和等因素影響,實際經濟復蘇動能有所減弱。
基建投資延續高增,繼續對經濟修復發揮拉動作用
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113億元,同比增長3.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0.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6%。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后成對澎湃新聞表示,第一、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速分別較前值上行0、0.10、-0.40個百分點,可見,第三產業是6月固定資產投資的拖累項。
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2%,制造業投資增長6.0%,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9515萬平方米,下降5.3%;商品房銷售額63092億元,增長1.1%。
基建投資方面,1-6月基建投資(寬口徑)累計增速達到10.7%,比1-5月加快了0.6個百分點,超出市場預期,延續了5月開始的上行勢頭。而不含電力口徑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錄得7.2%,較前值下行0.3個百分點。
鄭后成表示,電力投資依舊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頂梁柱”,持續發揮“大國重器”的關鍵角色。
從不含電力口徑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澎湃新聞表示,二季度國內專項債凈融資同比少增,今年二季度基建投資強度略低于去年。
制造業投資方面,6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錄得6.0%,持平于前值。王青表示,前期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政策面積極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加之國內經濟反彈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制造業投資形成支撐,其中1-6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保持了11.8%的快速增長水平。
房地產投資方面,鄭后成表示,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速連續4個月累計下行2.20個百分點,與之相對應,6月國房景氣指數較5月下行0.49個點,且創2016年2月以來新低,表明房地產市場景氣度進一步走弱。
從民間投資看,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下降0.2%,在負值區間持續下探。鄭后成表示,在出口增速持續承壓的背景下,預計短期之內民間投資增速還將繼續位于負值區間。
上半年消費修復動能溫和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其中,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較前值下行9.6個百分點。

6月的基數因素上,鄭后成表示,受2022年3-5月低基數的影響,2023年3-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大幅跳高,而6月低基數效應消失。
鄭后成還表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需求較為疲弱,6月CPI當月同比僅錄得0%,同時在數量與價格角度對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形成利空。6月消費增速承壓的另一個體現是,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錄得0.23%,為近3個月新低。
周茂華也表示,國內商品需求復蘇節奏偏慢,導致商品零售銷售同比增速放緩。但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整體繼續保持平穩擴張態勢,尤其是以餐飲為代表的服務業復蘇動能相對強勁。目前服務部門復蘇仍好于商品部門復蘇。
分商品類別看,王青表示,6月,除食品飲料、家電、建筑裝潢材料等少數類別外,多數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較上月明顯回落。其中,汽車零售額同比從上月的增長24.2%大幅放緩至下降1.1%,對社零整體增速下拉作用明顯,背后是上年6月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發力后基數高企。
環比來看,王青表示,在地方補貼出臺等政策利好推動下,6月汽車零售額環比高增,增速與歷年同期相比處較高水平。這也反映于當月汽車零售額4年平均增速從上月的5.1%小幅加快至5.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樓市轉冷且去年同期基數抬高情況下,6月家電、建筑裝潢材料等涉房消費同比表現反而有所改善,其中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速較上月加快4.4個百分點至4.5%,可能是‘618’降價預期導致部分消費需求延后所致。”王青說道。
下半年經濟怎么走?
展望三季度投資,鄭后成表示,房地產投資增速、不含電力口徑的基建投資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大概率繼續承壓。在此背景下,疊加考慮PPI當月同比位于負值區間,民間投資增速位于負值區間,預計下半年大概率在上半年的基礎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從趨勢看,周茂華也表示,目前國內房地產呈現企穩回暖積極態勢,房地產銷售向供給端傳導,疊加房企金融資產力度不減,有望緩解房企投資的資金約束;下半年基建投資仍是推動內需復蘇,應對海外不確定性的重要抓手,力度有望適度加大。
整體上看,王青表示,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低迷對宏觀經濟復蘇的拖累效應明顯,這不僅表現在房地產投資和家居消費持續下滑方面,而且對整體消費和投資信心都形成了較大沖擊。
“若各項政策措施調整到位,三季度末前后樓市有望出現趨勢性上行勢頭,四季度房地產投資也將逐步回暖。有別于三季度可能主要依托穩增長政策發力提振經濟復蘇勢頭,四季度伴隨房地產行業企穩回升,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有望實質性走強。”王青說道。
展望下半年消費,王青表示,在一批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帶動下,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有望轉強,這將帶動居民就業和收入情況好轉,改善其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
“同時,物價偏低背景下,未來政策面在促消費方面的空間較大,我們判斷在6月29日國常會部署促進家居消費、多地發放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商務部等部門發文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后,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促消費政策出臺,其中財政促消費措施值得重點關注。”王青說道。
王青表示,預計下半年消費修復動能整體上將趨于回升,而以旅游、文化娛樂為代表的服務消費將繼續處于較快增長狀態,并成為拉動下半年消費增長的主力。
鄭后成表示,預計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不會太高,四季度略有好轉。三季度CPI當月同比依舊位于較低位置,11-12月大概率在10月的基礎上上行。
從趨勢看,周茂華表示,國內就業市場基本保持穩定,居民收入增速改善并略高于經濟增速,居民儲蓄整體維持高位和信貸融資環境保持相對寬松,有助于居民消費信心和能力改善;同時,房地產銷售逐步回暖及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促銷等,預計國內消費有望逐步恢復。
“伴隨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政策面再度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接下來系列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出臺,其中財政政策有望全面加力,貨幣政策在降息降準方面也有空間。我們預計三季度主要在內需擴張帶動下,經濟復蘇動能有望轉強。”王青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