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龍頭藥企競逐ADC熱門靶點,百億賽道如何跑出差異化

7月12日,阿斯利康(AZN.US)ADC藥物新適應證在中國獲批;7月1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ADC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7月11日,背靠默沙東且專注ADC藥物的科倫博泰(6990)正式在港股上市,盤中最高漲超6%;7月10日,“創新藥一哥”百濟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與映恩生物達成臨床前ADC藥物的授權合作。根據協議,基于合作研究項目取得的特定研發進展、注冊進展和商業化里程碑,映恩生物將有權獲得高達13億美元的額外付款……
從研發獲批進展到上市企業受資本市場熱捧,再到高額交易,近期醫藥行業有關抗體偶聯藥物(ADC)的消息扎堆,再次讓人們見識到了ADC賽道的熱鬧。

來源:東北證券研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ADC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自2017年的16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55億美元,預計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8億美元,國內ADC市場有望在2030年達到689億元。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5款ADC藥物獲批,國內自2020年1月批準了羅氏的進口ADC藥物恩美曲妥珠單抗,目前已有7款獲批上市。中國藥企在ADC賽道貢獻顯著,凱諾醫藥首席戰略官殷琦在7月12日晚間一場有關ADC藥物的直播會議上提到,全球有500個以上的ADC在研藥物,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超過200個,中國藥企在上述數據中約占三分之一。
熱鬧的百億市場也有晦暗之處。ADC藥物是繼PD-1單抗腫瘤藥之后,腫瘤研發領域的一大熱點,不少業內人士也擔心,ADC像PD-1藥物一樣陷入內卷式的競爭。在價值百億的ADC賽道,如何跑出自己的差異化,是每個玩家面對的試題。
ADC百億賽道火熱,但部分路段已現“堵車”
ADC藥物在抗腫瘤方面兼具靶向藥的方向感和化療的強勁效果,有“魔法子彈”之稱。簡單來說,ADC藥物由三部分組成:靶向特異性抗原的抗體藥物、有效載荷(如小分子細胞毒藥物)以及連接子。連接子將靶向特異性抗原的抗體與高殺傷性的藥物“綁定”在一起,到達腫瘤細胞后再釋放,進而精準對抗癌細胞。

來源:科倫博泰招股書
ADC賽道到底有多火?除了藥物研發企業爭相布局,開展醫藥外包業務的CXO公司也圍繞ADC賽道積極布局。7月9日,藥明生物(2269.HK)直接宣布,擬分拆其旗下CRDMO服務公司藥明合聯并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對于分拆的原因,藥明生物提到,ADC及生物偶聯物市場正處于增長拐點,分拆公司具有獨特的優勢,得以緊抓快速增長的全球ADC及生物偶聯物市場的機遇。
據藥明生物介紹,藥明合聯已賦能多個ADC藥物在15個月以內完成從DNA到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自2022年起,10家就其ADC管線進行海外對外授權的中國公司中,有8家為藥明合聯客戶。
從產品獲批來看,ADC藥物很新:2020年1月,國內批準羅氏的進口ADC產品恩美曲妥珠單抗。2021年6月,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才獲批,成為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ADC藥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ADC賽道的局部地段已經發生了“堵車”問題。

來源:國金證券研報
從靶點來看,HER2是ADC研發領域最為熱門的靶點。國金證券一份有關ADC藥物的研報指出,國內ADC在研藥物有超過60個是靶向HER2,位居首位。在上述直播會議中,浙江省腫瘤醫院I期臨床試驗病房主任宋正波提到:“現在應該有不下七八家(企業)找我說,我們HER2的ADC能不能幫我們做一下,我可能沒有興趣去做這些東西了。”
站在臨床的視角,宋正波希望,ADC藥物的靶點具備差異化,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肺癌只有2%的人群能夠受益于HER2的ADC藥物”。
差異化的ADC藥物需要重視毒性問題
“很多人說ADC內卷,我不同意,我認為 ADC的序幕才剛剛拉開,有很多的靶點可以做,每個靶點都有很多的適應證可以做。”對于ADC藥物的差異化,恒瑞醫藥董事、副總經理張連山在上述直播會議中提出,差異化的目的是減毒增效。如果一款ADC藥物的效果真不錯,不能再往上提了,減少毒性也是一個差異化的方向。
毒性確實是當前ADC藥物必須直視的一個現實問題。7月11日,全球ADC藥物研發的龍頭企業ADCTherapeutics(ADCT.US)表示,7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在治療后死于呼吸系統疾病,該公司將暫停一項研究招募,該研究涉及的正是以CD19為靶點的ADC藥物Zynlonta。或受此消息影響,ADC Therapeutics美股跌近22%。
7月3日,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公布了靶向TROP2的ADC藥物Dato-DXd(DS-1062)在非小細胞肺癌的一項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雖然與當前主流療法多西他賽相比,DS-1062在無進展生存期(PFS)上顯示出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和臨床意義的改善,但此次結果的主要終點之一總生存期(OS)還尚未成熟,并出現了“5級毒性事件”。此項結果公布后,阿斯利康美股下跌8.83%。
時間回到2000年,原來的惠氏(后被輝瑞收購)推出了全球首款ADC吉妥單抗,但后來因嚴重毒副作用撤市,這款藥在2017年才重新推向市場。
“作為早期臨床型的醫生,第一個關注的是減毒。”宋正波表示,如果三個患者打了ADC藥物就有一個出現間質性肺炎,病房會壓床,患者出不去,醫生吃不消。

《抗腫瘤抗體偶聯藥物臨床研發技術指導原則》關于藥物毒性的部分內容
2023年4月,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抗腫瘤抗體偶聯藥物臨床研發技術指導原則》也重點提及了ADC藥物的安全性問題。《指導原則》指出,對于ADC藥物來說,抗體的特異性、連接子的穩定性、有效載荷的性質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藥物的安全性,使其具有與單純有效載荷不同的毒性特征。與靶向相關的毒性相比,在多數情況下脫靶相關毒性可能是ADC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
《指導原則》進一步明確,在臨床研發階段,應該加強對于ADC藥物安全性的監測和相關數據收集,充分揭示其安全性特征。對于獨特的安全性特征,建議積極探索其發生機制,如果無法在人體內完成研究和分析,可進行非臨床方面的探索(前提為該ADC在動物身上的安全性特征可以充分表征該ADC在人體的安全性特征)。加強對安全性風險的分析和識別;加強研發全程的風險監測和控制,積極探索優化管理模式及有效治療措施,切實保障受試者的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