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手記|老舊住房改建如何實現“最大公約數”?
【編者按】
2023年夏天,位于上海靜安的蕃瓜弄小區的居民即將與家園暫時道別,這是他們居住大半輩子的地方。
蕃瓜弄小區拆除重建項目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項目之一,然而項目前期并非一帆風順:大量居民不舍鄰里、故土難離、各項規劃指標限制……“民心工程”怎樣真正走進大眾心坎里?
面臨方案設計難、群眾工作難的兩大難題,蕃瓜弄小區所在天目西路街道與靜安區房管局、建筑設計院等單位開始前期勘查研究,試圖打通政情與民情,實現老舊住房改造項目的“最大公約數”。一起來看天目西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董啟蒙的調研手記。
蕃瓜弄小區地處靜安區中南部,東至南北高架,南至北橫通道,西至大統路,北至鐵路軌道,該小區前身是有名的“滾地龍”,于上世紀60年代通過改造,成為上海市第一個5層樓工人新村,建筑面積約4.3萬平方米,至今已有60年房齡,現共有1122證居住用房(包括977證租賃房和145證產權房),戶籍人口3482人。

7月2日簽約100%之后,蕃瓜弄居民參與慶祝活動。靜安區供圖
蕃瓜弄小區拆除重建項目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項目之一,也是2023年靜安區重要民心工程。
該小區采用的拆除重建模式,前期工作中主要有兩大難點:一是方案設計難,需要根據原始房型按照標準匹配設計,還要滿足各項規劃指標,束縛和限制多;二是群眾工作難,項目要順利實施,需要得到小區所有居民100%認同,阻力和挑戰大。今年4月20日,市委書記陳吉寧同志深入蕃瓜弄小區調研城市更新工作,強調要“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更好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陳吉寧書記的指示要求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大家更有信心和決心,一起把這個民心工程落實落好。
項目于2023年5月15日簽約率突破98%,達到正式生效比例,并于7月2日提前實現100%簽約的目標。
規劃先行:套內面積只增不減
蕃瓜弄小區采取拆除重建方式實現成套改造,即拆除原有多層不成套住宅,在原用地范圍重新規劃建設成套住宅和配套設施,為不成套住宅增加獨用廚衛并適當增加居室面積,這不僅是改善居民生活的實事工程,而且對舊住房改造、城市更新、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高質量的科學規劃是項目效益最大化的基礎,為了打好扎實的基礎,我們從2019年底,就與區房管局、建筑設計院等單位開始前期勘查研究,對項目進行統籌謀劃,并于2022年11月進行居民意向征詢時得到了99.56%的支持,隨后正式啟動項目設計和實施方案編制。

蕃瓜弄小區內部的煤衛合用現狀。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攝
由于小區所在地被高架、鐵道包圍,北側還有幾幢中高層建筑,新建項目受規劃指標限制較多,而且原始1122證住房有97種房型,最小面積6.5平方米,最大面積101平方米,按照“拆一還一”的原則,要確保每戶居民公平獲益,使得房型設計極其復雜,并非簡單增加面積,或像商品房小區那樣戶型相對統一。
同時,為遵循“控成本、提品質、可持續”的實施原則,方案設計需要統攬全局、高屋建瓴、精益求精。為此,我們的工作團隊,日以夜繼,反復研究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制定出精細化的改建方案,在2023年4月22日方案首次與居民見面時,得到了絕大部分居民的贊許,最終的簽約情況也反映出居民對方案的認同。
從方案整體來看,現有14幢老舊房屋,通過拆除重建,將變成1幢7層建筑,5幢22到33層的高層建筑,同時,配建2層地下車庫,地面實現人車分流;小區以及周邊新建城市生活中心、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點、社區黨群中心和公益性托育點等公共配套建筑約9000平方米。
從房型設計來看,在8種基本戶型基礎上,為居民設計了47種不同面積段的房型,全部房屋的套內面積只增不減,再額外增加獨用廚衛與陽臺,其中租賃房,每戶房間使用面積增加1至1.5平方米,再增加獨用廚衛與陽臺;產權房的房型都比較大,且有獨用廚衛,改造后保證套內面積不減少,并優化房型、朝向和居住功能。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居民考慮
踐行群眾路線是我們的工作基石,我們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群眾工作方法,認真傾聽居民訴求,及時研究優化方案,逐步實現集體認同。
4月22日至27日,我們街道連開8場項目方案宣講會,詳細介紹了本項目的政策和方案,并期盼居民齊心協力,抓住此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宣講會期間,我們通過“品質天目”公眾號、居民微信群、拉橫幅、發倡議書和一問一答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營造氛圍,鼓勵居民相互動員、相互督促、相互鼓勁,并同步在基地公示改建方案和房型設計圖。
我們也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收集問題和訴求,與居民解釋溝通,并在基地內設置一門四站,集信訪接待、人民調解、政策咨詢、法律援助于一室,使居民只進一扇門,就能得到幫助。

街道組織政策宣講會后,街道干部接待居民現場咨詢。靜安區供圖
4月29日、30日開展的集中預簽約活動,因為前期鋪墊工作充分,達到了預期效果。自群眾工作開展以來,居民反映的意見主要集中在房型設計、過渡費標準、搖號選房等方面,通過解釋溝通,絕大部分居民理解并接受改造方案,但還有少數居民因堅持超政策范圍的個性化訴求、家庭內部存在嚴重矛盾等原因未認同方案。
5月1日起,街道針對未預簽約戶,召集8個群眾工作組,梳理分析研判未簽約情況,及時排摸、掌握不簽約住戶的具體原因和面臨困難,分類制定工作方案。
對于訴求過高的居民,工作人員將心比心,與居民交朋友,先增進感情再開展工作,以解開未簽約戶的心結;對于家庭人員關系復雜、內部矛盾突出的未簽約戶,工作人員分組反復到每個家庭成員住處做工作,有的甚至反復上門數十次,在一次次上門過程中,逐步掌握問題癥結以“對癥下藥”,并通過幫居民算好綜合賬、長遠賬,尤其是品質提升賬,得到了全體家庭成員的認同;對于個別居民的合理訴求和特殊困難,我們也設身處地為居民考慮,在不突破現有政策的前提下,為居民提供解決方案。
5月15日,項目正式簽約首日即生效后,各大媒體廣泛報道,我們也順勢加大宣傳發動,鼓勵群眾做群眾工作。
面對剩余未簽約的16證住戶,已簽約居民以“早簽早得益、早搬早開工”為口號,以“簽約期內100%簽約、全體居民拿足獎勵費”為目標,自發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幫助街道一起做未簽約居民思想工作。
同時,我們為居民統一辦理“蕃瓜弄”紀念版銀行卡,并緊扣小區大部分居民不舍鄰里、故土難離的心情,針對未簽約戶一戶戶做工作、一家家講政策,讓居民充分認識拆除重建的優勢和好處,在有“人情味”的政策講解中實現政情與民情的互通。
上下齊心:為了更好的重逢
工作中,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好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于2023年3月召開誓師大會,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依托“黨工委—居民區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骨干”的五級網絡工作架構和項目臨時黨支部,推動責任層層向下傳導、落實到人。
同時,對包保干部和項目專班、工作組、居委等工作力量進行整合,加強與區兩舊專班、房管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協調法院、公安、規資、殘聯、退役軍人等條線部門予以支持,并邀請律師事務所等區域化黨建單位協助開展群眾工作。

蕃瓜弄小區外立面脫落。靜安區供圖
在推進蕃瓜弄小區拆除重建項目工作中,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我們動員了街道機關各級干部,全員在崗,全力以赴。有的同志早出夜歸,連續1個多月無法陪伴家人;有的同志新冠“二陽”,但燒一退馬上就投入工作;有的同志被居民團團圍住幾個小時,耐心逐一答疑解惑;為了上門與居民溝通,幾名同志24小時輪班蹲點守候;為了做好保障和服務,我們挨家挨戶排摸情況,盡最大努力為居民解決實際生活中和過渡期間的困難。
在攻堅化解階段,我們協調各方資源,盡一切可能爭取與各家庭成員進行面談,積極建立與居民間的信任,確保“能聯系上人、能進得了門、能坐下來談”。比如,在做最后一證未簽約產權戶工作時,工作人員不惜“跑斷腿、磨破嘴”,千方百計尋找突破口,不斷與其在上海的家庭成員溝通,更是多次前往江西做其工作,通過1個月的努力,對方終于接受了改造方案,鄭重簽了協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如今的蕃瓜弄將在城市更新中重生。7月16日,小區將啟動居民集中搬場,預計三年半后,在外過渡的居民可回搬新居。
此時的暫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我們將繼續努力,扎實工作,力爭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圓滿完成拆除重建工作,在加快推進老舊住房改造上探索出“提品質、控成本、可持續”的城市更新之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